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华

作品数:112 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8篇神经管
  • 34篇畸形
  • 33篇神经管畸形
  • 24篇细胞
  • 22篇基因
  • 15篇胚胎
  • 14篇小鼠
  • 13篇肌醇
  • 12篇通路
  • 11篇蛋白
  • 11篇信号
  • 10篇代谢
  • 10篇凋亡
  • 9篇信号通路
  • 9篇肿瘤
  • 8篇叶酸
  • 7篇干细胞
  • 6篇增殖
  • 6篇神经发育
  • 5篇鼠胚

机构

  • 87篇首都儿科研究...
  • 38篇山西医科大学
  • 19篇北京工业大学
  • 13篇首都儿科研究...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北京市和平里...
  • 1篇焦煤集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12篇王建华
  • 53篇牛勃
  • 28篇王秀伟
  • 28篇官臻
  • 17篇朱智强
  • 15篇张霆
  • 12篇钟儒刚
  • 9篇张悦红
  • 8篇郭金
  • 7篇谢秋
  • 7篇王国亮
  • 5篇张建林
  • 5篇杨利军
  • 5篇王芳
  • 5篇刘志贞
  • 5篇关涛
  • 4篇李莉
  • 4篇杨晓晖
  • 4篇罗佳
  • 4篇季成

