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彦永

作品数:163 被引量:607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7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5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2篇帕金森
  • 49篇帕金森病
  • 42篇细胞
  • 30篇磁刺激
  • 23篇经颅磁刺激
  • 21篇小鼠
  • 19篇神经元
  • 18篇干细胞
  • 17篇骨髓
  • 16篇动脉
  • 15篇基质
  • 14篇多巴
  • 14篇多巴胺
  • 14篇神经干
  • 13篇抑郁
  • 13篇神经干细胞
  • 13篇基质细胞
  • 12篇重复经颅磁刺...
  • 12篇黑质
  • 10篇纹状体

机构

  • 152篇河北医科大学...
  • 41篇河北省脑老化...
  • 12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河北体育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江苏大学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 1篇唐山市疾病预...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3篇王彦永
  • 125篇王铭维
  • 77篇顾平
  • 40篇马晓伟
  • 35篇崔冬生
  • 22篇刘力
  • 22篇张忠霞
  • 20篇耿媛
  • 18篇马芹颖
  • 16篇王培芝
  • 12篇刘娜
  • 12篇张振清
  • 12篇李艳敏
  • 12篇孙秀巧
  • 11篇郭记宏
  • 11篇苑振云
  • 9篇刘静
  • 9篇王华龙
  • 8篇任士卿
  • 7篇孔祥增

