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群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转化生长因子及受体在实验性大鼠肝细胞性肝癌与胆管细胞性肝癌间质差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了解胆管细胞性肝癌 (CC)的间质量明显多于肝细胞性肝癌 (HC)的形成机制。方法 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 3′ 甲基 4 二甲基偶氮苯诱发肝癌模型中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2、3及其Ⅱ型受体 (TβRⅡ )mRNA的表达 ,探讨TGFβ及TβRⅡ在CC与HC间质差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 CC形成过程中增生、不典型增生的胆管细胞、CC细胞及上述病变中的肌成纤维细胞内TGFβ1和TβRⅡmRNA的表达明显多于肝细胞的同类病变 ,上述mRNA的表达部位与细胞外胶原的沉积区域相一致。结论 增生、不典型增生胆管或CC细胞与间质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TGFβ可能通过旁分泌与自分泌作用于肌成纤维细胞的TβR ,刺激后者增生、生成胶原 ,造成HC与CC的间质差异。
- 毛建群路建平朱世能李明昇陆世伦林肇辉野村慎太郎
- 关键词:实验性大鼠肝癌间质受体HC
- 肝脂素对小鼠S37肉瘤与B16黑色素瘤的抗肿瘤作用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肝脂素 (Heplipin)对S37和B16两肿瘤细胞株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小鼠S37肉瘤和B16黑色素瘤移植瘤在高、中、低剂量 (每天分别为 30 0 0、180 0、110 0mg kg)肝脂素胃饲为治疗组 ,环磷酰胺 (CTX)2 0mg(kg 天 )和生理盐水作为两对照组。比较抑瘤率、癌周边部血管数 ,总肿瘤面积中坏死区所占比例。结果 :肝脂素对S37肉瘤和B16黑色素瘤的抑瘤率分别为大剂量 :75 .1%和 47.0 %、中剂量 :6 9.7%和 32 .1%、小剂量 :6 1.7%和 13.0 % ,显示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S37肉瘤荷瘤小鼠的实验中 ,组织学观察发现 ,肝脂素用药组肿瘤周边部单位面积内血管数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和CTX组 ;肝脂素治疗组的肿瘤坏死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肝脂素可明显抑制小鼠S37肉瘤和B16黑色素瘤的生长 ,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
- 乔艺路建平毛建群沈祖铭林肇辉
- 关键词:抗癌药肝脂素小鼠移植性肿瘤B16黑色素瘤
- TGF-β及其受体和SMAD在肝硬化、肝癌时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 1999年
- 正常肝细胞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但有受体(TβR) 表达,通过TβR 将TGFβ信号转导至SMAD。SMAD 蛋白家族是TGFβ在细胞内信号传递分子的一种, 可通过激活特定基因调节肝细胞生长、分化。肝硬化时间质细胞内及细胞外基质TGFβ增加。肝癌时TβR 减少并由正常细胞膜分布转变为胞浆内核周分布。SMAD
- 毛建群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传递肝硬化
- 原位检测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端粒酶活性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 在大鼠实验性肝癌发生过程中原位显示端粒酶及其变化。方法 用含 0 .0 5 % 3′ 甲基 4 二甲基氨基偶氮苯的玉米粉喂饲大鼠 12周以制备肝癌模型。组织冰冻切片酶催化端粒延伸 PCR(原位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正常肝细胞、胆管细胞以及汇管区细胞一般均阴性。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病变中一小部分肝细胞呈弱阳性 ,间质内增生的肌纤维母细胞端粒酶活性较强 ,增生的胆管细胞和结节状增生肝细胞显示弱至中等强度酶活性。不典型增生的胆管细胞及肝细胞内可见较强的酶活性。肝细胞性肝癌和胆管细胞性肝癌中绝大部分癌细胞可见端粒酶表达 ,但强弱不一。上述端粒酶活性一般位于细胞核内。结论 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端粒酶活性逐渐增加提示该酶对肿瘤细胞获得永生化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 路建平朱世能宋宝萍毛建群李明升陆世伦林肇辉
- 关键词:端粒酶肝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