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汉锋
- 作品数:37 被引量:451H指数:13
- 供职机构:鄂州职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梁子湖湿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被引量:48
- 2005年
- 2003年10月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梁子湖湿地保护区内一块 63.9km2区域的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进行了研究.以400m×400m的网格采集了101个表层(0-15cm)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有较大的空间变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变异系数分别是36.0%、30.6%、13.7%和29.3%;速效磷的变异系数最高为50.4%.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和速效磷的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随机变异分别是68.5%、68.3%、75%和71.5%;速效磷的自空间相关性较弱,变异为82.4%.5种养分的空间自相关距离比较接近,变程在2853m ~ 2963m之间.通过克里格插值进行土壤养分空间插值制图显示,土壤养分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相似性.
- 熊汉锋王运华
- 关键词:湿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地统计学
- 氮肥一次性基施对夏播鲜食甜玉米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一次性基施对夏播鲜食甜玉米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鲜食甜玉米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设置不施氮(N0)、普通尿素分次施用(CUS)、普通尿素一次性基施(CUB)和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CRUB)4个处理。结果表明,氮肥施用可以增加鲜食甜玉米的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穗粒数,并显著提高鲜穗产量。与N0处理相比,施氮处理的鲜穗产量2年分别显著增加17.14%~22.03%和17.77%~26.39%,2年均是CRUB处理的增幅最大,CUS处理次之,CUB处理最低。CRUB与CUS处理间2年的鲜穗产量均无显著差异,2017年2个处理的鲜穗产量显著高于CUB处理,增幅分别为7.32%和6.96%。CRUB处理2年的植株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CUB及CUS处理,并且2年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均最高。鲜籽粒品质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施氮处理仅对鲜籽粒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对皮渣率、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不显著。CRUB处理2017年籽粒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CUB和CUS处理。综上,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可以减少施肥次数,保障鲜食甜玉米鲜穗产量和籽粒品质,并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本研究可为湖北东部及相似生态地区的夏播鲜食甜玉米轻简化生产中氮素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刘威周剑雄谢媛圆张旭熊又升徐祥玉袁家富熊汉锋
- 关键词:控释尿素甜玉米氮肥利用效率
- 不同营养状态下苦草的生理响应被引量:11
- 2009年
- 为了解水体富营养化对苦草(Vallisneria spirolis)的胁迫作用,通过静态模拟试验,比较了不同营养水平(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重富营养)培养的苦草根的组织解剖结构、植株氮、磷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变化。研究发现,随营养程度的增加,苦草根的组织结构紊乱,出现空洞;根叶中氮、磷含量都是随营养程度的增加而增高;苦草叶组织的POD、SOD、CAT活性均随营养程度的增加而上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苦草叶组织的P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活性下降。
- 熊汉锋谭启玲刘艳玲
- 关键词:苦草抗氧化酶
- 梁子湖湿地土壤酶初步研究被引量:18
- 2006年
- 在梁子湖湿地区域内分别采取稻田、沉积物、荒滩、藕塘的土壤样品。测定了与土壤碳、氦、磷转化相关的多酚氧化酶、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及有机质、N、P含量,分析了湿地土壤酶的活性与土壤有机质、N、P的关系。结果表明:尿酶的活性(以NH3-N计)在0.084-0.255mg·g^-1之间,磷酸酶的活性(以酚计算)在8.239~30.898mg·g^-1之间,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以I2计)在0.577-1.467ml·kg^-1之间。脲酶可促进土壤全氮的降解转化。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N都呈显著正相关;磷酸酶的活性与土壤磷的转化关系密切。磷酸酶的活性与有机质、全P和速效P都呈正相关,但与有机质的相关性不显著;与速效P的相关性只在水田中达到显著水平;与土壤全磷的含量间相关性显著;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与土壤碳、氮、磷有密切关系。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与有机质、全N、全P的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与有机质的含量之间的负相关在水田和湖泊沉积物中达到显著水平。
- 熊汉锋黄世宽陈治平廖勤周谭启玲
- 关键词:土壤酶养分湿地
- 创新湖泊治理机制促进两型社会建
- 2009年
- 湖泊治理保护在湖北省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通过对湖北省湖泊治理现状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基于建立保护政策、健全保护体系、创新管理机制和实行生态补偿等湖泊治理的基本对策。