传媒

  • 10篇中国优生与遗...
  • 5篇中国生育健康...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中国药物与临...
  • 4篇发育医学电子...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中国生物化学...
  • 3篇国际肿瘤学杂...
  • 3篇国际儿科学杂...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8篇2024
  • 8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NA拷贝数变异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DNA拷贝数变异(CNVs)是指与基因组参考序列相比,DNA片段大小范围从kb到Mb的亚微观突变。近年来CNVs作为一种新的疾病易感标志的DNA多态性,其变异引起的基因剂量改变可导致表型的改变,且与很多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CNVs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这类复杂性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和遗传基础提供参考。
李冠男王建华杨健
关键词:拷贝数变异神经系统疾病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信号通路及微环境组分异常
2024年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由NF1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多发皮肤咖啡斑和神经纤维瘤为主要特征,国际上针对NF1尚无规范治疗策略。NF 1基因庞大,其编码的神经纤维蛋白(neurofibromin,NF)参与细胞增殖调控,该病发病机制复杂,为药物研发带来较大挑战。在NF1信号通路方面,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的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RAF/MEK/ER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PI3K/AKT/mTOR)、无翅蛋白/β联蛋白通路(WNT/β-catenin)、河马蛋白/转录共激活子/YES相关蛋白通路(HIPPO/TAZ/YAP)等均有研究,其中针对RAF/MEK/ERK通路的MEK1/2抑制剂药物已上市,即司美替尼(selumetinib),用于治疗NF1和不能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lexiform neurofibroma,PNF)患者。近年研究发现,NF1肿瘤微环境包括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s)及其前体、肥大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周围血管等,对NF1的发生发展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今NF1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这些方法均有缺陷,迫切需要从NF1信号通路及肿瘤微环境等方面继续深入探索新的治疗药物。本文主要综述了NF1相关信号通路及肿瘤微环境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NF1基因突变引起的信号通路改变以及肿瘤微环境的组分异常,并剖析了NF1疾病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期为临床NF1早期诊断、治疗、预防和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路媛芳王建华赵丽娇
关键词:信号通路肿瘤微环境
赤子爱胜蚓核酸酶样蛋白的一级结构特征被引量:2
2014年
背景:前期研究从赤子爱胜蚓组织中获得一组核酸酶样蛋白,对该组核酸酶样蛋白的一级结构进行研究,有利于揭示其结构的基本性质,为进一步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目的:对核酸酶样蛋白EWD1和EWD2进行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采用Edman降解法测定EWD1和EWD2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采用酸水解法测定其氨基酸组成,LC-MS/MS测定蛋白质内部分氨基酸的序列,MALDI-TOF-MS测定蛋白的含糖量和二硫键数目。结果与结论:核酸酶样蛋白EWD1和EWD2的氨基酸组成中,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之和的含量最高,都达到近10%,疏水氨基酸亮氨酸的含量也较高,半胱氨酸含量较少,氨基酸组成比较显示,该2种酶与其它核酸酶较相似。Edman降解法测定,EWD1蛋白大亚基的N末端6个氨基酸序列为:D、E、W、V、Y、P,EWD2蛋白的N末端9个氨基酸序列为:L、L、G、P、Y、K、P、K、C;串,联质谱的结果提示2种核酸酶为新蛋白;MALDI-TOF-MS法显示1号核酸酶中含有8个半胱氨酸,形成4对二硫键,2号核酸酶中有6个半胱氨酸,形成3对二硫键。EWD1,2均为糖蛋白,EWD1中的含糖量为17.3%,EWD2蛋白中的含糖量为15.6%。
于保锋刘志贞张悦红解军程牛亮王建华牛勃
关键词:赤子爱胜蚓质谱二硫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色素-C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色素-C(Cyt-C)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BP治疗组、NBP预防组、NBP预防治疗组,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6h,12h,24h3个亚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细胞Cyt-C变化,TUNEL法原位检测凋亡细胞。结果假手术组脑组织中可见少许Cyt-C表达和凋亡细胞,模型组Cyt-C表达和凋亡细胞数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于6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丁苯酞治疗组Cyt-C表达和凋亡细胞数均减少,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丁苯酞预防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预防加治疗组较丁苯酞治疗组Cyt-C比表达和凋亡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给予丁苯酞治疗能下调Cyt-C表达,同时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提示丁苯酞可能通过抑制神经细胞Cyt-C的释放起到减少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王建华刘瑞珍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丁苯酞细胞凋亡
碳酸锂联合长春新碱促进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
2024年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是T系前体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一种侵袭性肿瘤,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耐药性问题仍然是阻碍其治疗成功的难题。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是治疗儿童T-ALL疗效显著的传统化疗药物,但其副作用明显。碳酸锂(Li_(2)CO_(3))可增强其它化疗药物的疗效,但其联合VCR的研究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Li_(2)CO_(3)联合VCR对2种儿童T-ALL细胞系CCRF-CEM和Jurkat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作用。噻唑蓝(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单用VCR或Li_(2)CO_(3),随着其浓度的增加,2种细胞存活率均逐渐降低(P<0.05)。2种细胞在相同Li_(2)CO_(3)浓度下存活率不同(P<0.01)。Li_(2)CO_(3)联合VCR处理细胞存活率与单独VCR组处理相比,2种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和VCR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降低,Li_(2)CO_(3)与VCR的2药相互作用指数(coefficient of drug interaction,CDI)均小于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对照组、Li_(2)CO_(3)组、VCR组和Li_(2)CO_(3)联合VCR组,2种细胞Li_(2)CO_(3)联合VCR组的G_(2)/M期和凋亡细胞占比最高,Li_(2)CO_(3)联合VCR组和VCR组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Li_(2)CO_(3)与VCR联合促进T-ALL细胞增殖抑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2)/M期,且促进细胞凋亡,结果为儿童T-ALL临床治疗及减少VCR毒副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也为其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张祚杨爱云路媛芳肖志轩王建华赵丽娇
