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毅清

作品数:74 被引量:411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动脉
  • 21篇静脉
  • 17篇血栓
  • 16篇血管
  • 16篇外科
  • 12篇缺血
  • 11篇静脉血
  • 11篇静脉血栓
  • 9篇诊治
  • 9篇深静脉
  • 9篇深静脉血栓
  • 9篇手术
  • 8篇血栓形成
  • 8篇肢体
  • 8篇下肢
  • 7篇腔内
  • 7篇外科治疗
  • 6篇深静脉血栓形...
  • 6篇腔静脉
  • 5篇溶栓

机构

  • 47篇华中科技大学
  • 28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同济大学附属...
  • 3篇武汉科技学院
  • 1篇东华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三峡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74篇李毅清
  • 46篇金毕
  • 30篇欧阳晨曦
  • 23篇赖传善
  • 15篇刘建勇
  • 11篇杨超
  • 10篇胡德英
  • 10篇夏印
  • 9篇吕平
  • 9篇尚丹
  • 8篇胡国富
  • 8篇王维慈
  • 7篇郑启昌
  • 7篇孙元
  • 7篇周斌
  • 6篇党一平
  • 6篇赵玉国
  • 6篇润晓勤
  • 5篇梅菲
  • 5篇李沁

传媒

  • 8篇临床外科杂志
  • 7篇第三届全国血...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国普通外科...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国血管外科...
  • 3篇第七届国际血...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腹部外科
  • 2篇华中医学杂志
  • 2篇血管与腔内血...
  • 2篇第八届全国血...
  • 2篇第六届中国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15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2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为临床探索一种更简便安全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途径。方法 建立鼠后肢缺血动物模型 ,将取于自体的骨髓细胞制成悬液注射于缺血部位 ,4周后行动脉造影并取标本 ,测定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动脉造影显示大鼠缺血肢体侧支动脉明显增多 ,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望成为一种简单的。
赵玉国金毕李毅清杜玉清田元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下肢缺血
肝细胞癌中β-链接素基因突变及异常表达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β链接素(βcatenin)基因第3外显子突变及其表达异常,探讨其在HBV相关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直接测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方法,检测27例HBV相关肝细胞癌及27例癌旁组织βcatenin基因第3外显子点突变以及βcateninmRNA表达差异性。结果(1)HCC组织中,βcatenin基因第3外显子的点突变率约26%(7/27),分别为密码子37(TCT→TGT),丝氨酸→半胱氨酸;密码子45(TCT→TTT),丝氨酸→苯丙氨酸;密码子35(ATC→ATG),异亮氨酸→蛋氨酸。癌旁组织均未发现突变(P<0.05)。(2)βcatenin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86±0.07比0.33±0.04,P<0.05)。(3)βcatenin蛋白在癌细胞胞浆及核内聚集。结论βcatenin基因第3外显子突变及βcatenin的过度表达对HBV相关肝细胞癌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李毅清王慧张进祥滕云郑启昌
关键词:Β-链接素肝细胞突变肝细胞癌基因突变Β-CATENIN基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中国人群腔内置管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比较腔内置管溶栓(ICDT)和选择性外周静脉溶栓(SPV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优劣。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以及EBASE和Pubmed等多个数据库近年的相关文献,运用Meta分析,评价ICDT和SPVT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筛选后获得文献6篇(n=701,2007~2010年),其中未见死亡和严重肺栓塞病例报道。ICDT在疗效上相对于SPVT没有显著优势,但其起效时间和早期溶栓的成功率高于SPVT。结论在具备医疗条件的情况下,ICDT是相对有效和廉价的急性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案。
李毅清张强周斌梅菲金毕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META分析
胸腔腹膜后联合入路治疗肾动脉上型腹主动脉瘤
2008年
近10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逐渐增多,腹主动脉瘤(aorta aneurysm,AAA)的病例数在我院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肾动脉上型腹主动脉瘤(suprarenal aorta aneurysm,SRAA)的患者也较以前明显增多。SRAA如果非手术治疗,2年内患者发生死亡的可能性为76%。我院从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采取主动脉置换的手术方式治疗SRAA患者6例,现报告如下。
欧阳晨曦赖传善金毕李毅清王维慈
红斑性肢痛症1例报道被引量:4
2012年
红斑性肢痛症(erythromelalgia,EM)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以烧灼样疼痛,明显红斑和皮温升高为主要临床症状,当肢体末端处于低位或者受热时患肢疼痛加重,抬高肢体或遇冷时会减轻。第1例EM是由Graves于1834年所描述,在1878年Mitchl用3个希腊词语:erythtos(红)、melos(末端)、algos(疼痛)组成了"erythromelalgia",并且简练地概括了这个病的特点。
孔祥海梅菲杨超李毅清
关键词:红斑性肢痛症
门静脉瘤的手术治疗研究
本文对门静脉系统的罕见疾病----门静脉瘤的手术治疗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肿瘤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术后治疗等进行了论述。
金毕赖传善李毅清欧阳晨曦润晓勤孙元刘建勇郭晓楠夏印
关键词:门静脉瘤血管外科手术疗法
文献传递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病人45例共50条患肢,分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和常规非手术治疗对照组,随访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随访满1年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病人和对照组总体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3.9%和33.3%,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方法。
孙元金毕赵玉国李毅清
关键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下肢严重缺血治疗性血管生成
中国人群腔内置管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比较腔内置管溶栓(ICDT)和选择性外周静脉溶栓(SPV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优劣。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以及EBASE和Pubmed等多个数据库近年的相关文献,运用Meta分析,评价ICD...
李毅清张强周斌梅菲金毕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
72例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诊断、手术治疗以及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对我科自1989年2月至2008年2月19年间共收治颈动脉体瘤患者72例(81个)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血管造影术、彩超以及CTA或MRA明确术前诊断。根据瘤体和颈动脉的关系,81个肿瘤均一期切除,其中行单纯瘤体剥除48例(57个);瘤体连同颈外动脉一同切除5例;瘤体连同部分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颈总动脉一并切除后行颈动脉搭桥重建术13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吻合2例;颈内动脉结扎术4例。术后15例发生声嘶,8例发生饮水呛咳,经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3例发生偏瘫,经积极治疗及出院后随访肌力均恢复至两级以上。经5个月至4年随访,8例失访,3例复发,其余无一例手术死亡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CTA或MRA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根据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选择适宜术式。手术中脑神经的保护和减少脑缺血时间是预防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吴汉青金毕吕平李毅清欧阳晨曦夏印刘建勇杨超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外科手术并发症
蚕丝粉体改性聚氨酯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蚕丝粉体(sM)配比的改性聚氨酯(PU)材料人造血管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将PU与SM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制成PU—SM薄膜。通过大鼠急性毒性实验、肌肉植入局部反应实验以及材料对细胞RNA合成影响实验,观察不同含量SM对改性PU材料组织相容性的影响。结果PU—SM复合材料经过适当的配比可有效的减低移植物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且可降低局部炎症反应,较涤纶材料更为优良。SM比例为50%及70%时的PU—SM复合材料对细胞的数量和细胞总RNA基本不变,从分子水平说明SM配比为50%及70%时,PU—SM复合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得到最大改善。结论经一定比例配比的SM改性PU材料可以改善PU的生物相容性。
欧阳晨曦王维慈徐卫林金毕李毅清裘法祖
关键词:人造血管聚氨酯组织相容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