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玲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庆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庆市新生儿两病筛查49505例分析
- 2007年
-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简称新筛)谱中两病: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CH采用酶联免疫法、PKU采用全定量的酶化学法对49505例新生儿出生72 h、喂6次奶,足跟内或外侧缘采血;【结果】49505例新生儿筛查率达65.98%,确诊PKU 5人,检出率为1/9901;确诊CH 22人,检出率为1/2250。【结论】新生儿筛查的数量和覆盖面是影响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病率准确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只有大范围的高筛查率才能反映全市两病筛查的实际发病水平,才能使筛查工作更有意义。
- 白静波潘建玲魏佳琦
-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 720例婴幼儿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了解婴幼儿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方法对720例0-6岁婴幼儿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全血中锌、铁、铜、钙、镁5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结果720例中有元素缺乏者576例,轻度144例,重度432例。结论预防儿童微量元素缺乏,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对婴幼儿健康至关重要。
- 祝丽娟高颍娜周朴华潘建玲石豪
- 关键词:婴幼儿全血微量元素
- 孕产妇生殖泌尿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孕产妇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并对阳性检测结果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取1360例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1360例孕妇标本中,解脲脲原体阳性共检出390例,阳性率为28.68%。人型支原体阳性标本4例,阳性率0.29%。检出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同时阳性标本2例。药敏结果显示: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率较高,达到90%以上,克拉霉素和氧氟沙星的敏感率较差,敏感率为20%左右。结论本地区孕妇生殖道支原体中解脲脲原体感染率为28.68%,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在妊娠期间通过对孕妇进行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筛查,可以大大降低由支原体感染所造成的不良妊娠后果。
- 赵晶葛存兴王宏志潘建玲王铭
- 关键词:孕产妇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药敏试验
- 探讨胃癌的活检病理分型和诊断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胃癌的活检病理分型和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通过活检诊断的60例胃癌患者,在术前本组患者均采用胃镜活检做病理检查,并在术后再次行病理检查组,观察胃癌的分型、浸润程度和分化程度。结果大体分型可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中8例为胃窦部,3例胃体部,1例胃底部。可分为1例隆起型、3例表浅型和8例凹陷型。进展期胃癌中36例胃窦部,7例胃体部,5例胃底部,可分为19例息肉型、21例溃疡型和8例浸润型。结论采用胃镜活检可提高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术前活检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基本一致,且病灶形态和活检组织块数对临床胃癌诊断具有重要的关系。
- 朱金福陈玉梅潘建玲张喜晶刘杨
- 关键词:胃镜活检
- 术中冰冻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及影响准确率的因素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手术中,冰冻诊断能够影响诊断准确率的临床有关因素及其价值。方法选取7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版的乳腺癌分类,计算肿物组织学大小与诊断肿瘤组织级别的准确率,研究影响准确率的临床因素。结果经过手术后的数据比较所得结果中15.6%的肿瘤上升,仅有6.9%级别下降。其中Ⅰ、Ⅱ、Ⅲ级乳腺癌的符合几率是59.7%、72.3%、86.5%。符合率为94.3%明显高于肿物的大小≤3 cm的符合率85.4%,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病理结果在组织级别方面与乳腺癌冰冻诊断不能完全相符。绝经后出现钙化点减少、X线铂靶示多发和乳腺肿块则会成为冰冻诊断乳腺癌准确性的临床影响因素。
- 朱金福陈玉梅潘建玲刘杨张喜晶
- 关键词:乳腺癌诊断准确率
- 大庆地区67477例新生儿中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 2010年
- 目的了解大庆市区内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临床类型以及治疗情况。方法出生72h后喂高蛋白奶6次以上的新生儿,取足跟血共67477例,用荧光定量法测定血苯氨酸(Phe)水平,PKU患儿给予低Phe饮食。结果在67477例新生儿中检出Phe增高可疑者10例。经血清氨基酸分析,确诊PKU患者3例,均为典型PKU,发病率1/22492。PKU患儿经治疗后智力明显提高,临床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大庆市区PKU发病率低于全国同等城市水平,对PKU采用的治疗方法适用,有效。
- 祝丽娟高颖娜高淑琴潘建玲高君张凤霞
-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苯丙酮尿症发病率
- 801例孕产妇梅毒、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孕产妇人群中梅毒、艾滋病及乙型肝炎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了解本地区的发病率,为本地区实施梅毒、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垂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801例来我院就诊的本地区孕产妇进行静脉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和抗-HIV抗体,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801例孕产妇血清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检出阳性92例,阳性率11.48%,梅毒检测出阳性5例,阳性率0.62%,而抗-HIV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出2例阳性标本,但经过市疾控中心采用确诊试验验证后被排除阳性,未检测出阳性标本。结论通过对801例孕产妇传染性疾病的筛查,针对阳性结果的孕产妇,通过定期随访、诊治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所以针对孕产妇进行梅毒、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产前检查非常重要。
- 葛存兴赵晶黄金英潘建玲王铭
- 关键词:孕产妇梅毒艾滋病乙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