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柏延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银川盆地
  • 3篇盆地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净初级生产力
  • 2篇初级生产力
  • 1篇单窗算法
  • 1篇导航
  • 1篇导航卫星
  • 1篇导航卫星系统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地表温度反演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净初级生...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机构

  • 8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海南地质综合...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8篇李柏延
  • 5篇任志远
  • 2篇赵胜男
  • 1篇张晗
  • 1篇易浪
  • 1篇周晓

传媒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遥测遥控
  • 1篇导航定位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001—2010年榆林市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趋势被引量:13
2015年
土壤侵蚀在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区域水土资源的开发、保护及其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工具,采用格网技术、空间插值、空间分析、一元线性回归等技术,对栅格数据进行采样、重分类、空间统计分析,对榆林市连续10 a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其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土壤侵蚀情况进行预测。研究表明:1 2001—2010年榆林市总体土壤侵蚀平均模数平稳,但在2003年和2009年出现跳跃性的拐点,2003年土壤侵蚀平均模数达到最小值,2009年土壤侵蚀平均模数达到最大值;2榆林市土壤侵蚀面积逐年增大,轻度和中度土壤侵蚀面积所占比例呈增大趋势,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21.68%,轻度土壤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37.91%;3工矿用地和能源开发区等土壤侵蚀较为严重;4未来几年,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府谷大部、神木中部、部分能源开发区及其周边和定边中部等地区。
李柏延任志远易浪
关键词:土壤侵蚀侵蚀模数侵蚀面积
银川盆地净初级生产力估算和趋势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基于2000—2010年间的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利用净初级生产力(NPP)估算模型模拟银川盆地NPP,分别从逐月、逐年对其时空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并进行预测分析,阐述11年期间银川盆地植被NPP的时空格局与变化特征,探讨NPP与植被健康指数(VHI)之间的耦合关系。【方法】选取2000—2010年间的SPOT VEGETATION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考虑了研究地区内及其周边气象站点数据等,利用CASA模型,一元线性回归、奇异值分解等方法对银川盆地NPP空间分布进行估算与分析。【结果】2000—2010年,银川盆地逐月NPP平均值呈现小幅度增长,月均增加0.51 g C·m^(-2),以7月、10月NPP值增长最为显著;2000—2010年,银川盆地逐年NPP平均值也呈小幅度增长,年均增加0.24 g C·m^(-2),NPP年平均值总体呈波动趋势,以2007、2009年NPP增长最为显著,降水直接导致了2005、2006年的NPP值出现低值;2000—2010年,从银川盆地NPP空间变化来看,行政区域年平均NPP物质量大小依次为:大武口区>永宁县>灵武市>西夏区>青铜峡市>利通区>平罗县>贺兰县>惠农区>兴庆区>金凤区。银川盆地NPP平均值表现出"南北高中间低、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其中NPP低值集中在西夏区、兴庆区、金凤区等区域;NPP趋势的好坏与村镇点数量大小、人口数量呈异步变化关系;银川盆地的VHI变高(低)时,NPP随之变低(高),第一模态左右场的相关系数为-0.69,呈现异步耦合关系。【结论】采用光能利用模型对银川盆地的NPP进行估算模拟和实测验证,发现其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接近,该模型测算银川盆地的NPP较为合理;银川盆地NPP总体趋于良好,但局部区域出现恶化情况;银川盆地NPP波动明显,主要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因此NPP对干旱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李柏延任志远
关键词:银川盆地
