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明
- 作品数:9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聚苯乙烯磺酸镧治疗腺嘌呤性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钙磷代谢异常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聚笨乙烯磺酸镧对大鼠腺嘌呤性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Wastar大鼠90只,参照Yokozawa方法腺嘌呤0.3g/(kg·d)灌胃,连续25d。将造模成功动物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聚笨乙烯磺酸镧1.500、0.750、0.375g/kg 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碳酸钙咀嚼片组及模型对照组.各组大鼠每日给相应供试品.连续用药22d。另设一组空白对照组。给药开始后7、14、21d称取动物体重,观察体重变化。给药10、21d后1h,自大鼠颈静脉取血检测血清PTH、Urea、Cre、P、Ca、K、RBC、Hb、PLT、HCT。给药22d后1h处死大鼠,摘取双侧肾脏,称重肾脏系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待测),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聚苯乙烯磺酸镧在本试验中大剂量组[1.5g/(kg·d)]可明显降低腺嘌呤性慢性肾衰竭大鼠血清P水平,行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降钾作用,对其他指标无影响。阳性对照组对血清钙有明显升高作用。结论聚苯乙烯磺酸镧可有效降低腺嘌呤性慢性肾衰竭大鼠血清磷水平,并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降钾作用。
- 苗华洪虹潘明明
- 关键词:腺嘌呤慢性肾衰竭磷钙
- 高磷血症治疗新进展被引量:9
- 2006年
-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磷乘积变化、维生素D代谢障碍、肾性骨病的重要因素,与冠状动脉、心瓣膜钙化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新型的磷结合剂镧制剂,能有效降低血清磷水平,并不引起继发骨损害和高钙血症,是一种相对较安全的磷结合剂,尤其适用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
- 潘明明苗华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高磷血症
- 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本研究主要观察霉酚酸酯(MMF)联合激素对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病理确诊为IgA肾病,尿蛋白量(24h)≥1.0g,Scr〈265μmol/L,年龄14-70岁,1个月内未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排除标准:(1)既往曾对本药严重过敏;(2)白细胞〈3×10^9/L;(3)妊娠或可能妊娠;(4)Scr〉265μmol/L;(5)继发IgA肾病;(6)有肝功能损害。
- 苗华潘明明虹洪李文斌朱竹先崔美玉魏勇王尊松
- 关键词: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霉酚酸酯疗效观察肝功能损害病理确诊
- 麦考酚吗乙酯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观察——附25例报告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麦考酚吗乙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MMF联合激素治疗25例IgA肾病患者,MMF起始剂量0.75g,每日2次,连服2.5-3个月,病情缓解后剂量减至0.5g/d维持治疗;泼尼松35-45mg/d,连服1-2个月后,每2周减服药总量的10%或根据病情变化减量,一直减至10-15mg/d维持治疗,共治疗12个月。结果:25例患者均完成疗程,完全缓解20例(80%),部分缓解4例(16%),无效1例(4%),总有效率为96%。其中病理分级Ⅱ级7例均达完全缓解;Ⅲ级7例中,6例达完全缓解,1例达部分缓解;Ⅳ级8例中,6例达完全缓解,1例达部分缓解,1例无效;Ⅴ级3例中,1例达完全缓解,2例达部分缓解。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2例,腹痛1例,腹胀、腹泻1例,全身出现痤疮2例,均无需停用MMF,分别予对症处理或密切观察。结论:MMF联合激素治疗对IgA肾病尤其病理分级较低的患者临床疗效较好,且可减少激素剂量,不良反应轻微。
- 潘明明苗华朱竹先李文斌魏勇崔美玉王尊松
- 关键词:IGA肾病麦考酚吗乙酯肾上腺皮质激素肾小球疾病
- 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进展被引量:7
- 2007年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心血管、骨等全身各系统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些年,对与SHPT有关因素如低钙血症、钙敏感受体、高磷血症、活性维生素D等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治疗有了明显进步。
- 苗华潘明明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敏感受体活性维生素D高磷血症
- 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观察
- 研究背景:IgA肾病首次被提出是在1969年,如今已被认为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很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往的观点认为本病预后良好,但现在的研究表明,本病呈进展性,据报道有5/%~25/%的IgA肾病病人在...
- 潘明明
- 关键词:骁悉IGA肾病
- 文献传递
- 聚苯乙烯磺酸镧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高磷血症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聚苯乙烯磺酸镧对腺嘌呤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雄性Wastar大鼠90只,参照Yokozawa方法腺嘌呤造模。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聚苯乙烯磺酸镧大剂量组1.5 g/(kg.d)、中剂量组0.75 g/(kg.d)、小剂量组0.375 g/(kg.d)、碳酸钙组及模型对照组,各组大鼠每日给相应供试品,并继续给予腺嘌呤10 d,连续用药22 d。定期称取动物体重,观察体重变化,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磷(P)、钙(Ca)、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细胞比容(HCT)浓度。于第22天给药后1 h处死大鼠,摘取双侧肾脏,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大剂量组血清磷在给药21 d后降至(2.47±0.38)mmol/L,与模型对照组(3.46±1.15)mmol/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钙组血清钙在用药10 d时即明显升高(3.48±0.40)mmol/L,与模型对照组(2.79±0.16)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大剂量聚苯乙烯磺酸镧可有效降低腺嘌呤CRF大鼠血清磷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 潘明明苗华洪虹朱竹先
- 关键词:聚苯乙烯磷
- 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研究及治疗进展被引量:24
- 2007年
- 在慢性肾衰竭时,机体磷代谢发生紊乱,伴随血磷升高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维生素D代谢障碍,肾性骨病以及心血管系统钙化,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对高血磷作为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以及对与磷排泄有关的钠磷协同转运子作出的一定的研究,而非铝、非钙磷结合剂的使用,无疑又使高磷血症的治疗跨越了一大步。
- 苗华潘明明
- 关键词:高磷血症肾衰竭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观察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低钙透析联合1,25(OH)2D3及碳酸钙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肾脏病血液净化中心23例血液透析患者,校正血钙≥8.00mg/dl,iPTH>300pg/ml,分为Ⅰ组[iPTH(300~600)pg/ml]和Ⅱ组(iPTH600~1000pg/ml),起始量分别给予1,25(OH)2D32~3μg/w和4~6μg/w,分2~3次较大剂量间断口服治疗,配合碳酸钙口服降磷,并联合低钙透析(透析液钙浓度为1.25mmol/L),总观察期20周。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钙、磷、钙磷乘积、iPTH、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及药物用量变化情况。结果为期20周的治疗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钙磷乘积、iPTH水平,血钙水平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稳定。不良反应较小且均可耐受。结论合理调整活性维生素D用量,配合碳酸钙及低钙透析可有效控制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且在治疗的早期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良好。
- 苗华洪虹潘明明朱竹先吕敏
- 关键词:低钙透析碳酸钙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