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绍兰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孝感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川崎病患儿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关系的研究
- 舒琼璋刘翠忠杨树杰罗望梅张海燕郭刚马芬谢勤梅咏华高琼徐舒邓香兰余小燕程晓红梅绍兰万江余秀红刘常青潘红英唐俊芳李欣涛张卉
- 川崎病目前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病因。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问题是儿科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狭窄直接关系到患儿生命安全。该课题率先在国内采用血液流变学指标追踪观测川崎病患儿不同时期,并同期作...
- 关键词:
- 关键词:川崎病血液流变学冠状动脉狭窄
- 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变化对早产儿喂养护理的指导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早产儿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变化与喂养耐受性的关系,以便科学地指导早产儿喂养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40例单纯早产的早产儿按喂养耐受情况分为观察组(喂养耐受,11例)和对照组(喂养不耐受,29例),两组新生儿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量第1次喂养前后SMA血流动力学参数,即收缩期峰值流速(PSFV)、时间平均流速(TMFV)、舒张末期流速(EDF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记录足量喂养时间。结果观察组喂养前后SMA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两组喂养后TMFV、RI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喂养后TMFV的增加与达足量喂养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5);观察组达足量喂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喂养可改变早产儿SMA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与喂养耐受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可根据第1次喂养前后SMA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特别是TMFV的增加来预测喂养风险,从而科学地指导早产儿喂养护理。
- 邓香兰杨树杰易海英王艳华徐舒梅绍兰刘翠忠冯敏容
- 关键词:早产儿肠系膜上动脉护理
- 急性肾炎并高血压脑病脑电图观察
- 2003年
- 梅绍兰
- 关键词:急性肾炎合并症高血压脑病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