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策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穴位
  • 4篇穴位贴敷
  • 4篇婴幼
  • 4篇婴幼儿
  • 4篇贴敷
  • 3篇贴敷治疗
  • 3篇轮状
  • 3篇轮状病毒
  • 3篇轮状病毒肠炎
  • 3篇敷治
  • 3篇病毒
  • 3篇肠炎
  • 2篇穴位贴敷治疗
  • 2篇中药
  • 2篇小儿
  • 2篇敷脐
  • 2篇敷脐治疗
  • 2篇腹泻
  • 1篇医药治疗
  • 1篇婴幼儿腹泻

机构

  • 4篇浙江省中医院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作者

  • 6篇洪策
  • 3篇杨秀娟
  • 3篇祁波
  • 1篇方芳
  • 1篇王远照

传媒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穴位贴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穴位贴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文献研究,对穴位贴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作用机理、取穴、用药3方面的进展做了综述,并提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的运用于临床。
洪策
关键词:穴位贴敷婴幼儿腹泻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近15年发表的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临床文献9篇,2篇为高质量文献,其余均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显示,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在止泻时间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确切,但尚需更多高质量文献进一步验证。
杨秀娟祁波洪策
关键词:中药敷脐小儿轮状病毒肠炎META分析
秋泻合剂贴敷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秋泻合剂贴敷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均予去乳糖饮食,口服培菲康及思密达,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及时给予止吐、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秋泻合剂)穴位贴敷。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止泻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为(4.18±1.42)d,对照组为(5.16±1.82)d,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秋泻合剂贴敷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可缩短疗程,且安全性高,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杨秀娟洪策祁波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穴位贴敷婴幼儿
腹舒散敷脐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腹舒散敷脐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研究。方法再发性腹痛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治疗期均嘱腹部保暖、饮食清淡易消化,治疗组予腹舒散敷脐治疗,对照组口服培菲康散剂。观察两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舒散贴敷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总有效率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方法简单,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洪策
关键词:穴位贴敷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婴幼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综合征,发病率高[1],属于中医“小儿泄泻”范畴。本研究选取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三种证型,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对证施治,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廖学俊王远照洪策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中药穴位贴敷
基于相关分析及关联规则的中医药治疗久咳的用药规律总结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基于相关分析及关联规则总结中医药治疗久咳的用药规律。方法: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录的治疗久咳的相关方剂,建立中医复方的药物数据库,应用复杂网络及相关系数运算挖掘配伍规律。结果:治疗久咳的常用配伍药物为:麻黄、苦杏仁、紫苏、桔梗;桑白皮、黄芩、浙贝母;紫菀、百部、款冬花;肉桂、干姜、细辛、陈皮、半夏;麦冬、天冬、百合、阿胶、人参、茯苓;五味子、诃子、罂粟壳。结论:基于相关分析及关联规则所获得的中医药治疗久咳的用药规律,体现了久咳以止咳为先,随症采用疏风、宣肺、清肺、润肺、温肺、补肺、敛肺的治法,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秀娟祁波洪策方芳
关键词:久咳关联规则用药规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