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明
- 作品数:22 被引量:33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矿用伸缩测量杆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伸缩测量杆,主要由固定套杆、标有刻度的伸缩杆、磁铁、手柄和杆帽组成;伸缩杆之间通过定位滚珠和定位孔连接固定,可方便地伸缩;伸缩杆上标有刻度线,伸缩测量杆的量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伸缩测量杆的...
- 杨英明孔令根牛智勇
- 文献传递
- 煤单轴抗压强度特性的加载速率效应研究被引量:25
- 2016年
- 为考察加载速率对煤单轴抗压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TAW-2000型电液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取自山西省正利煤矿的4^(-1)号煤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峰值强度、弹性模量、轴向应变等与加载速率的关系,并探讨了试件可释放弹性应变能与耗散应变能随加载速率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与硬脆岩石不同,煤样的峰值强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2)煤样的损伤应力与加载速率呈负相关。3)加载速率越快,试件轴向载荷增加越快,但当加载速率超过1.16×10^(-3) mm/s后载荷增加速度基本稳定。加载速率越快,试件损伤应力出现的越早,试件破坏越快。4)单轴压缩试验第Ⅰ阶段煤样耗散应变能转化速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且与加载速率呈负相关,第Ⅱ阶段耗散应变能随加载速率的增加大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煤样耗散应变能转化速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峰值点或峰后轴向应力陡然跌落点。
- 李彦伟姜耀东杨英明张科学任政李海涛马振乾
- 关键词:煤加载速率单轴抗压强度
- 采动影响下巷式残采区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
- 2016年
- 为了揭示巷式残采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破坏失稳机理,考虑上方煤层的采动影响,立足于岩层结构的力学特性,建立了均布荷载下连续深梁力学结构模型。结合虎龙沟煤矿开采实际,对8号煤巷式残采区层间岩层稳定性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同时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层间岩层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上行开采时,在巷式残采区相邻煤柱之间,"内应力拱"会在悬空的顶板中出现,且在整个采场上方顶板中形成更大范围的"外应力拱",则巷式残采区上覆顶板存在稳定的层间控制岩层,能够有效避免集中应力破坏层间岩层,抑制上覆岩层破坏高度的扩展。若在采场上方形成较大范围的"位移拱",则说明层间岩层破断并没有形成层间控制层,不能上行开采。可见稳定的层间控制层对上行开采全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杨英明
- 关键词:采动影响
- 追采动工作面小煤柱护巷分段控制技术研究
- 2014年
- 为解决孤岛工作面小煤柱沿动压区掘进巷道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如采动影响时间长、范围大、变形严重等,基于FLAC3D,分析研究1405工作面采动影响下1404运输巷围岩变形破坏规律,确定1404运输巷里段(滞后1405工作面掘进)滞后1405工作面的距离及1404运输巷外段(与1405工作面对头掘进)进入1405停采线的距离。以此为指导,提出了"锚网喷、架棚、锚架"分段支护加固及修复方案设计,认为停采后稳定时间大于55d进行巷道修复比较有利,有效控制了追采动工作面小煤柱沿空掘巷的变形破坏。
- 杨英明刘阳马振乾牛志勇
- 关键词:小煤柱孤岛工作面动压区
- 新型中空注浆锚索及其在动压巷道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5年
- 为了解决芦岭煤矿II82采区上山受剧烈动压影响、架棚支护效果差的问题,基于现场调研和锚杆轴力监测等手段,分析了锚索、锚杆的支护状况。结果表明:动压巷道中锚杆锚固力很容易衰减和丧失,52.6%的锚杆轴力都在40 k N以内;近70%的锚索出现锚具滑移的现象,使得锚杆锚索对U型钢支架的结构补偿效果差,架棚支护难以控制动压巷道的剧烈变形。为此,提出新型中空注浆锚索高压注浆加固破碎岩体,配合双层锚网喷支护控制巷道剧烈变形的方法,监测发现巷道在掘进30天后顶板基本趋于稳定,顶板下沉量为26 mm,两帮变形量72 mm,底鼓量不足100 mm,满足了现场使用要求。
- 马振乾杨英明张科学宋红华
- 关键词:中空注浆锚索动压巷道注浆加固巷道稳定性
- 一种用于岩层探测记录仪探头定位和防止触底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岩层探测记录仪探头定位和防止触底的装置,该装置为一套在探头外侧的保护套,在保护套的套筒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使用时套在探头上;在探头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在保护套外侧设置有四个长条形支架,用...
