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小珺
- 作品数:34 被引量:353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台湾农业在大陆的集聚与演化过程——以永福高山茶产业为例
-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路径依赖理论和共同演化理论,本文构建了"企业-网络-制度+政府"共同演化的分析框架,以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永福高山茶产业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分析了两岸背景下,台湾农业在大陆的集聚与演化过程以及...
- 李锋韦素琼游小珺
- 世界跨国投资网络结构演化及复杂性研究被引量:47
- 2017年
- 基于复杂网络方法,运用GIS、Pajek、Matlab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构建世界跨国投资网络,考察2001~2012年世界跨国投资网络结构及其复杂性的时序演化过程。根据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世界跨国投资网络整体遵循"核心-边缘"的圈层结构,结构内部不断变化和重组,呈现由双核主导向多核互联演变,形成资本从西欧、北美、东亚向北欧、南美、西亚、东南亚流动的格局;(2)世界投资网络具有显著小世界性质和无标度特征,无标度特征伴随时间的推移趋于弱化;(3)投资活动活跃的国家,对跨国投资网络拥有更强的控制力,但对强化投资的可达性作用不显著,其主要受市场等潜在因素的影响;(4)跨国投资结构的复杂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中枢型投资地、区域型投资地、一般型投资地、孤立型投资地,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集聚性。
- 杨文龙杜德斌游小珺史文天颜子明
- 关键词:跨国投资网络结构
- 商品贸易网络视角下地缘经济系统的属性与功能演进被引量:15
- 2021年
-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变革。"区域化、集团化、碎片化"逐渐取代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社会最为活跃的内容,以"地缘"为基础的经济板块日益涌现。本文结合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地缘经济系统的分析框架,从商品贸易网络的研究视角,对1996—2016年地缘经济系统的属性特征、功能等级的演进过程深入分析,得出如下结果。①在属性特征演进层面,地缘经济系统具备小世界性,其变化趋势与世界经济局势的阶段性发展共轭;商品贸易网络度分布的无标度性逐渐消失,地缘经济关系呈均衡化,而权重度的无标度性显著,中间位序的国家数量增多使权重度分形结构趋于优化;商品贸易网络属于异配型网络,地缘经济系统遵循择优选择机制但趋向弱化。②在功能等级演进层面,地缘经济系统具有较强的关系依赖性,第三国效应凸显;商品贸易网络的权重度中心性与特征向量中心性的关联度最高且空间同配,逐步形成以中美为核心的东西并立格局,介数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呈现空间均质化发展态势;功能类型在数量特征上呈"金字塔"型结构,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三个"核心-边缘"集聚的"圈层结构",核心型地缘经济区之间的竞争性强化,中转型地缘经济区的联系网络呈复杂化,一般型地缘经济区的部分国家出现等级跃升,孤立型地缘经济区保持稳定。③自然地理空间分异、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不同功能区的交互耦合是地缘经济功能区空间演进的重要因素。
- 杨文龙游小珺杜德斌
- 关键词:地缘经济复杂系统演进过程
- 外部冲击下台资产业的战略耦合与本地发展韧性——来自永福高山茶产业的实证被引量:3
- 2023年
- 区域经济韧性是经济地理学的热门议题,但对于区域经济的重要构成——境外投资产业在地方的发展韧性却鲜有关注。基于战略耦合视角,将境外投资发展韧性概念化为一种“关系韧性”,提出一种理解和分析境外投资发展韧性差异的方法。通过对漳平永福台资高山茶产业的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分析永福台资高山茶产业应对外部冲击关键时刻的路径演化与耦合重构。结果显示:产业发展初期对内地消费市场的忽视,致使永福台资高山茶产业缺乏对于疫情及中国台湾当局贸易封锁等外部需求冲击的抵抗能力,韧性较差;外部冲击下,永福台资高山茶产业被迫与海外网络脱钩,重新进行价值捕获与提升,而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的国家政策主张则为其提供了耦合重构的“机会窗口”,永福台资高山茶产业的战略耦合模式由外向型战略耦合重构转变为以企业为主导、地方为基础跟随于国家发展政策主张的本土化耦合。在耦合重构过程中高山茶企业的空间粘性升高,根植动机更加充分,退出概率降低,耦合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其韧性建立;永福台资高山茶产业在经历外部冲击后的实质性耦合重配和定位响应了国家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终端市场切换和衍生新产业方面获得战略耦合机构的支持。战略耦合视角能结合境外投资发展韧性的“演化”与“关系”内涵,有助于提升境外投资发展韧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孙继平韦素琼游小珺
- 关键词:韧性全球生产网络境外投资
- 战略耦合对中国内地台资企业生存的影响:基于组态的视角
- 2025年
- 台商直接投资(TDI)是中国内地外资的重要来源,台资企业与投资接收地建立战略耦合模式的差异会影响其利用后者带来的机遇及应对挑战的方式。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库,分析2001—2022年中国内地台资企业退出的时空格局;构建战略耦合模式量化探测体系,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中国内地台资企业生存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内地台资企业的生存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在特定政策和事件的影响下会有波动。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摩擦、台商回流政策、新南向政策以及新冠疫情均对其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内地的台资企业生存率在不同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变化,东部沿海地区的生存率始终较高,而中部和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的生存率持续较低。2)2001—2007、2008—2013、2014—2022年,中国内地与台资企业的战略耦合关系分别为:依附式耦合、合作式耦合、互惠式耦合,不同耦合模式主导阶段TDI生存率差异较大,区位优势和空间粘性随时间进一步提升。3)2001—2022年,台资企业由低附加值+低端生产环节投资转向高附加值、创新驱动的领域,在中国内地展开更多本土合作,经营在地化程度增加。疫情等外部冲击使得台资企业加深了与本地供应商的后向联系,也更依赖中国内地市场,空间粘性提升,这些因素有助于提升台资企业在内地的生存能力。
- 孙继平韦素琼游小珺陈进栋
- 关键词:生存率全球生产网络
