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成业

作品数:18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开发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开发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腔隙
  • 3篇腔隙性
  • 3篇腔隙性脑梗死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3篇骨折
  • 3篇CT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影像
  • 2篇造影
  • 2篇数字减影
  • 2篇数字减影血管...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平扫
  • 2篇外伤
  • 2篇螺旋CT
  • 2篇螺旋计算机

机构

  • 17篇广州开发区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18篇林成业
  • 17篇刘璋
  • 15篇黄智
  • 14篇王博
  • 12篇张立
  • 11篇李玉香
  • 11篇陆志锋
  • 10篇高文
  • 9篇肖海松
  • 8篇王潇
  • 2篇叶永胜
  • 2篇付元
  • 1篇许朝璇
  • 1篇吴冬
  • 1篇郑可国
  • 1篇赵志清
  • 1篇杨薇
  • 1篇罗帝林
  • 1篇谭永良

传媒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血管造影方法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探讨CT、MRI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应用,以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2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治过程.所有患者均先行CT平扫,证实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行MRI检查,并进行MRA三维重建以查明原因,对疑有颅内小动脉瘤者行DSA检查并予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本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小动脉瘤破裂所致最多,共12例(60%),其次为动静脉畸形破裂所致4例(20%)和高血压动脉硬化3例(15%),另外1例(5%)的患者是烟雾病.12例颅内小动脉瘤患者DSA造影发现动脉瘤后即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并均达致密栓塞.结论 首先行CT平扫,证实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再行MRI检查,并进行MRA三维重建以查明原因.对疑有颅内小动脉瘤者行DSA检查,DSA造影发现动脉瘤后即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是自发性蛛网下腔出血中最优化的诊疗方案,可提高该病诊治水平.
黄智刘璋王博林成业张立李玉香肖海松陆志锋王潇高文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核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多层螺旋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脊柱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23例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后处理图像表现。结果MSCT能清楚显示骨质破坏的部位、范围、周围关系、椎管狭窄及椎旁脓肿等。MPR、CPR、SSD、VR等可以更全面、立体地显示病变特征。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弥补了轴位CT图像的不足,在诊断脊柱结核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准确性。
赵志清林成业罗帝林谭永良吴冬许朝璇郑可国
关键词:结核脊柱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MRI与CT在超急性期脑挫裂伤中的应用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比超急性期脑挫裂伤在CT与MR I中的表现特点,探讨MR I在超急性期脑挫裂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超急性期脑挫裂伤患者进行CT与MR I检查,分析超急性期脑挫裂伤在两者中的表现特点。结果 30例患者中,CT检查可显示12例,漏诊18例;MR I可显示30例,优于CT。结论诊断超急性期脑挫裂伤MR I优于CT,MR I的DW I应作为脑挫裂伤常规扫描方法。
黄智刘璋林成业张立李玉香高文肖海松王博陆志锋王潇叶永胜付元
关键词:MRICT脑挫裂伤
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在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分析X线、螺旋CT及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在30例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探讨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在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3月广州开发区医院放射科收治经X线、螺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证实的30例骨关节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分析30例骨关节骨折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和三维重建表现及x线片表现。采用SPSS11.0统计软软件包。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对不同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各指标问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种方法的准确率评估采用卡方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30例中显示骨折线,明确骨折线的走行,骨折片的数目,来源及分离移位情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30例均能清晰显示;螺旋CT20例能清晰显示,10例不能清晰显示;X线平片10例能清晰显示,20例未见显示。螺旋CT关节囊和软组织显示清晰。结论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比螺旋CT及X线平片更能清楚显示骨折,明确骨折线的走行和骨折片的数目、来源及分离移位情况,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提供帮助。
黄智王博刘璋林成业张立李玉香高文叶永胜陆志锋王潇
