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津

作品数:57 被引量:252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24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针织
  • 10篇织物
  • 8篇感器
  • 8篇传感
  • 8篇传感器
  • 7篇纳米
  • 6篇穿戴
  • 5篇针织物
  • 5篇服装
  • 4篇电极
  • 4篇多孔
  • 4篇多孔阳极氧化...
  • 4篇压力传感器
  • 4篇阳极氧化铝
  • 4篇银纳米线
  • 4篇力传感器
  • 4篇纳米线
  • 4篇纺织
  • 3篇压力舒适性
  • 3篇红外

机构

  • 53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纺织工业标准...
  • 1篇北京铜牛集团...
  • 1篇浪莎针织有限...
  • 1篇上海三枪(集...

作者

  • 53篇李津
  • 24篇刘皓
  • 6篇李伟
  • 5篇李晓久
  • 4篇吴丽
  • 3篇孟振华
  • 3篇康卫民
  • 3篇朱啸宇
  • 3篇王春红
  • 3篇赵婷婷
  • 3篇韦尚志
  • 3篇许杰
  • 2篇张毅
  • 2篇陈莉
  • 2篇时玲玲
  • 2篇程博闻
  • 2篇王晶晶
  • 2篇叶欣
  • 2篇杨昆
  • 2篇王玉秀

传媒

  • 8篇针织工业
  • 6篇天津工业大学...
  • 5篇化工新型材料
  • 4篇西部皮革
  • 4篇纺织服装教育
  • 2篇山东纺织科技
  • 2篇天津纺织科技
  • 2篇陕西纺织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国际纺织导报
  • 1篇纺织学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纤检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轻纺工业与技...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薄膜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装置。该薄膜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装置包含测量机构和控制及信号采集部分。测量机构包括丝杆、横梁支架、步进电机、横梁、力传感器、直线轴承、轴、弹簧、上下电极、上下支撑板、支撑柱等,所述的测量机构...
刘皓吴丽李津
文献传递
可穿戴设备革命的到来
2018年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迎来了智能革命的到来,文章介绍了可穿戴设备的关键器件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智能产品。
彭军李津
21世纪国内外针织技术与机械的发展被引量:1
2006年
近年来,新型和特种针织原料的不断问世与应用,人们对结构与功能新颖的服用、装饰用和产业用针织产品的多元化要求,以及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针织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并且使针织机械设备在设计、加工与制造水平等方面日益提高。其主要表现在:1)旨在优化针织过程,提高对原料适应性的针织技术;2)采用电子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控制的有关装置和机电一体化的针织设备;3)可进行全成型和织可穿的整体针织加工技术与机械;4)具有多功能、可变换、高效率的针织机械等等。
朱啸宇李津
关键词:针织技术机械设备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针织原料
柔性可拉伸应变传感器研究进展与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随着智能产品的快速发展,柔性传感器在可穿戴电子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可拉伸应变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包括传感器类型和传感机理,碳材料、金属纳米材料、混合微/纳米材料等可拉伸传感器的常用材料,可拉伸应变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在个人健康监测、人体运动检测、人机接口、康复和娱乐技术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最后提出了可拉伸应变传感器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彭军李津李伟陈婷婷郑通通刘皓
关键词:柔性传感器
“新工科”背景下“针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4
2022年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工程教育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课程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以“针织学”课程为例,基于“新工科”视角,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加强一流课程建设。
李津杨昆刘丽妍陈莉李娜娜齐业雄吴利伟匡丽赟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捻比对横机织物线圈歪斜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以毛、腈(30/70)Z捻单纱双合股反向加捻成股线为原料,在横机上编织纬平针织物,分析捻比对织物线圈纵向歪斜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纵行线圈歪斜角度与股线捻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当线圈歪斜方向向右时,线圈歪斜的角度随捻度增大而减小,当线圈歪斜逐渐减小到0°之后,线圈歪斜的方向开始变为向左,此时线圈歪斜的角度随捻度增大而增大,此外,水洗能加剧织物纵行线圈歪斜的趋势。
张嘉璇李津
关键词:捻度线圈歪斜水洗
空气层对针织物热传递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在实际穿着过程中,衣服并不是全部紧贴皮肤的,衣服和皮肤之间、衣服和衣服之间有空气层存在,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远小于纤维的导热系数,因此空气层对针织物热传递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GB/T 11048—2008《纺织品生理舒适性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测试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自制试验装置,在针织物和模拟皮肤之间形成空气层以测定针织物在隔空气层状态下的热阻,由此计算和分析实际穿着时服装的散热量。结果表明,无空气层时多层针织物的复合热阻略小于各层针织物的热阻之和;隔相同厚度、不同面积的空气层时,针织物与空气层的复合热阻随着空气层的面积增大而增大,且呈线性关系;隔相同面积、不同厚度的空气层时,针织物与空气层的复合热阻随着空气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大,且呈线性关系。
常生李津
关键词:空气层针织物传热性能热舒适性
压力袜用气囊应力传感器的研究
2023年
基于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制备MWCNTs-PU多孔导电膜,通过丝网印刷法在PVC柔性薄膜上制备银电极,通过热压法进行封装制成气囊,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压力袜用气囊应力传感器,与服装压力舒适性测量系统结合可以测量压力袜对人体下肢的压力。并评估其实际可用性,将传感器放置在半径可调节的模型上对其线性度、精确度和重复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测量压力与理论压力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且精确度较高,重复性好,对今后压力袜压力舒适性的评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周文慧李津刘皓
关键词:气囊压力传感器压力舒适性
多孔阳极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
2018年
多孔阳极氧化铝是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形成的一种纳米多孔材料,其孔洞彼此平行,均匀排列,是制备纳米材料的常用模板之一。文章介绍了多孔阳极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和应用。
常胜男李津
关键词:多孔阳极氧化铝
男性心电监护服装电极最佳位置的设计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有效降低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心电监护服装采集信号的准确性,减少由电极在服装中不适当的位置引起的运动伪迹对心电信号测量效果的影响,本文对3导联监测方法下男性心电监护服装电极的最佳位置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在男性心电监护服装的3导联区域选择相应测试点,通过对各组位置点所采集到的心电信号质量进行比较,以及对心电图及功率谱图的分析,最终确定最佳位置点。结果发现在电极的最佳位置处,由电极不适当位置引起的运动伪迹得到明显改善。心电监护服装中电极的位置对于心电信号的日常采集至关重要,电极在最佳位置处,所采集的心电信号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梁丽君胡瑶刘皓李晓久李津何崟
关键词:心电信号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