传媒

  • 9篇中国全科医学
  • 9篇中国组织工程...
  • 8篇临床荟萃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6篇现代中西医结...
  • 6篇临床误诊误治
  • 5篇山东医药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河北医药
  • 3篇环境与健康杂...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神经损伤与功...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1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18篇2012
  • 12篇2011
  • 11篇2010
  • 16篇2009
  • 19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模型鼠黑质纹状体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磁刺激组和磁刺激组,每组10只。小鼠皮下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按15mg/kg体重每2h注射1次,注射4次,每次间隔2h,制作帕金森病模型;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方法进行干预,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目及纹状体TH阳性产物的表达变化,并借助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利用尼氏染色观察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尼氏小体(Nisslbody)的表达变化;利用嗜银染色技术显示纹状体区神经纤维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假磁刺激组和磁刺激组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平均数目分别为(55.20±11.60)、(23.60±9.90)、(21.30±8.40)和(39.20±12.40),磁刺激组较对照组的明显减少(P〈0.05),但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假磁刺激组(P〈0.05);模型组和假磁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中布满着深蓝色呈颗粒状的尼氏体,模型组和假磁刺激组多巴胺神经元内尼氏体大量脱失,存在的尼氏体着色浅淡,磁刺激组多巴胺神经元内尼氏体有一定程度的脱失,但明显减轻。磁刺激组纹状体区TH阳性纤维校正光密度(COD)值为(0.278±0.014)较对照组的(0.304±0.012)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和假磁刺激组相应的COD值分别为(0.247±0.014)和(0.243±O.030),磁刺激组分别与模型组和假磁刺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假磁刺激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纹状体区可见大量呈束状、密集、排列规则有序的神经纤维;模型组和假磁�
王全懂顾平董巧云王彦永崔冬生王铭维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黑质纹状体帕金森病
鱼藤酮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鱼藤酮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用0.1、0.5、1.0μmol/L的鱼藤酮染毒PC12细胞72h,对照组加入相同剂量的DMSO,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浓度下细胞的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0.1、0.5、1.0μmol/L鱼藤酮作用于PC12细胞72h时,细胞活力随染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细胞虽未发生明显的凋亡,但处于G1期细胞随染毒浓度增加而增多,G2/S期细胞相对减少,说明鱼藤酮抑制细胞增殖明显,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显著。结论鱼藤酮在小剂量长时间的持续作用时,启动了细胞凋亡,表现为对PC1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
王铭维孙秀巧顾平王彦永刘力崔冬生
关键词:鱼藤酮细胞凋亡膜电位
慢性束缚应激对小鼠认知功能及海马不同亚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2016年
目的 探讨慢性束缚应激(CRS)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海马不同亚区(CA1、CA3和DG区)星形胶质细胞(AS)的激活情况,明确慢性应激对海马的损伤是否存在特异性靶点.方法 雄性KM小鼠24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每组各12只.采用慢性束缚方法建立小鼠CRS模型,利用新异物体识别实验(NORT)和Morris水迷宫(MWM)评测其认知功能,HE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海马CA1、CA3和DG区AS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进行染色,采用显微镜和图像分析软件对海马上述亚区AS进行计数并分析GFAP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小鼠NORT及MWM实验的成绩均显著下降(P<0.05),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损伤,CA1和CA3区AS细胞数及GFAP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DG区两者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CRS能够导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海马CA1、CA3区AS的活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王彦永张忠霞孙美玉王铭维
关键词:海马
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通过p38信号转导通路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能够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高比例神经元,但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选择p38信号转导通路作为观察切入点,剖析其在诱导分化途径中所扮演的角色。方法:实验于2006-04/2007-03在河北省脑老化与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方法:将SD大鼠麻醉后处死,分离股骨和胫骨,冲洗骨髓腔,将洗出的细胞悬液离心,悬浮后接种,培养48h后弃去未贴壁细胞,更换新的培养基,6d左右可进行传代,约铺满85%瓶底后弃去培养液,更换为含2%B27的Neurobasal培养液,24h后经过离心的上清液即为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取新生SD大鼠中脑,机械分散成单细胞后离心弃上清,加入培养液分散过滤,接种时加入含2%B27的DMEM/F12培养基和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d左右的单个神经干细胞便可增殖形成球体。将第2~3代神经干细胞球种植于预先包被多聚赖氨酸的培养皿中,贴壁后更换培养液。设立对照组和抑制剂组,均加入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此外抑制剂组还加入p38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SB203580至终浓度4μmol/L。②实验评估:第7天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表达微管相关蛋白2的神经元与表达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星形胶质细胞在分化细胞中所占的比例。结果:①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及p38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的影响:加入抑制剂后24h,光镜下可见神经干细胞长出的细胞有两种类型:一类细胞体积较小,边缘整齐,立体感强,周围有光晕并在两极有突起,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这类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呈阳性表达,即为神经元;另一类细胞突起较粗大,不规则,多聚集在神经干细胞球的中央,呈放射状排列,免疫荧光染色表明这类细胞为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②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在分化细胞中所占的比例:p38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作�
顾平温雅马芹颖王彦永崔冬生王铭维
关键词:转导干细胞细胞分化
小蔓长春花提取物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小蔓长春花提取物(VML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10mg.kg-1.d-1×7d)、VMLE高(VMLE 10g.kg-1.d-1×7d)、低(VMLE 5g.kg-1.d-1×7d)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利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观察VMLE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认知记忆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VMLE高、低剂量组24-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脑梗死范围减少,定位航行潜伏期缩短,空间探索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结论VMLE能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缺损和认知功能,缩小脑梗死范围。
靳萍奎姜相明顾平崔冬生王彦永张忠霞
关键词:脑梗死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影响老龄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海马突触超微结构
<正>目的观察25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龄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老龄鼠脑对高频重复磁刺激的回应机制。方法将15月龄昆明小鼠45只经过行为学筛选后,随机分为假刺激组,阈下强度和阈上...
耿媛王彦永王培芝王铭维
文献传递
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PD模型(PD)、假刺激(s-rTMS)及磁刺激(rTMS)组,每组8只。后3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皮下注射建立PD小鼠模型。rTMS组鼠每天接受1Hz、1T的rTMS治疗(共5个序列,25脉冲/序列),疗程为2周。经rTMS干预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黑质(SN)区酪氨酸羟化酶(TH)和BDNF的表达变化,并借助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PD组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阳性(TH-ir)和BDNF免疫组化阳性(BDNF-ir)细胞计数、校正光密度值(CD)较NS组减少(P<0.01);rTMS组TH-ir和BDNF-ir、CD值较PD组和s-rTMS组增加(P<0.05);s-rTMS组与PD组间以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黑质区TH-ir与BDNF-ir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949,P<0.01),相应的CD值比较亦呈正相关(r=0.880,P<0.01)。结论:rTMS对PD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而上调黑质区BDNF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董巧云顾平王全懂崔冬生王彦永张振清耿媛郭记宏王铭维
关键词:磁刺激帕金森病黑质酪氨酸羟化酶
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检测帕金森病(PD)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探讨TNF-α在PD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84例(PD组)患者和87例(对照组)健康对照的血TNF-α进行检测;同时对PD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期和病程进行组内比较。结果P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TNF-α含量分别为(14.7±2.3)pmol/L、(16.9±4.4)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分期和病程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发病过程中存在着免疫系统失调,PD患者外周血TNF-α减少,而且与年龄、性别、疾病分期和病程无关。
崔冬生顾平耿媛王彦永刘力王铭维
关键词:帕金森病肿瘤坏死因子-Α放射免疫分析
环孢素A对β淀粉样蛋白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环孢素A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有无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使用0.1、0.5、1.0μmol/L环孢素A(CsA)对PC12细胞预处理24 h后,给予20μmol/L的Aβ25~35继续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及代谢状态,Hoechst33258/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自噬活性的变化。结果以20μmol/L Aβ25~35处理24 h可对PC12细胞产生明显的损伤作用,细胞状态明显变差,部分细胞死亡;用0.5μmol/L环孢素A预处理24 h可以明显减轻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与仅以Aβ25~35处理组相比,CsA预处理组PC12细胞的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环孢素A可提高PC12细胞的自噬水平,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环孢素A能提高PC12细胞的自噬活性有关。
强静马芹颖顾平王彦永王铭维
关键词:环孢素A淀粉样蛋白阿尔茨海默病自噬
原发性失眠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皮肤交感反应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研究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抑郁状态和皮肤交感反应的改变,以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指标.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102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2组患者均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结果 原发性失眠组患者HAMD总分(15.54±5.56)分,对照组(8.23±4.01)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眠患者中女性患者占失眠总人数的70%,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患者的HAMD评分(17.17±5.33)分,男性患者(13.13±5.08)分,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发性失眠患者中HAMD> 17分的SSR潜伏期比HAMD≤17分者显著延长(P<0.05),二者均比对照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原发性失眠患者中HAMD>17分的SSR波幅上肢与HAMD≤17分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均比对照组波幅显著减低(P均<0.01).原发性失眠患者的SSR潜伏期与HAMD评分具有正相关性(r=0.404~0.486,P<0.01);而下肢SSR波幅与HAMD评分具有负相关性(r=-0.295,P<0.01).结论 原发性失眠患者抑郁状态明显增高,女性有失眠及抑郁的易感性.原发性失眠患者皮肤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伴发抑郁程度重者变化更为明显.通过SSR检查可了解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对临床诊治具有较高价值.
马晓伟刘丽杨洁王彦永郭记宏王亚辉王铭维
关键词:失眠抑郁皮肤交感反应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