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吉振
- 作品数:4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管型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总结管型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根治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对36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使用WGW-B型一次性管型吻合器进行食管胃(或空肠)吻合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发生吻合口狭窄5例(1.36%);吻合口出血3例(0.81%);胃食管返流3例(0.81%)。结论: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根治术中,管型吻合器的应用简化了手术操作程序,且可靠、安全、省时,能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 宫心明李志强韩孔启宋超梁吉振汪强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管型吻合器
- 3种胸腔镜微创术式治疗肺大疱价值比较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比较单孔、双孔及三孔胸腔镜微创术(VATS)治疗肺大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于接受VATS治疗的83例肺大疱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操作孔情况分为单孔组(27例)、双孔组(28例)与三孔组(28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记录术后不同时间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并监测手术前后患者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等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单孔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双孔组与三孔组,引流量少于双孔组与三孔组(P <0. 05);双孔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三孔组(P <0. 05);但双孔组、三孔组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术后6、12、24、72小时,3组VAS评分均较术前上升(P <0. 05),单孔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双孔组与三孔组(P <0. 05),双孔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低于三孔组(P <0. 05);(3)单孔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差值低于双孔组与三孔组(P <0. 05);(4)单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三孔组(P <0. 017),其余各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17)。结论 3种VATS术式中以单孔法治疗肺大疱的临床价值最高。
- 梁吉振韩孔启宫心明李志强
- 关键词:肺大疱胸腔镜单孔法双孔法三孔法
- I^(125)放射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老年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I^(125)放射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老年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老年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行TACE治疗,观察组加用I^(125)放射粒子植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直径、肝功能、癌胚抗原(CEA)、糖蛋白199(CA199)、生活质量变化,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年无进展生存率,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肿瘤最长径、CEA、CA199均较术前下降,术后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白细胞降低、体温升高为主,多集中于术后1~3 d,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肝脓肿、腹膜炎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ACE的基础上联合I^(125)放射粒子植入,能提高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 任云王伟昱黄广岩梁吉振葛畅宋兴广
-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老年大肠癌肝转移
-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太和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肠外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实施肠内营养进行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主观评价(SAG)得分和客观营养状况指标(包括总白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肝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白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分别为(59.8±5.1)g/L、(32.4±4.2)g/L、(1.98±0.40)g/L、(117.2±20)mg/L,术前为(54.1±4.3)g/L、(28.8±4.1)g/L、(1.59±0.41)g/L、(103.8±21.3)mg/L,对照组分别为(55.2±6.2)g/L、(29.5±4.2)g/L、(1.56±0.41)g/L、(101.4±27)mg/L,观察组术后的营养情况优于对照组和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G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SAG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在不影响食管癌患者肝肾功能的情况下,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梁吉振任云宫心明
-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食管癌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