- 制度演化视角下福建沿海地区渔业经济韧性研究
- 2025年
- 以福建省沿海地区渔业为例,利用产值和产量对渔业韧性抵抗力进行测算,并结合基于稳健性-抵抗力-恢复力(3Rs)的韧性评估体系和制度演化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对渔业韧性差异的形成原因给予解释。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冲击的影响下(2006年超大台风、2008年金融危机、2017年渔业产业升级),产值因受生产和供给双重影响波动明显,产量更多受生产影响,对自然灾害的反映更为剧烈。2)台风影响具有区域性,主要影响宁德市区、福鼎市、福安市和霞浦县,使区域产量大幅减少。韧性抵抗力在经济危机和产业转型危机中的表现类似,其空间差异更受历史基础及制度演化影响。3)沿海地区25个研究单元可以分为5类,渔业韧性的空间分布受海岸线长度的影响。每类区域在冲击下的韧性包括稳健性、抵抗力和恢复力的表现存在差异,制度演化的深度也存在差异。合理的制度演化模式能够缓解渔业资源缺乏对渔业发展的制约,增强经济韧性。高韧性区域因良性层叠和转化的制度演化模式而韧性高;韧性逐年变好区域通过对高韧性地区的战略跟随,也实现良性层叠和转化逐步提高韧性;低韧性和韧性逐年变差区域是对原有制度的不断厚化,影响韧性提高;韧性断崖式下降地区采用替代的制度演化模式,渔业不以提高经济韧性为目的,渔业经济韧性差。
- 冷韵韦素琼游小珺任之煌
- 基于SNA的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贸易网络演化特征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4
- 2021年
- 基于ITC公布的2001、2007、2013年和2018年贸易数据,构建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贸易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贸易网络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电子信息制造业贸易总量增幅较大但增速放缓,贸易地区高度集中且贸易重心向发展中经济体偏移,但未出现明显"多极化"趋势;网络成员间联系渐趋紧密,中心性位居前列的成员基本稳定但整体地位下降;子群内部成员变动较大,尚未出现明显的派系林立现象;网络存在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核心区与半边缘区内发达经济体地位下降,东亚与东南亚部分经济体的地位上升;中国大陆在网络中已占据重要位置,但中心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尚未形成稳定的"朋友圈"。(2)经济规模差异、技术差异、文化差异、劳动力数量差异、陆地接壤对电子信息制造业贸易网络具有较大程度的正向影响,地理距离与物流绩效差异显示较小程度的显著负向影响,需求差异近年来具有较小程度的显著正向影响,制度差异未产生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要素禀赋理论与技术差距理论对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贸易网络特征有较好的解释力,需求相似理论的解释力比较有限,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贸易兼具产业内与产业间的贸易特性。
- 赵蕾韦素琼游小珺
- 关键词:电子信息制造业社会网络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以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地理2教材为例
- 2024年
- 地理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式和SOLO分类法,建立了素养主题与水平的二维矩阵,并利用Porter公式计算一致性系数。结果表明: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高中地理2教材与课程标准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具有显著一致性,但在单个维度上不同教材与课标间的差异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可为地理教师进行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参考。
- 陈梦婷游小珺黄健焱陈诗吉
-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课程标准
- 跨区域资源整合视角下外源型农业产业集聚的根植机理——以永福镇台湾高山茶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促进区域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对于实现乡村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演化和制度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外源型农业产业根植机理的分析框架,并聚焦漳平市永福镇台湾高山茶产业,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厘清其根植机理。研究发现:①在区域自然禀赋、历史基础等前提下,外部联系激发偶然事件的发生,为永福高山茶产业的发展打开了区位机会窗口。②企业衍生(裂变衍生、关系衍生等)导致的集聚效应使永福高山茶产业逐渐在区域根植,而区域产业分叉引发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深化永福高山茶产业的根植。③永福高山茶产业在区域根植的过程中,“服务型”政府的支持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安排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外源型农业产业的根植过程同时是区域内外部资源整合的过程,其根植机理的阐释对区域间要素与资源市场的整合具有启示性意义。
- 邓志宏韦素琼游小珺陈进栋
- 福州市“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被引量:1
- 2022年
- 城市协调发展是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建设的重要路径。从县市空间尺度出发,分别构建产业系统、人口系统、空间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赋权法与综合评价法,测算2005—2020年福州市各县区产业、空间、人口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福州市各县区“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等级与时空演化情况。结果表明:(1)福州市综合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明显,发展水平不均衡,并逐渐呈发展层级的极化效应。(2)从时间序列来看,福州市“产业-人口-空间”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从低水平向高水平演变,各区县总体呈向上发展趋势,但发展速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3)福州市各区县耦合协调度水平与区域中心性呈强相关性。
- 陈文山韦素琼陈松林游小珺
- 关键词:人口发展耦合协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