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飞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胃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灌注
  • 2篇成像
  • 1篇碘值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胸部
  • 1篇胸部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治疗预后
  • 1篇中价值
  • 1篇三维重建
  • 1篇三维重建技术
  • 1篇锁骨
  • 1篇锁骨上淋巴结
  • 1篇能谱

机构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5篇李鹏飞
  • 4篇尚乃舰
  • 2篇胡宝茹
  • 2篇孙亚娟
  • 1篇刘钊
  • 1篇王秋程
  • 1篇隋林
  • 1篇孙一欣
  • 1篇程文
  • 1篇孙琦

传媒

  • 3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T灌注成像参数联合VEGF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预后的价值
李鹏飞孙琦尚乃舰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以来的190例病例,通过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方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诊断,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Speed16多层螺旋CT扫描机做引导,根据患者CT扫描结果确定穿刺体位和穿刺部位,先行病灶部位薄层扫描(层厚一般为5mm),然后根据扫描图像确定进针点、进针深度和进针角度。采用意大利Modena公司生产的18G半自动切割式活检针,按预先测定的角度、深度穿刺进针,穿刺至病灶边缘,扫描观察穿刺针与病灶的关系;如不合适,调整穿刺针的角度、深度和方向,再次扫描直至确认穿刺针在病灶内。然后取材。结果本组穿刺的190例病例,181例(95%)获得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仅9例未确诊,5例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李鹏飞尚乃舰胡宝茹孙亚娟
关键词:CT扫描经皮肺穿刺胸部疾病
锁骨上超声检查提高原发性肺癌N分期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前准确的局部淋巴结(N)分期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N3期已非手术治疗指征。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在诊断原发性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确定其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1月经病理确诊为肺癌患者131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锁骨上区域的超声和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将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31例肺癌患者中经病理证实共有50例为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经超声检查阳性者54例,转移者50例;增强CT检查阳性者41例,其中36例为恶性。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5.06%、95.06%、92.59%、100%)明显高于增强CT(分别为72%、93.83%、65.83%、87.80%、84.44%)。两种方法在确定肺癌TNM分期准确性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增强CT相比,超声在原发性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原发性肺癌的TNM分期。
刘钊程文李鹏飞孙一欣王秋程
关键词:肺肿瘤锁骨上淋巴结超声
双源CT双能量扫描融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胃癌及淋巴结中应用的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获得的参数能否区分胃癌病灶与正常胃壁,以确定病变范围,提高早期胃癌符合诊断率,精准N分期。方法通过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对术前胃癌患者进行双能量增强扫描,将采集的数据经Syngo.Via软件分析及三维重建,获得胃癌病灶、正常胃壁、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的绝对碘值、标准化碘值及虚拟单能量能谱曲线的斜率并记录,结合术后病理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判断两两之间的差异。结果胃癌病灶的绝对碘值为(3.329±0.812)g/L,标准化碘值为(64.006±17.450)%,虚拟单能量能谱曲线的斜率为(-2.916±1.3227),与正常胃壁的绝对碘值(1.563±0.708)g/L,标准化碘值(37.122±16.267)%,虚拟单能量能谱曲线的斜率(-1.621±1.4028)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淋巴结的绝对碘值为(2.968±0.547)g/L,标准化碘值为(63.597±14.633)%,虚拟单能量能谱曲线的斜率为(-2.532±0.753),与非转移淋巴结绝对碘值(1.465±0.408)g/L,标准化碘值(35.240±14.357)%,虚拟单能量能谱曲线的斜率(-1.378±0.726)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获得的参数结合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提高早期胃癌的符合诊断率,区分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以提高N分期的准确率。
姜智允李鹏飞隋林尚乃舰
关键词:三维重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胃癌诊断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胃癌患者行CT灌注成像,计算并分析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及增强峰值。结果灌注参数PS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增强峰值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灌注成像在临床诊断胃癌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意义。其中灌注参数PS与多个病理指标相关,很可能成为评价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孙亚娟尚乃舰李鹏飞胡宝茹
关键词:胃癌灌注成像X线计算机血管生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