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线粒体转移减轻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通过线粒体转移减轻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正常人肝细胞株L02分为空白对照组、氧糖剥夺(OGD)组、实验对照组、L02与HUCMSC共培养组(L02+HUC-MSC组),其中L02+HUC-MSC组根据L02与HUC-MSC不同共培养比例分为101共培养组(A组)、41共培养组(B组)、21共培养组(C组)、11共培养组(D组)和12共培养组(E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02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相对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02的MitoTracker阳性率;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UC-MSC向L02转移线粒体的情况。结果OGD组L02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ROS相对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均为P<0.05);与OGD组比较,B、C、D、E组L02细胞凋亡率均降低(均为P<0.05),E组L02细胞内ROS相对量降低(P<0.05)。A组L02的MitoTracker阳性率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E组均较实验对照组增加(均为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线粒体通过隧道纳米管(TNT)从HUC-MSC向L02转移。结论HUC-MSC可通过细胞间直接转移线粒体的方式减轻肝细胞IRI后细胞凋亡和降低细胞内ROS水平。
- 单佳柔尼贝贝李翠平徐睿璇陈文捷
- 不同抗凝剂保存液对脐血培养的NK细胞增殖及杀伤效应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保存液对脐血培养的NK细胞增殖及杀伤效应的影响。方法无菌采集健康孕妇20 ml脐血共10例,分别放入肝素钠和血液保存液的抗凝管中。用淋巴细胞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在体外扩增培养NK细胞,分别于培养0、3、6、9、12、15、18、21 d进行细胞计数。在第15天和第21天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56+、CD16+NK细胞比例以及细胞凋亡率。在第15天用CCK8法按照效靶比5∶1、10∶1、20∶1检测两组抗凝剂收集CBMC,在体外扩增获得的NK细胞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BEL7402、Sk-hep1、HepG2、Hep3B、Huh7)的细胞毒作用。两组细胞数目等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体外培养第9天开始NK细胞均呈对数生长,培养至第15天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数量减少。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第9、15、21天肝素钠组NK细胞数目分为(1.8±0.8)×108、(6.2±1.9)×108、(4.9±1.3)×108个,明显高于血液保存液组的(1.0±0.5)×108、(4.3±2.0)×108、(3.4±1.9)×108个(t=2.797,2.198,2.177;P<0.05)。NK细胞对肝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显示,NK细胞对6株人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随着效靶比增加而增强,在效靶比20∶1时杀伤效率最高,其中对SMMC7721杀伤作用最强,而两组杀伤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素钠和血液保存液均可作为脐血NK细胞培养的抗凝剂,肝素钠可增强NK细胞增殖能力,但不增加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应。
- 李翠平陈晓燕钱师宇林惠珠曾彩辉阳莉卢建溪
- 关键词:细胞杀伤效应细胞毒作用抗凝剂血液保存液
- 双色法和三色法检测NK细胞杀伤功能的实用性比较
- 2022年
- 目的 比较双色法和三色法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的体外杀伤功能。方法 选取20例自2019年至2021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献血者外周血,体外诱导扩增NK细胞(效应细胞),在培养第14天按10∶1、20∶1效靶比分别与K562细胞(靶细胞)混合共培养,且在1 h、2 h、3 h、4 h共4个时间组取样,分别采用CFSE/PI双色法和CFSE/Annexin-V/7-AAD三色法进行流式染色,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结果 在不同效靶比实验组,两种染色方法都能检测出NK细胞在效靶比20∶1杀伤功能显著高于效靶比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个时间点实验组中,效靶细胞共培养4 h时NK细胞杀伤功能最强。其中,三色法检测出细胞杀伤功能显著高于双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色荧光染色法比双色法能更灵敏更特异地检测NK细胞杀伤功能,结果更为可靠。
- 陈晓燕阳莉蔡惠宁李翠平卢建溪
- 关键词:双色法NK细胞杀伤功能
- 不同代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评估
- 2022年
- 目的明确传代扩增代次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HUC-MSCs,体外传代培养后比较P3、P5、P10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细胞计数法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表面免疫标志物;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基因稳定性;成脂、成骨诱导分化检测多向分化潜能;SA-β-gal活性检测细胞衰老情况;蛋白芯片检测胞内及培养上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3个代次的hUC-MSCs形态特征及生长曲线相似,随着扩增代次的增加,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3个代次的hUC-MSCs均高表达CD105、CD90、CD73等表面免疫标志物,不表达或低表达CD11b、CD19、CD34、CD45及HLA-DR。染色体核型分析证实3个代次的hUC-MSCs均为正常二倍体核型,染色体核型未发生结构畸形改变。3个代次的hUC-MSCs成脂和成骨分化潜能均未见显著性差异。SA-β-gal活性检测显示,随着扩增代次的增加,HUC-MSCs开始呈现衰老趋势。hUC-MSCs胞内及培养上清均能检测到IL-6、IL-1β、TNF-α、G-CSF和GM-CSF,胞内IL-6和IL-1β随着扩增代次增加升高;培养上清GM-CSF随着扩增代次增加下降。结论不同代次HUC-MSCs在表面免疫标志物、基因稳定性及其多向分化潜能等基本生物学特性方面均无显著性变化。随着扩增代次增加会分泌SASP,而致细胞老化,增殖活性降低。
- 林惠珠李翠平钱师宇阳莉陈晓燕陈文捷卢建溪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细胞因子
