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凌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长期不同负荷运动对大鼠心肌细胞端粒酶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 大量的动物及人类心脏的研究发现,心肌细胞不但能够进行自身的分裂、再生,而且新生的细胞也参与了心脏自稳态的维护和病变组织的修复。目前有观点认为心肌细胞是能进行自我修复、复制增殖的终末分化细胞。另外,研究表明假如心脏没有修复...
- 梅凌
- 关键词:心肌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
- 文献传递
- 运动训练诱导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运动诱导心肌细胞HSP70表达的规律及其对心肌细胞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分3组:对照组不训练;有氧训练组大鼠不负重,每天训练75min;过度训练组大鼠尾部负重(体重的5%),每天训练180min。每周训练5天,休息2天,共训练16周。取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和HSP70表达检测。结果:有氧训练组大鼠心肌纤维较对照组增粗,结构清晰,肌纤维和细胞核大小匀称,排列较对照组更为紧密整齐,染色均匀,未见异常改变。过度训练组大鼠心肌细胞的体积明显增大、混浊肿胀,肌纤维间隙增大,心肌纤维排列较对照组和有氧训练组松散紊乱,细胞间界限模糊,有部分肌纤维断裂,并在心肌细胞周围可见大量红细胞。过度训练组HSP70表达明显高于有氧训练组及对照组。结论:心肌形态结构在有氧训练后发生适应性改变,心肌细胞HSP70表达增加;过度训练后则发生病理性改变,心肌细胞HSP70表达较有氧训练组亦显著增加。
- 胡亚哲陈艳扈诗兴梅凌扈盛任建生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心肌细胞病理变化
- 运动强度与端粒酶表达及心肌细胞受损的关系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分析运动强度与端粒酶表达及心肌细胞受损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4/11在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人体科学实验室完成。①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有氧训练组,过度训练组,每组10只。②对照组不加任何训练;有氧训练组大鼠不负重,每天游泳训练75min,每周训练5d,休息2d。过度训练组大鼠每天游泳训练180min,每周训练5d,休息2d。从第4周开始,大鼠尾部负重,重物为体质量的5%,第一天负重5min,以后每次增加10min,直至180min全程负重。总训练时间16周。16周后处死,于左心室处取材,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端粒酶TERTmRNA的检测采用原位杂交法,TERTmRNA表达阳性被染为棕黄色。用Image-proplus5.2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单位的积分吸光度值。结果:进入结果分析22只,对照组9只,有氧训练组8只,过度训练组5只。①有氧训练组心肌肌纤维平行排列,体积增大,细胞核呈椭圆形,体积较对照组增大。过度训练组肌纤维肿胀,细胞核增大,核间隙增宽,局部出现细胞核溶解,呈空泡状,肌浆凝聚和炎性细胞的浸润。②有氧训练组和过度训练组积分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54.876±25.883,142.08±56.621,0,P<0.01);过度训练组积分吸光度高于有氧训练组(P<0.05)。结论:运动可以促进端粒酶的表达,并且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多,适宜的运动有助于端粒酶修复损伤的心肌细胞;过度运动时,端粒酶不能完全修复损伤的心肌细胞,心脏发生病理性改变。
- 梅凌扈盛胡亚哲
- 关键词:心肌细胞端粒酶
- 心肌细胞复制与心脏端粒酶活化因素
- 2007年
- 目前发现心脏中存在有微弱的复制修复功能,表现为端粒酶的表达。对心肌端粒酶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是否在运动心脏重塑过程中存在着细胞的复制。目前发现影响端粒酶活化的因素较多,包括端粒酶的组成成分、连接蛋白质和其他调控因子,检测端粒酶的手段主要包括TRAP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
- 梅凌胡亚哲扈盛
- 关键词:心肌细胞端粒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