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槐
- 作品数:171 被引量:1,018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与课程改革的思考被引量:9
- 2005年
- 对照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的具体内容,结合新世纪社会经济转型、医学模式转变等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客观影响,对现有的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了剖析,提出以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中心的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为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五星"级医疗服务专门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
- 王庭槐王淑珍
- 关键词:全球医学教育课程改革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 17β-雌二醇对新生牛血清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雌甾-1,3,5(10)-三烯-3,17β-二醇(17β-雌二醇)对新生牛血清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新生牛血清刺激培养的VSMCs增殖,MTT法检测17β-雌二醇对新生牛血清诱导的VSMCs增殖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检测caveolin-1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NO在此过程中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新生牛血清可促进VSMCs增殖(P<0.05),17β-雌二醇作用24 h后能明显抑制上述作用(P<0.05);17β-雌二醇预处理可抑制新生牛血清诱导的VSMCs中caveolin-1,iNOS蛋白表达下降及NO释放(P<0.05);17β-雌二醇受体阻断剂1-{4-[2-(n,n-二甲氨基)乙氧基]苯}-1,2-二苯-1-丁烯(他莫昔芬)预处理可部分逆转17β-雌二醇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17β-雌二醇通过其受体可抑制新生牛血清诱导的VSMCs增殖,此过程与上调caveolin-1蛋白表达,激活iNOS,增加NO释放有关。
- 刘海梅赵晓峰徐进文林桂平王庭槐
- 关键词:17Β-雌二醇CAVEOLIN-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一种低腐蚀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相关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一种低腐蚀性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相关性能,为内镜消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量杀菌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该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相关性能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该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对铜片、碳钢片、铝片和不锈钢片等4种金属的腐蚀率均明显低于复配前的一元过氧乙酸消毒剂。用含过氧乙酸2 000 mg/L的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0 min,达到完全杀灭。结论该低腐蚀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对金属腐蚀性较复配前的一元过氧乙酸明显降低,而杀菌效果不降低。
- 王玲王庭槐李应顺张天元李晶晶
- 关键词:过氧乙酸复方消毒剂腐蚀性杀菌效果
- T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ning,TBL)的教学模式在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7班共14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共分为37个小组。在生理学泌尿系统的学习单元中采用TBL教学方法,并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了解TBL的教学效果以便为日后的推广提供客观依据。结果学生积极发言、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活跃;个人测试及格率为76%;100%的学生对TBL教学方法、主讲教师满意,99%的同学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满意;97%学生认为TBL,教学有必要推广。结论 TBL教学是适合生理学课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 徐静婷张亚星王玲孙鹏王庭槐
- 关键词:生理学问卷调查团队合作
- FTO/miR-181b-3p/ARL5B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被引量:1
- 2020年
-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已证实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进展中,RNA的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一个重要的调节过程。脂肪量与肥胖相关(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FTO)酶,最初被称为肥胖相关蛋白,是第一个被发现的m^(6)A去甲基化酶。然而,FTO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目前还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阐明FTO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我们首先用定量逆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q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乳腺癌细胞系和组织中FTO的表达。