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潜
- 作品数:18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近代温州维新变法思潮中的工商经济思想及启示被引量:1
- 2015年
- 开埠通商、西教传播和新学传入,使得近代温州较早、较快地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也使当时国内维新变法思潮在温州得到强烈响应。近代温州维新思想家继承永嘉实学思想,汲取西方工商文明,从实业建设、金融理财、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工商经济的思想。近代温州维新变法思潮中的工商经济思想,对改革开放后温州工商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 沈潜
- 关键词:维新变法
-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传播类专业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基于实体基地,与区域内外实体企业合作,引进实际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集成产学教研服创等众多功能,形成专业(群)综合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契合数字媒体工作形态和教学需求的、独具特色的“四实一体”产教融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切实培养符合数字经济发展和媒介新业态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赋能区域传统产业振兴,助力清朗网络空间营造。
- 陶祝婉沈潜
-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育人模式产学合作
- 生命觉醒中的悲剧意识和死亡体验——《孔雀东南飞》悲剧意蕴探微被引量:2
- 2002年
- 本文把《孔雀东南飞》这一中国诗歌史上杰出的叙事长诗和悲剧故事置于汉末魏晋“人的觉醒”这样一个广泛而深刻的时代命题下加以考察,先从人格觉醒、情感觉醒和反抗意识觉醒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悲剧主人公的“生命觉醒”;又进一步从生命哲学本体论的角度,分析其悲剧感受和死亡体验的心理过程和特点,试图在社会认识意义的基础上丰富对这首千古悲歌的美学内涵的认识。
- 沈潜
- 关键词:悲剧意识生命觉醒诗歌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悲剧意蕴
- 边缘心理的救赎——对温州人创业文化心理的一种解读
- 2013年
- "温州人"作为独特的创业群像凸显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生活视野。但人们对于其某些创富现象又不乏褒贬誉毁。解读这些现象的文化心理逻辑,即在时空边缘化中形成的边缘意识和生存压抑,唯有以财富经济和调适超越来自我拯救,有助于理解其中包含的历史进步意义。
- 沈潜
- 关键词:温州人创业文化救赎
- 宋明儒学与当代论域
- 2013年
- 宋明儒学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最重要的资源。宋明儒学强调宇宙生生不息之过程,重视思辨与形而上的本体建构,重视"道统"之传承与弘扬,重视"人心"、"道心"的辨析与心性修养及非政治化重建等。宋明儒学的这种哲学底蕴所内含的是在宇宙中看到一种主体间关系性的形式,它能帮助人们摆脱某些想象出的历史虚无的哲学图景。这种理性精神对其融入当代语境,实现范式转换和价值重建具有现实意义。
- 沈潜
- 关键词:宋明儒学非政治化范式转换
- 略论人物命运的美学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人物命运是由围绕着某个人的社会的、自然的关系所决定的独特的经历、遭遇,是通过“偶然事件”暗示的“内在联系”。情节、性格描写纳入命运的轨迹,才产生丰厚和深刻的文学美学意义:命运演变超越作家的主观意愿,往往就是审美创造的超妙境界,命运的美学意义得到充分的显示。
- 沈潜
- 关键词:美学意义人物命运情节文学美学叙事文学人物描写
- “南怀瑾现象”综论被引量:1
- 2021年
- 自20世纪90年代始,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大陆出现了“南怀瑾热”暨“南怀瑾现象”。学界探讨这一现象,而在南怀瑾的著述、为学方法及其评价定位上褒贬不一。学界普遍认为,“南怀瑾热”顺应了转型期道德人心疗救的需要,南怀瑾著述的大众化释义符合文化普及的要求,但其解读方法往往缺乏学术严谨性,且存在诸多知识性错谬。这也造就了南怀瑾学术、文化意义的评价及定位的复杂性。
- 陶祝婉沈潜
- 关键词:南怀瑾
- 文化学视域中的温州模式被引量:2
- 2018年
- 温州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模式。温州模式通过文化调适变通、变革来超越现实环境和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表现为穷则思变、因利而制权的创业经济思维,使温州走在改革开放的先富行列。温州模式的是非曲直,与文化堕距有关,是后改革时代仍需吸取的教训;"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温州模式最大的社会历史功绩和文化史价值。温州模式的发展提升,需要激发新的精神动力,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和价值理念,尤其应从生态文明、消费文化和创新推动等层面实现更高层次的生命质量和维度的提升。
- 沈潜
- 关键词:文化调适文化堕距文化变迁文化转型
- 《红楼梦》人物心理散论——从宝玉挨打说起
- 2002年
- 以“宝玉挨打”这一情节为切入点,可以窥探贾府中上至家长下至丫环诸多有关人物的复杂心理状况及其成因,从而认识《红楼梦》反映人性的丰富复杂性和悲剧的深刻性。如:在封建理性的支配下,贾政因焦虑而脆弱的心理,演变成人性的扭曲;而贾母的慈爱恰好成为宝玉“叛逆”思想行为的保护伞:赵姨娘“向上意志”不能实现时的自卑情结,转移成人格阴影,导致弱者的“恐怖主义”;袭人“委屈”心理中的潜意识层面;宝玉对宝钗的“少女青春美崇拜”;林黛玉的“缺失性体验”和自我认同,是其多愁善感个性的根本成因。
- 沈潜
-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心理悲剧贾宝玉形象情节
- 高职人文教育研究评述被引量:10
- 2007年
- 高职人文教育经历了十年寂寞坎坷之路,正面临转折和深化的契机。而综观高职人文教育研究,立足于人文内涵和高职需求的自我定位还不明确,学科建设有待开拓,教育途径需作多元系统整合,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应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 丁丽燕沈潜
- 关键词:高职人文教育学科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