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兆娟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蛋白治疗
  • 1篇增多症
  • 1篇球蛋白
  • 1篇球蛋白类
  • 1篇球蛋白治疗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增多
  • 1篇核细胞
  • 1篇儿童
  • 1篇儿童传染性单...
  • 1篇干扰素
  • 1篇干扰素类
  • 1篇丙种球蛋白
  • 1篇丙种球蛋白类

机构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第三...

作者

  • 1篇张晓荣
  • 1篇徐佩茹
  • 1篇彭美娇
  • 1篇毛兆娟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3种不同药物组合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分为3组,选用干扰素(ITF组)、干扰素+更昔洛韦(ITF+GCV组)和干扰素+丙种球蛋白(ITF+IVIG组)3种治疗方法,并将治疗效果分为近、远期疗效,将各组的年龄、发病时间、退热时间、咽峡炎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的变化、淋巴结肿大的消退时间、治疗费用等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ITF+IVIG组在退热时间、咽峡炎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与ITF组和ITF+GCV组差异有显著性,在住院时间和淋巴结肿大时间上差异不显著。在近期治疗效果上,ITF+IVIG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但在远期疗效、白细胞总数和肝功能转氨酶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干扰素+丙种球蛋白可以明显提高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近期治疗效果,对远期疗效和总体病程无明显优势。
张晓荣徐佩茹毛兆娟彭美娇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干扰素类丙种球蛋白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