关键词:白血病碳酸锂长春新碱增殖凋亡
ERAP与MHC-Ⅰ类分子抗原提呈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谢秋王建华牛勃
关键词:组织相容性抗原抗原提呈表位
羟基脲诱导神经管畸形小鼠模型及与其他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干扰新的叶酸相关代谢-核苷三磷酸还原成相应的脱氧核苷三磷酸通路中的关键酶-核苷酸还原酶,诱导构建神经管畸形(NTDs)小鼠模型,并且与前期构建的NTDs小鼠模型进行比较。方法实验小鼠选用C57BL/6J小鼠,购自北京华阜康公司,雌鼠60只,雄鼠30只,小鼠年龄7~8周,体重18~20 g,常规饲养于SPF级动物房。小鼠饲养一周后,晚上18∶00按照雄雌(1∶2)进行合拢,早上分笼将有阴栓的小鼠标记为孕0.5 d(E 0.5)。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小鼠分为6组。其中实验组5组,在神经管闭合前的孕7.5 d(E 7.5),给予5种剂量的羟基脲进行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采用0.9%的氯化钠水溶液注射。采用不同剂量的羟基脲(HU)腹腔注射C57BL/6J孕鼠,诱导构建最佳小鼠NTDs模型,筛选出HU的最佳造模剂量为NTDs组。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神经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与前期诱导的NTDs小鼠模型中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HU可诱导出NTDs的小鼠模型,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畸形胚胎中的PCNA的阳性细胞低于正常胚胎组;Caspase3的阳性细胞高于正常组(P<0.05)。PCNA蛋白在NTDs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在NTDs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与前期诱导模型的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干扰核苷酸还原酶,引起了神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失衡,从而诱导构建出NTDs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NTDs的机制提供了新的动物模型。
官臻王秀伟朱智强岳慧轩李莘秦佳星牛勃王建华
关键词:羟基脲神经管畸形细胞增殖凋亡小鼠
肌醇代谢关键基因与神经管畸形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NTD)是一种复杂的、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生缺陷,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母体营养物质是NTD病因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包括维生素B族物质、叶酸及胆碱等.肌醇作为一种维生素B族物质,与胚胎发育及NTD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肌醇补充可预防叶酸抵抗型NTD,且其代谢通路关键基因在NTD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就肌醇代谢通路及其关键基因与NTD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NT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石英飞王建华钟儒刚
关键词:神经管畸形肌醇基因
3个月龄内胆汁淤积症与胆道闭锁患儿胆道造影术的指征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月龄<3个月的胆汁淤积症与胆道闭锁(BA)患儿进行胆道造影术的指征。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接受胆道造影术的11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胆道造影术诊断结果,将其分为BA组(n=36)和胆汁淤积症组(n=74)。回顾性分析BA组和胆汁淤积症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超声检查结果。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患儿年龄、黄疸持续时间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球蛋白、血清Ca^(2+)、胆汁酸、血氨、乳酸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2组患儿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对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白陶土样便发生率及肝大、脾大、GGT水平≥300 U/L、TBIL浓度≥150.0μmol/L和DBIL浓度≥100.0μmol/L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①2组患儿年龄、黄疸开始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肝大和脾大所占比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80,P<0.001)。BA组患儿白陶土样便发生率及GGT水平≥300 U/L、TBIL浓度≥150.0μmol/L、DBIL浓度≥100.0μmol/L与超声检查结果提示为BA患儿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胆汁淤积症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396、37.914、25.728、27.957、53.606,P<0.001)。BA组患儿GGT水平和DBIL浓度分别为526.0 U/L (409.9~1 187.4 U/L)和(116.3±32.2)μmol/L,显著高于胆汁淤积症组的101.9 U/L(71.8~440.7 U/L)和(88.8±38.8)μmol/L,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55,P=0.003;t=3.214,P=0.006)。③白陶土样便,GGT水平,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胆囊收缩<50%或者胆囊皱缩、僵硬或者无胆
赵阳王建华米荣张迪李颖李莉
关键词:胆道闭锁胆汁淤积胆管造影术
5-氟尿嘧啶对神经管畸形胎鼠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利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诱导C57BL/6J小鼠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观察5-FU对NTDs胎鼠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C57BL/6J小鼠,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孕7.5 d时,实验组孕鼠腹腔注射12.5 mg/kg的5-FU(叶酸相关代谢通路中关键酶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对照组孕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孕13.5 d时通过体视显微镜及HE染色观察胎鼠畸形及神经管发育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表达谱芯片分析NTDs胎鼠脑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实验组小鼠NTDs的发生率为42.3%(22/52),主要为露脑畸形;对照组无一例NTDs。HE染色可见NTDs胎鼠的端脑和后脑结构紊乱。表达谱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37个,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40个,表达下调的基因97个,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多器官发育、细胞增殖及分化等生物过程以及与脑部发育相关的重要通路。选择表达差异明显且与胚胎神经发育相关的基因Avp、Hes3和Wnt1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发现所验证的基因表达情况与表达谱芯片的结果一致。结论5-FU可能通过影响胚胎神经发育过程中与神经发育相关基因Avp、Hes3及Wnt1等的表达,进而导致NTDs的发生。
王秀伟官臻朱智强牛勃王建华
关键词:神经管畸形胚胎5-氟尿嘧啶基因芯片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