关键词:骨关节骨折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肋骨切线及正位DR能量减影技术骨像骨折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肋骨切线位及正位DR双能量减影技术骨组织图像在肋骨骨折中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本院收治证实肋骨骨折患者60例,以复查DR片显示骨折端骨痂形成为骨折的金标准,均签写知情同意书,采用美国GE公司Definium 6000型双板DR检查,双能量减影法摄正、切线位胸片.每例患者分别获得标准DR图像、软组织像及骨组织像及肋骨切线位标准图像、软组织像及骨组织像。比较两组标准图像和骨组织图像对肋骨骨折的显示率,采用Cochran 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确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60例肋骨切线位骨组织像显示肋骨骨折48例,常规DR切线位42例,骨组织减影图像正位40例,常规DR正位图像显示肋骨骨折36例。肋骨切线位+正位骨组织减影图像显示58例。结论肋骨骨折较好显示体位胸部正位+切线位,较好显示方法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图像。胸部正位+肋骨切线位DR双能量减影技术骨骼像可提高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
陆志锋黄智刘璋林成业张立李玉香王博王潇
关键词:肋骨骨折DR双能量减影技术
三种跟骨骨折影像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背景: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使受检者接受X线辐射剂量日益增多。如何优化CT扫描参数以减少受检者的X线吸收剂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通过比较跟骨骨折3种影像学检查表现,探讨DSA Innova 3D在跟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经手术证实的20例跟骨骨折病例资料,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以双盲法对DSA、螺旋CT及CR骨折表现及图像的噪声值、剂量指数等进行评分,对比分析20例跟骨骨折DSA、螺旋CT及CR表现、受检者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体位要求高低及检查时间长短比较。结果:跟骨骨折部位、类型、关节面塌陷程度及骨折片移位情况显示如下:DSA下20例均能清晰显示;螺旋CT下18例清晰显示,2例不能清晰显示;CR下3例能清晰显示,17例未见显示。DSA、螺旋CT及CR的图像噪声值分别为16、20、30 d BA;受辐射剂量分别为0.023、4.6、0.046 m Gy。检查摆体时间:螺旋CT 220 s,CR 120s,DSA 20 s。检查时间:螺旋CT 12 s,DSA 0.8 s,CR 1 s。图像SNR:DSA 2.7,螺旋CT 3.71,CR4.0。结论:DSA Innova 3D图像比螺旋CT及CR更能清楚显示骨折部位、类型、严重度及移位情况,同时减少受检者接受X线辐射剂量及检查时间,体位要求低,图像质量好,值得推广。
黄智王博刘璋林成业陆志锋王潇
关键词:跟骨骨折影像学表现
SCT及MPR在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螺旋CT(spiral CT,SCT)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对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价值,提高对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资料、CT及MPR图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11例CT均表现为卵巢囊性肿块,平均最大径为8.3cm。囊壁增厚8例,无增厚3例,增厚的囊肿壁呈非对称性,连续层面观察囊壁最厚处可见有条索状软组织密度的蒂部相连,并延伸至一侧附件或子宫角部,SCT的MPR能更清楚地显示蒂部这一特征性表现。7例腹盆腔积液。结论卵巢囊肿蒂扭转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SCT及MPR在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MPR可以任一平面重建图像,弥补了轴位CT图像的不足。
林成业刘璋王博黄智
关键词:卵巢囊肿SCT多平面重建技术
脑灰质异位的急诊CT诊断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急诊CT对脑灰质异位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脑灰质异位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急诊CT发现的脑灰质异位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15.4岁,均以发作性癫痫为主要临床症状,全部病例均经脑电图、CT检查确诊为脑灰质异位症并排除其他颅脑疾病,回顾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 11例异位灶中单发者9例,多发者2例,全部位于幕上两侧大脑半球,其大小不等,形态各异,但所有病灶均呈灰质密度,CT值约为35HU,病灶境界清晰。结论脑灰质异位具有较特征性的临床及CT表现,急诊医师充分认识本病,可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
林成业肖海松陆志锋刘璋
关键词:灰质异位CT急诊癫痫
腔隙性脑梗死螺旋HRCT加拆薄技术表现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估螺旋高分辨率CT加拆薄技术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8月到2012年05月48例经MR与随访证实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常规螺旋CT、螺旋HRCT加拆薄技术表现。结果常规螺旋CT能发现26例,螺旋HRCT加拆薄技术能发现46例,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的大小较常规螺旋CT稍大1-2mm、CT值较低2-4HU,边缘较清晰、位置较准确、数目较多、出现时间较早,并可以区分病灶新旧,采用Cochran 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确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隙性脑梗死的螺旋HRCT加拆薄技术表现较常规螺旋CT更准确,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
黄智林成业李玉香刘璋张立肖海松高文陆志锋王博王潇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与沈通氏线不连续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与X线片示沈通氏(Shenton)线不连续及临床特点的相关性,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筛查1180例婴幼儿的骨盆正位X线片所示沈通氏形态和髋关节临床表现,年龄为5个月~2岁,平均年龄1.1岁。结果 40例(3.4%)婴幼儿的X线片所示沈通氏线不连续,其中2例(2‰)确诊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均表现为左侧、单侧髋关节脱位;20例(1.6%)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临床表现而骨盆正位X线片所示沈通氏线不连续,一侧髋关节沈通氏线不连续11例,两侧髋关节沈通氏线不连续9例,均未患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结论仅以沈通氏线不连续诊断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不可靠。
黄智刘璋林成业张立李玉香高文肖海松王博陆志锋
关键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