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大学新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状况研究被引量:9
- 1999年
- 目的:了解独生子女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16PF人格问卷、EPQ人格问卷、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应对量表,对中医专业1996级新生中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进行心理状况比较。结果;EPQ及应对量表测试的各项因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无明显差异;16PF人格问卷的E(恃强世)特征非独生子女明显高于独生子女,F(兴奋性)、I(敏感性)、M(幻想性)、N(世故性)均值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SCL-90测试焦虑项均值独生子女极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强迫、抑郁项均值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及全国常模。结论:应广泛注意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 张伯华齐冬梅孙英新于雷李颖
- 关键词:心理状况独生子女心理卫生
- 基于中医药文化构建中医药院校德育体系被引量:8
- 2020年
-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医德教育、人文教育、美育教育等德育教育资源。该文提出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德育资源,通过建立中医药文化德育资源库、编写中医药文化德育教材并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者中医药文化素养、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等途径构建中医药院校德育体系对中医学子的专业提升以及德育教育均有重要意义。
- 王玲李颖曲智勇
-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德育
- 历史上两次文化选择对中医发展的影响
- 2022年
-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开创了以天人合一、动态阴阳平衡和治未病为特征的文脉系统,对中医理论的建构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从历史上看,这种文脉系统在春秋战国和“五四”时期前后的两个历史大变革时期,历经两次文化筛选和文化下移,又重新构建起新的阴阳平衡格局,实现了包括中医药在内传统文化角色的创造性转换。第一次文化选择使传统中医学从巫术中脱胎出来,实现了道和术、天和人、医者和患者、人和工具并重的平衡态。第二次文化选择实现了中医和西医、传统医术和现代科技并重的平衡态,形成了新时代我国医学体系的基本模式。这是中医学“何以如此”和“向何处去”的问题。
- 赵荣波李颖
- 关键词:医易同源文化选择辩证逻辑中西医并重中医发展
- 实验室管理改革初探
- 1997年
- 殷菊莉李颖
- 关键词:教育改革实验室高等教育
- 经舒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经舒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分析其对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选取6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经舒饮)、对照组(30例,口...
- 李颖
- 关键词: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止痛机理中医药治疗
- 文献传递
- 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心理志愿者选拔中的应用初探
- 以心理志愿者选拔为例,对心理志愿者选拔的目的、活动形式、基本原则和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行了探讨,并以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了人员的选拔,发现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具有更加全面、合理评价参与者综合素质、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等优势,...
- 黄海量李颖
- 益胃颗粒治疗慢性胃炎湿热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益胃颗粒治疗慢性胃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临床选择符合慢性胃炎湿热证诊断标准的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益胃颗粒,对照组给予三九胃泰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 李颖
- 关键词:慢性胃炎脾胃湿热
- 文献传递
- 基于指纹图谱法对不同炮制方式下甘松的化学成分差异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建立甘松挥发油指纹图谱,对不同炮制方式的甘松进行质量评价,为甘松的炮制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0批次甘松,不同炮制方法处理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法(GC)建立指纹图谱,并采用高分辨质谱对共有峰成分进行鉴定,再以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进行分析,找出3种炮制方式下的主要差异成分。结果建立了甘松挥发油去土处理、水洗晾干、水洗烘干的GC指纹图谱,共标定18个共有峰,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可以对不同炮制方式的甘松进行有效区分,高分辨气质联用技术对共有峰成分进行指认,发现不同的炮制方式会对甘松中白菖烯,喇叭烯氯化物-(Ⅱ),百秋李醇,(-)-马兜铃烯等成分影响显著。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甘松挥发油指纹图谱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且各峰分离度较高,结合化学计量学模式发现不同的炮制方式会对甘松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可以为甘松的炮制方式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 张德馨林林孙仟李颖石丽张雪王明耿林永强
- 关键词:甘松挥发油指纹图谱高分辨质谱
- 名老中医刘惠民辨治瘿病经验撷菁被引量:1
- 2024年
- 瘿病发病机制复杂,西医范畴类似于多种甲状腺疾病,如进一步发展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中医药在综合长期干预、延缓病情进展方面有明显优势。全国名老中医刘惠民先生从医近六十年,在治疗瘿病方面有独到见解,擅长治疗西药疗效不佳、长久不愈的瘿病。刘老认为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甲状腺疾病临床可从瘿病分型论治,病多属本虚标实,当责之于肝脾肾,涉及心肺,基本病机为脾肾不足、气血不畅、痰邪阻滞,在临证时受其师张锡纯思想影响,强调固本,注重整体辨证,善于攻补兼施。用药上极具个人特色,重视中药性味、炮制方法、剂型等的选择,常汤剂酒剂并用,并在运用酸枣仁、黄药子等药治疗瘿病方面有丰富经验,文章对刘老治疗瘿病的临证经验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 唐梦瑶朱姝王春燕李颖党卫王钰涵
- 关键词:瘿病甲状腺疾病临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