- CIK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下的生物学活性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培养基诱导CIK细胞的差异。方法:健康自愿者来源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加入CTS培养和H3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在培养的第0、3、7、10、12、14天分别取细胞进行计数,每日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在培养的第10天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培养细胞表面CD3、CD56的表达情况。结果:CIK培养基和H3培养基均可使培养细胞在第7天时开始明显扩增,第10天时可扩增至200倍。其中,CIK培养基获得的细胞扩增倍数明显高于H3培养基(P<0.05);流式结果CD3/CD56显示两种培养基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成分的CTS培养基和H3培养基均可促进CIK细胞的扩增和成熟,但呈现不同生物学特征。
- 蔡惠宁李翠平陈晓燕郑小芳陈文捷
- 关键词:CIK细胞培养基增殖率表型
- 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鼠急性肝衰竭的实验研究
- 杜聪潘藜捷梁小奇褚嘉杰李翠平李华丽黄超达刘畅许燕张琪
- 不同无血清培养体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无血清培养体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体外培养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3株脐带组织,各分3组实验组,经贴壁法分别置于3组不同无血清培养体系(A组:纯化学成分合成的无血清培养体系,B组:血小板裂解物+基础培养基的无血清培养体系,C组:纤维蛋白原包被+含重组人蛋白质的无血清培养体系)中培养至第3代,比较其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表型、三系分化能力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结果 3组实验组细胞均呈长而扁平的梭形,贴壁生长,大小均一。其增殖曲线趋势相似,A组和B组P2、P3代次的增殖能力优于C组(P均<0.05)。3组实验组细胞均符合国际干细胞协会对hUC-MSC细胞表面标志物鉴定的要求,A组和B组P3代次的CD29和CD90的表达量均高于C组(P均<0.05),并且3组实验组均具有三系分化能力。3组实验组中P3代次的T淋巴细胞增殖率、Th1和Th17细胞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比例均低于对照组,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3组实验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3种不同无血清培养体系的hUC-MSC均能保持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调节活性,纯化学成分合成的无血清培养体系和血小板裂解物+基础培养基的无血清培养体系的增殖能力和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均优于纤维蛋白原包被+含重组人蛋白质的无血清培养体系。
- 林惠珠李翠平陈晓燕阳莉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功能
- RNA干扰技术下调营养缺乏自噬因子1表达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采用RNA干扰手段抑制营养缺乏自噬因子1(NAF1)在肝细胞癌MHCC-97H细胞中的表达,观察其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NAF1-si RNA和空白对照NC-si RNA转染肝细胞癌MHCC-97H细胞,设为NAF组和NC组,同时设立未转染空白对照组(Blank组)。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HCC-97H细胞NAF1m 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HCC-97H细胞NAF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HCC-97H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MHCC-97H细胞侵袭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HCC-97H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相对活性。多组间数据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之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NAF组MHCC-97H细胞NAF1-m RNA的相对表达量为(6.50±0.23)﹪,低于Blank组的(100.80±0.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17,P=0.02)。NAF组MHCC-97H细胞NAF1蛋白和MMP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2±0.01、0.07±0.01,均低于Blank组的0.79±0.05、0.81±0.0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1、7.45,P=0.00、0.02)。NAF组MHCC-97H细胞的迁移距离明显小于Blank组。NAF组穿膜细胞的数量为(11.28±1.56)个/视野,少于Blank组的(197.87±3.18)个/视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7,P=0.00),NAF组NF-κB信号通路的相对活性值3.25±0.53明显低于Blank组的26.69±7.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33,P=0.01)。结论采用RNA干扰手段抑制NAF1的表达可能成为抑制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有效手段。
- 许赤蔡惠宁李翠平陈文捷
- 关键词:RNA干扰肿瘤侵润
- 外周血和脐血两种不同来源NK细胞功能的比较分析
- 2022年
- 探讨外周血和脐血两种不同来源的自然杀伤(NK)细胞在增殖效率和杀伤K562细胞功能的差异。方法:从我院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和20名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健康产妇的脐血。在NK细胞培养基中培养单个核细胞14天,记录其生长状态。第14天时,用流式细胞仪(cytoflex)检测NK细胞的比例,并评估外周血来源和脐血来源的NK细胞对人类髓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抑制增殖情况。结果:外周血和脐血单个核细胞的总扩增细胞数培养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增殖后,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总数>脐血来源的NK细胞总数(P<0.0001);培养后外周血NK细胞的扩增倍数明显高于脐血扩增倍数(P <0.0001);培养14d后,外周血的NK细胞比例为55.08%±24.56%,而脐血的NK细胞比例为68.10%±16.67%;且对K562细胞的抑制增殖能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和脐血均可作为NK细胞的诱导扩增,但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增殖效率比脐血来源高,脐血也为NK细胞介导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是体外扩增NK细胞的新来源。
- 李翠平林惠珠黄超达阳莉
- 关键词:外周血脐血NK细胞细胞增殖能力杀伤功能
- MoFlo Astrios EQS型超高速流式分选仪的管理和使用优化被引量:1
- 2022年
- 针对MoFlo Astrios EQS型超高速流式分选仪的环境质量控制、仪器日常维护、样品要求以及仪器操作人员要求等,分析优化其管理和使用方法,并分析从仪器操作使用过程中的技巧、常见问题和故障案例等。通过科学管理及使用,以快速精确地设置仪器分选的参数,顺利高效完成分选,提高分选效率,为教学和科研有序开展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支持。
- 陈晓燕林惠珠阳莉李翠平卢建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