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了FTO过表达或表达敲降的SKBR3和MDA-MB45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分析FTO的下游靶分子。采用qRT-PC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FTO/miR-181b-p/ARL5B轴。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了ADP核糖基化因子样蛋白GTP酶5B(ADP ribosylation factor like GTPase 5B,ARL5B)在乳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阳性的乳腺癌中FTO高表达,其高表达与肿瘤进展[肿瘤大小(P<0.001)、核分级(P=0.001)、癌旁淋巴及血管浸润(P<0.001)、淋巴结转移(P=0.002)及TNM分期(P=0.001)]及不良预后相关。另外,体外实验证实FTO可增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在机制方面,RNA测序和进一步的验证实验均表明,FTO可通过抑制miR-181b-3p上调ARL5B的表达。我们进一步证实了ARL5B在乳腺癌细胞中发挥了致癌活性。结论本研究证实了FTO可通过FTO/miR181b-3p/ARL5B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
- 徐媛媛叶爽张南郑淑慧刘华涛周科文王玲曹越孙鹏王庭槐
- 关键词:无病生存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肌电生物反馈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观察分析12例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高血压前期患者与12例对照者血压值及HRV的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生物反馈组的收缩压下降趋势显著(P<0.05),且至少可以维持6个月,心率下降趋势较显著(P<0.05),SDNN和HF有明显升高的趋势(P<0.05),LF和LF/HF明显降低(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可以使高血压前期患者的血压降低至理想范围,其机制可能主要与HF升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有关。
- 张文博高彦彦许小洋王庭槐
-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高血压前期心率变异性
- 嗅觉发生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6年
- 长期以来,嗅觉形成的内在机制一直是我们意识中一种神秘莫测的东西,研究者们试图通过各种途径破解嗅觉发生之谜。虽然关于嗅觉机制的研究和嗅觉发生在大脑皮层中的投射途径尚不完全清楚,但是现今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认识嗅觉发生的视角并可能对机体其他生理功能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迪。针对于此,本文对嗅觉受体及其相关基因的发现历程作一回顾,并对现今关于嗅觉受体及嗅觉发生机制的进展进行介绍。
- 吴心灵王庭槐
- 关键词:嗅觉受体
- 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解析美国医学院校的项目教学被引量:12
- 2012年
- 美国医学院校以"项目教学"形式训练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提升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能力,未拘泥于动手能力这一操作性层面;内容涉及基础、临床、预防,以及社会医学、医学教育等领域。
- 于双成王庭槐吴运涛孙亚男
- 关键词:医学教育项目教学
- 金雀异黄素对大鼠胸主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 2008年
- 目的 观察植物雌激素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ST)的快速舒张血管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雌性SD大鼠30只,取胸主动脉后,每条制成4个血管环(共120个血管环),采用血管张力仪进行体外血管灌注实验,测量不同浓度GST和17β-雌二醇(E2)大鼠体外胸主动脉环等长张力;另将血管按不同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左旋硝精氨酸甲酯(L-NAME)组、他莫昔芬(TAM)组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7(PPAR7)组,并测量各组血管环张力。结果 不同浓度GST(10^-9~10^-6mol/L)对苯肾上腺素(10^-6mol/L)预收缩的血管环能产生浓度依赖性快速舒张血管效应,其作用与E2相似。与对照组比较,L-NAME组、TAM组、PPARγ组均能抑制GST的舒张血管效应。结论 GST的快速舒张血管效应主要与内皮释放的NO有关,部分与PPARγ的调节作用有关,并通过雌激素受体发挥作用。
- 向秋玲黄应雄余健文张曼王庭槐
- 关键词:血管舒张植物雌激素类异黄酮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 肌电生物反馈的非线性机制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中肌电与脑电活动间的相关联系及其机制。方法:动态同步采集肌电生物反馈中肌电和脑电信号后,在评价肌电幅值和频率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近似熵(ApEn)和互近似熵(Cross-ApEn),分析肌电信号内部以及肌电-脑电信号间的非线性改变。结果:随生物反馈次数的增加,对照组及生物反馈组实验前后肌电振幅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都明显降低(F=3.85—25.59,P〈0.05),生物反馈组实验前及实验后肌电频率明显上升(F=6.71、8.67,P〈0.05);同时,肌电信号的ApEn明显降低(F=5.42、2.81,P〈0.05),肌电与脑电信号间的互近似熵也明显升高(F=13.77—19.52,P〈0.05)。最后2次反馈中上述指标均明显不同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中肌电变化的机理,可能与生物反馈加强了大脑的有意识的调控作用而减弱了大脑对下运动神经元-肌肉系统的非线性易化有关。
- 王庭槐高庆春许小洋高健李永勇
- 关键词:生物反馈肌电脑电近似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