- 孔令根牛智勇杨英明于辉曹鹏
- 文献传递
- 大面积巷式采空区覆岩破坏机理及上行开采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8
- 2016年
- 为揭示大面积巷式采空区上覆岩层破坏失稳机理,建立了均布荷载下连续深梁力学结构模型,得出了巷式开采下顶板岩层应力分布规律。立足于顶板岩层结构的力学特性,提出了大面积巷式采空区上方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理论及方法,理论计算得出虎龙沟煤矿8号煤层大面积巷式采空区影响高度为8.8 m。利用FLAC^2D软件对5号煤层实施上行开采的可行性作进一步论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条带个数的增多,应力弱化系数等值线的高度不断增加,然而当开挖条带个数大于4个时,应力弱化系数不再增高,得出虎龙沟煤矿8号煤层采空区影响高度为10 m。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均表明8号煤层采空区影响高度小于煤层层间距25-30 m,因此,虎龙沟煤矿大面积巷式采空区上方煤层上行开采是可行的。
- 姜耀东杨英明马振乾李彦伟
- 极软煤层巷道钻孔卸压与U型钢协同控制被引量:17
- 2015年
- 为解决极软煤层巷道的控制难题,以芦岭煤矿9号煤层(f=0.16~0.53)巷道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5.0软件研究了锁腿锚杆与卸压钻孔实施前后U型钢支架的载荷分布规律及巷道变形特征。结果表明:U型钢支架施加锁腿锚杆后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巷道变形量并没有大幅度降低,单纯采用锁腿锚杆难以控制巷道的剧烈变形。卸压钻孔可以为围岩的碎胀变形预留一定的释放空间,缓解作用在U型钢支架上的压力,两者协同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有效改善U型钢支架的支护效果。现场实践表明,实施钻孔卸压和锁腿锚杆后巷道回采期间的平均底鼓速度由2.0 mm/d减小至0.98 mm/d,两帮平均变形速度由2.64 mm/d减小到1.86mm/d,能够有效维护极软煤层巷道围岩的稳定。
- 马振乾姜耀东李彦伟杨英明
- 关键词:极软煤层卸压钻孔U型钢支架
- 高压渗流水作用下泥岩巷道破坏特征及失稳机理被引量:6
- 2015年
- 针对某矿Ⅱ水平第二部带式输送机大巷由断层突水引起的巷道破坏问题,通过对工程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总结了巷道在原支护下以及修复后的破坏特征,并基于应力-渗流耦合效应分析了巷道底板突水机理,最后探讨了水-岩作用对泥质岩体的弱化作用。结果表明:巷道围岩以块状泥岩为主,伊利石质量分数90%,在高压渗流水的作用下体积可增大50%~60%,极易引起岩体的软化和泥化,造成巷道失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置换泥化岩体、多层次锚杆+钢丝绳+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开挖卸压槽和反复注浆等控制技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 张科学黄曾华张金虎王旭明马振乾杨英明
- 关键词:破坏特征失稳机理断层突水水-岩作用
- 回采巷道底鼓控制机理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建立了回采巷道底鼓力学模型,借助于MathCAD软件得到了底板应力应变解析解。由于煤岩为脆性材料,且参与底鼓的底板浅部岩层多为单向或两向受力状况,因此以最大线应变强度理论为煤岩破坏准则,分别研究了水平应力占主导作用和垂直应力占主导作用时底板岩层失稳破坏规律。针对底板岩层变形破坏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底鼓控制准则。
- 张永杰毕文广张科学王襄禹杨英明马振乾
- 关键词:回采巷道底鼓力学模型MATH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