2000~2013年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及效益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基于GIS空间分析,采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3年4期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提取西安市4期的建设用地,通过象限分析法、同心圆分析法,以扩展强度、分形维数等扩展指标分析西安市近年建设用地的扩张特征,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对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张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3年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张较快,年均增长率高达5.81%,尤以2010—2013年扩张最快,扩展方向主要集中于南、北、西北,扩展范围集中于以钟楼为中心的6~18km处。14年间西安市的经济效益较好,在2005—2010年达到最高;社会效益较低,建设用地扩张快于人口扩张,在2010—2013年城市规模弹性系数高达5.12;环境效益呈下降趋势,热岛区在建设用地扩展的中低速区、中高速区及高速区分别扩展了0.41倍、3.45倍、6.41倍。
赵胜男任志远张晗李柏延吴林筱
关键词:建设用地环境效益
一种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的新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卫星定位系统的实时动态差分法测量技术具有实时、高效、高精度等优势,已在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字高程模型的引入对于测量来说是一次革新,可大幅度地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以小海流域为例,研究了影响实时动态差分法数据精度的一些因素(格式、坐标转换带来的误差)之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结合实测的实时动态差分法数据,用一个全新的方法制作了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比较发现,验证数据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李瑞宗杨诚李柏延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数字高程模型地理信息系统
西安市地表温度反演及城市热岛强度定量化研究被引量:25
2014年
本文基于单窗算法,选取1992年、2000年、2006年、2013年四期LandsatTM/ETM影像及西安市、西安市周边各气象站点的观测资料作为研究数据,对西安市地表温度反演及城市热岛强度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西安市二环与三环之间区域的地表温度升高较快,城市中心地表温度的变化程度低于二环与三环之间的区域,这与西安市城市规划布局和实际情况相一致,热岛区的面积年平均增加速率为0.83%;21992-2013年西安城区气温平均升高约1.3℃左右,西安郊区气温平均升高约0.1℃左右,说明热岛效应对西安市的整体气温的升高贡献率比较大。就热岛强度总体而言,西安市热岛强度仍呈现上升趋势,期间1996-2001年西安市城市热岛强度呈下降趋势,2008-2011年西安市城市热岛强度呈持续上升趋势,2002-2007年西安市城市热岛强度有增有减,变化规律不明显;3城市热岛比较高的区域逐渐向周围城市扩展,城市中心温度的变化速率比周围略低;4中温、高温、次高温的热岛面积百分比是先增大后减少,次低温及低温的热岛面积百分比是先减少后增大。
李柏延任志远李瑞宗王昀琛
关键词:单窗算法地表温度热岛效应热岛强度
银川盆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1993年、2000年、2007年和2014年4期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统计数据,运用CASA模型、风蚀流失量模型、综合蓄水能力法、相关系数法分析银川盆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布以及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993—2014年银川盆地林地、建筑用地面积分别增加19.92%、58.81%,草地、水域、耕地、未利用地面积相应减少。21年间净初级生产力年平均值稳定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2.1%;保水量年平均值先增后减,平均增长率为1.95%;防风固沙量年平均值持续降低,年平均增长率达-2.09%,有持续下降趋势;得益于单产的提高,粮食产量年平均值持续增加,年平均增长率达7.4%。净初级生产力、保水量整体呈现中间高而四周低的空间分布;防风固沙量由南向北、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粮食高产区主要在平罗县、永宁县和贺兰县,其他区域相对较低。银川盆地净初级生产力、防风固沙量、保水量之间呈现两两协同关系,防风固沙量、保水量与粮食产量呈现权衡关系,净初级生产力与粮食产量呈现协同关系。
周晓任志远李柏延赵胜男
关键词:银川盆地生态服务净初级生产力
GNSS-GIS集成在车辆导航中的应用
2015年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在车辆导航方面应用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有必要对其发展脉络做较为全面的梳理。着重介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重要意义、发展历程、研究现状、最新发展趋势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和探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研究成果,并展望车辆导航系统在我国的广阔市场前景。
杨诚李瑞宗李柏延
关键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车辆导航
银川盆地土地变化生态效应时空差异分析
通过对银川盆地土地变化生态效应测评,从时空尺度全面地反映研究区域的土地变化情况,充分了解银川盆地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利用生态效应测评方法分析和量化土地变化生态效应,发现人为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李柏延
关键词:土地覆被变化生态效应银川盆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