- 彭有轩熊汉锋瞿信柏
- 关键词:湖泊治理两型社会
- 新型肥料在稻-油轮作制中的施用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探索轮作周期中不同肥料高效施用技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不施肥(T1)、常规化肥(T2)、缓控释肥(T3)、稳定性肥料(T4)、BB肥(T5)和在T2的基础上增施生物有机肥(T6)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料施用对稻(Oryza sativa L.)-油(Brassica campestris L.)轮作制度下作物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缓控释肥和在常规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均可提高水稻和油菜及周年产量,大部分轮作年份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肥料处理均能提高稻-油轮作水稻季、油菜季及周年作物氮、磷、钾的吸收量和农学利用效率,其中以T6处理效果最好,氮、磷、钾吸收量和农学利用效率均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T3处理效果次之,除油菜季磷吸收量外,其他均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综合来看,湖北省稻-油轮作制中施用缓控释肥和增施生物有机肥效果较好,施用BB肥和稳定性肥料的效果略差。
- 熊又升熊汉锋谢媛园樊红霞徐小羽刘喻周剑雄刘威王时秋
- 关键词:新型肥料养分吸收量养分利用率
- 湿地碳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被引量:44
- 2005年
- 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过程与湿地功能的关系。介绍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概念。对N、P、C三个主要无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前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 熊汉锋王运华
- 关键词: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湖北梁子湖湿地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7
- 2005年
- 对湖北梁子湖农业湿地土壤有机质、N、P、K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在24.203-56.815g/kg之间,TN、TP、TK分别为1.385-2.911g/kg、0.406-0.523g/kg和14.68-26.77g/kg.五类土壤中有机质、TN、TP、TK在水平分布上是随地形部位升高(地下水位降低)而降低,即从沼泽型→潜育型→侧渗型→潴育型→淹育型渐次降低.土壤剖面中,有机质、TN、TP、TK从表层到底层逐渐降低,仅在淹育型土壤中TK是从上向下逐渐升高.侧渗型水田由于湖水脉动漂洗作用使剖面底层的有机质、TN、TP、TK都低于其它四类土壤.土壤表层中速效N、P分布特征与TN、TP相似,但速效K的变异较大.土壤表层中有机质、TN、TP、TK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而剖面中有机质与TN也高度相关.此外,沼泽型土壤有机质与TK及TN与TK显著相关,而淹育型土壤剖面中TP与TK显著负相关.
- 熊汉锋廖勤周吴庆丰王运华
- 关键词:土壤表层土壤剖面水田TN湿地土壤TP
- 减量施肥模式对稻麦轮作体系中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022年
- 为实现化肥高效施用和零增长目标,采用稻麦轮作定位大田试验,探讨不同减量施肥模式对轮作体系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不施肥(T1)、常规化肥(T2)、等养分条件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3)、T3减N 20%+氮增效剂(T4)、T3减P 20%+磷素活化剂(T5)及T3减N、P各20%+氮增效剂+磷素活化剂(T6)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T2处理相比,各减量施肥处理对稻麦轮作体系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T4处理3年平均产投比提高3.96%,T5和T6处理分别降低59.21%和56.24%;T4处理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钾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22%~20.70%、7.01%~28.67%和4.69%~7.67%;T5处理小麦磷素总吸收量、吸收效率、偏生产力和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5.53%、21.43%~46.67%、12.18%~52.06%和3.77%~4.52%;T6处理氮素吸收效率、磷素偏生产力和钾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5.67%~19.40%、10.88%~43.43%和7.38%~12.97%;T3处理对小麦氮、磷素的吸收与利用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小麦钾素偏生产力。综合结果表明,T6处理可稳定小麦产量,有利于协调作物养分吸收,但磷素活化剂使用成本高,经济效益偏低。
- 熊又升熊汉锋郭衍龙王海生刘威严与向谢媛园周剑雄杨立军
- 关键词:小麦产量养分利用效率稻麦轮作减量施肥
- 梁子湖水体P的季节变化与沉积物P释放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采用分级测定的方法对梁子湖沉积物中无机磷酸盐进行了分析,测定了梁子湖水体P的季节变化,并以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梁子湖沉积物在pH值和温度控制下P的释放特征.研究表明,梁子湖水体P的含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高,夏季低.沉积物无机磷(Pi)中以钙磷(Ca-P)为主(55%~61%),铁磷(Fe-P)次之(28%~33%),铝磷(Al-P)最少(3%~5%).在梁子湖的入水口和出水口,由于沉积环境影响到P的形态,P的释放明显较湖心高.在试验初期,由于扰动的影响,使得P的释放在第1天比第2天和第3天高,其后P的释放量则迅速增加.温度对P释放影响明显,其具体表现为,30 ℃时P释放达到峰值的时间比4 ℃时提前4 d,而且前者峰值比后者高出9倍.pH值对沉积物P释放同样有明显的影响,与正常状态下的湖水条件(pH值为8.5)相比,偏酸(pH值为5.5)和偏碱(pH值为11.5)条件下,P的释放量增加.
- 熊汉锋陈治平黄世宽谭启玲丰民义王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