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冬梅 作品数:12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东南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盐城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管成形术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观察组19例患者中,14例行PTA术,4例行PTA+腔内支架植入术,1例行截肢术;对照组17例患者,全部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特点、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9例患者,共40条靶血管,实施PTA手术的成功率为87.5%。采用两种治疗方法 2周或4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且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临床症状的缓解率明显升高,其中在2周时介入治疗对麻木和紫绀症状的缓解尤其显著,和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成形术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江冬梅 纪敏 邢恬 戚蓓蓓 宋文春关键词: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Graves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 2002年 纪敏 江冬梅关键词:GRAVES病 糖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 经皮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足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行经皮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患者46例,将其分为介入治疗组22例和传统治疗组24例。介入治疗组行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式,其中行经皮血管成形术15例,行经皮血管成形术+腔内支架植入术5例,行截肢术2例。传统治疗组24例均采用内科药物治疗。结果:(1)介入治疗组22例26条患肢,DSA显示患肢动脉硬化、闭塞,常累及双下肢数支动脉,呈多发、节段性。患肢26条中膝以下多支动脉病变20条(76.9%)。(2)介入治疗26条患肢中,适合PTA治疗血管48条,行PTA+支架植入术5例,行单纯PTA术15例,截肢术2例,治疗成功病变血管40条(83.3%)。(3)介入治疗后患者Wagner分级明显下降,治疗后4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介入治疗后4周患者麻木、疼痛、紫绀、皮肤低温和ABI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血管造影检查可准确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阻塞部位及程度,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江冬梅 纪敏 戴真煜 陈辉 戚蓓蓓 宋文春关键词:糖尿病 糖尿病足 经皮血管成形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 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严重低血糖的特征和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严重低血糖住院的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临床资料,其中年龄≥60岁46例为A组,<60岁50例为B组,比较两组性别、糖尿病病程、HbA1c水平、血肌酐浓度、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糖尿病治疗方案,探究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原因。结果:所有患者HbA1c平均值为(6.8±1.0)%,其中A组HbA1c平均值为(6.5±1.0)%。所有患者中单用胰岛素治疗37例(38.5%),其中使用预混胰岛素17例(45.9%);仅使用口服降糖药28例(29.2%),其中单用磺脲类药物9例(32.1%),磺脲类+双胍类10例(35.7%);胰岛素联合降糖药31例(32.3%)。两组患者降糖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是低血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有严重低血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较低,低血糖的程度与年龄及病程存在相关性,应制定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宋文春 王玉颖 江冬梅 朱晓慧关键词:2型糖尿病 严重低血糖 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 血清胎球蛋白 A及脂联素水平变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胎球蛋白A( AHSG)及脂联素水平变化与代谢综合征( MS)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本院726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AHSG及脂联素水平。结果与非MS组相比,MS组血清AHSG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在MS组及非MS组中AHSG与脂联素均呈负相关,尤其在MS组更为显著;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S组中以AHSG为因变量,脂联素经校正相关因素后与AHSG呈独立负相关(β=-0.239, P〈0.01);以脂联素为因变量, AHSG亦与其呈独立负相关(β=-0.257, P〈0.01);在非MS组中,未观察到两者间的独立相关性。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MS的发生风险随着AHSG四分位水平的逐渐增加而增加,随着脂联素四分位水平的逐渐增加而降低(均P趋势〈0.01)。分层卡方检验显示,AHSG在高值组与脂联素在低值组的对应度及AHSG在低值组与脂联素在高值组的对应度在MS组(OR=3.443,P〈0.01)显著高于非MS组(OR=1.488,P=0.024);Mantel-Haenszel检验中,控制混杂因素MS时,AHSG与脂联素高值与低值的对应度亦明显高于两者中高值与高值或低值与低值的对应度(OR=1.791,P〈0.01)。结论 AHSG可能是MS的危险因子,脂联素是保护因子,两者在调节机体代谢活动中具有协同性, MS可能增强两者间的交互作用。 周中卫 居会祥 孙明忠 陈红梅 韩玉清 傅庆萍 季红兵 丁福万 江冬梅关键词:脂联素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CRP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AHSG)水平的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5例,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6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37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2例;另选取正常对照组4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AHSG与CRP水平。结果 NDR组、NPDR组及PDR组血清AHSG及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及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2DM患者的血清AHSG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0.239,P<0.05)。结论 AHSG水平升高与DR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其可能通过促炎性效应参与DR的发生、发展。 周中卫 孙明忠 居会祥 季禹乔 顾娟 季飞 丁福万 江冬梅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胎球蛋白A C反应蛋白 单纯性超重和肥胖人群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单纯性超重和肥胖人群血清胎球蛋白A(AHSG)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从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的体检者中选取肥胖者49例,超重者176例,正常体重者327名;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AHSG及脂联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AHSG与其它临床指标问的关系。结果血清AHSG水平在超重组及肥胖组中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276.30和302.10对241.60)μg/ml],肥胖组高于超重组(P〈0.05或P〈0.01);在正常体重组中,AHSG与空腹血糖、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C反应蛋白(CRP)、三酰甘油及游离脂肪酸(FFA)呈正相关,与年龄及脂联素呈负相关(P〈0.05或P〈0.01);在超重和肥胖组中,AHSG除与上述指标呈显著相关性,与体重指数、腰臀比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超重和肥胖组中的AHSG与腰臀比、CRP及FFA呈独立正相关,与脂联素呈独立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超重及肥胖者体内升高的AHSG可能是肥胖相关疾病的高危因素。 周中卫 居会祥 孙明忠 丁福万 江冬梅 季禹乔 季建伟关键词:超重 肥胖 胎球蛋白A 门冬胰岛素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比预混双相门冬胰岛素30与口服药+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两组分别为30例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予以门冬胰岛素30及口服药+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检测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2 h C肽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门冬胰岛素30较口服药+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组能更好的降低HbA1c的水平。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给予3次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 戚蓓蓓 宋文春 江冬梅 纪敏关键词:2型糖尿病 Β细胞功能 胰岛素强化治疗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比较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两种方案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3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A组,n=20)和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组(B组,n=18),治疗4周。测定治疗前后FPG、2hPG、HbA1c、体重指数(BMI),观察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同期的FPG、2hPG、HbA1c、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门冬胰岛素30都能有效控制血糖,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使用方便、易行,患者依从性好。 戚蓓蓓 宋文春 江冬梅 纪敏关键词: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格列美脲片 门冬胰岛素30 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升高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fetuin-A)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63例IGT患者、61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42例糖耐量正常(NGT)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测定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及C反应蛋白(CRP);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IGT组血清胎球蛋白A[中位数(四分位数)]水平[298.1(242.4,347.5)μg/mL]高于NGT组[251.6(197.3,304.8)μg/mL],P<0.05,低于T2DM组[345.1(308.7,393.9)μg/mL],P<0.05;IGT组中,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FBG(r=0.385,P<0.01)、2hPBG(r=0.432,P<0.01)及LDL-C(r=0.187,P<0.05)呈正相关,与年龄(r=-0.516,P<0.01)呈负相关,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胎球蛋白A与糖脂代谢紊乱有相关性,可能通过调节糖脂代谢参与T2DM的发生发展。 孙明忠 居会祥 周中卫 季禹乔 张洁 季建伟 丁福万 江冬梅关键词:糖耐量减低 胎球蛋白A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