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的性别差异
- 2005年
-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清胆红素、血脂水平及临床表现差异。方法:对ACS患者男198例,女164例,健康对照组男36例,女34例,测定清晨空腹血清直接胆红素(DBi)、间接胆红素(IDBi)、总胆红素(TB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无论男女,ACS患者DBi、IDBi、TB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ACS男性患者DBi、IDBi、TBi、HDL-C显著低于女性患者(P<0.05),而TC、TG、LDL-C水平高于女性(P<0.05)。而对照组男女间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综合分析血清胆红素、血脂水平有助于预测ACS的发生,尤其有利于男性ACS预测。
- 孟海燕王少媛张奇志朱蕾张琴王磌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胆红素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44
- 2013年
-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予α硫辛酸600 mg静滴,甲钴铵1 000μg静推;对照组予甲钴铵1 000μg/d静推,均1次/d,共3周。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 朱蕾张莉张琴孟海燕张丽吴龙奇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Α-硫辛酸甲钴胺神经传导速度
- 血糖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近期预后的影响机制及处理。方法对36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其清晨血糖水平分为正常、应激性高血糖(SHG)、糖尿病(DM)3个组,再按照血糖水平≤6.1mmol/L、6.2~10.0mmol/L、≥10.0mmol/L分为Q1、Q2、Q33个层。对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6例ACS合并SHG者126人,其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48例、左室功能不全(LVF)17例、严重心律失常11例、心原性猝死(CD)1例。ACS伴有DM者88人,发生AMI46例、LVF22例、恶性心律失常16例、CD7例。血糖正常组152人,发生AMI12例、LVF7例,恶性心律失常3例、CD0例。结论无论DM患者还是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升高均使ACS近期不良预后发生率增加,临床应加强对ACS患者的血糖控制。
- 朱蕾王少媛徐进孟海燕郭志军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糖症应激预后
- 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 目的:综合分析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为治疗PCOS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门诊PC...
- 张丽朱蕾付鹏张莉王海娇李文丛
- 关键词:二甲双胍内分泌功能
- 胰腺癌并发低血糖反应1例被引量:1
- 2001年
- 朱蕾张琴孟海燕
- 关键词:胰腺癌并发症低血糖反应病例报告
- 血糖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期预后的影响
- 2005年
- 朱蕾王少媛徐庆国徐进孟海燕张琴郭志军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糖水平近期预后应激性高血糖ACS内分泌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变化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TM)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 6 8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 TM与内皮素 (ET)、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 WF)的水平 ,并与 3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临床糖尿病肾病 (CDN)组的血浆 TM水平明显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 (EDN)组及单纯糖尿病 (SDM)组。血浆 TM水平与 ET、v WF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 TM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判断其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
- 徐进江蓓朱蕾王言森王少媛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栓调节蛋白内皮素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86例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患者均行基础治疗(利尿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治疗12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LVEF明显上升,LVEDd、LVESd、PASP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收缩压(t=1.75)、舒张压(t=2.00)、心率(t=2.13)测定值有轻微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用药前后LVEF上升、LVEDd、LVESd、PASP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SBP、DBP、HR则无显著性改变。1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张琴薛明华李军孟海燕朱蕾鞠红
- 关键词:曲美他嗪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 使用头孢哌酮钠饮酒诱发重度双硫仑样反应一例
- 2004年
- 朱蕾李戈阳潭先盛
-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饮酒双硫仑样反应憋气言语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病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浆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变化,以了解同型半胱氨酸在COPD患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集46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COPD急性发作期组)、45例COPD缓解期患者(COPD缓解期组)及38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的多项指标:吸烟指数、体质量指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浆GSH、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结果①COPD急性发作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健康对照组和COPD缓解期组,(31.93±26.19)μmol/LVS(10.79±2.32)μmol/L,(21.98±9.13)μmol/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8,P〈0.01)。②COPD缓解期组血浆GSH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COPD急性发作期组,(71.72±76.36)mg/1.vs(166.38±63.51)mg/L,(145.18±80.41)mg/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11,P〈0.01)。③COPD患者不论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血浆同型半胱氮酸与GSH均呈明显负相关(COPD急性发作期:r=0.579,P〈0.01;COPD缓解期:r=0.721,P〈0.01);COPD急性发作期血浆GSH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呈正相关(r=0.488,P〈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参与COPD的氧化应激。
- 李戈阳朱蕾郭志军汪红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型半胱氨酸谷胱甘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