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莉

作品数:10 被引量:13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易激综合征
  • 5篇综合征
  • 5篇肠易激
  • 5篇肠易激综合征
  • 2篇针刺
  • 2篇泡沫剂
  • 2篇鞣花酸
  • 2篇腹泻型
  • 2篇腹泻型肠易激...
  • 2篇便秘
  • 2篇便秘型
  • 2篇便秘型肠易激...
  • 2篇NPY
  • 2篇5-HT
  • 2篇CGRP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酸中毒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性

机构

  • 10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朱莉
  • 3篇孙建华
  • 2篇周俊灵
  • 2篇陈璐
  • 2篇李浩
  • 2篇张建斌
  • 2篇裴丽霞
  • 2篇吴晓亮
  • 2篇熊嘉玮
  • 2篇顾薇
  • 1篇张兰坤
  • 1篇李镇
  • 1篇徐陆周
  • 1篇李玉堂
  • 1篇张伟
  • 1篇罗开涛
  • 1篇张佶玮
  • 1篇张俊
  • 1篇占道伟
  • 1篇耿昊

传媒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对患者血浆5-HT、NPY和CGRP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5-HT、CGRP和NPY水平的变化,分析针刺对IBS-C患者血浆中脑肠肽水平的影响,并试图从脑-肠轴的角度探讨针刺治...
朱莉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
文献传递
脐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5
2018年
目的观察脐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取神阙穴隔药饼灸,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每次50 mg,每日3次。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全身症状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 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 3%(22/30)(P <0. 05)。治疗组复发率42. 9%(12/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18/20)(P <0. 05);两组治疗后全身症状、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治疗组治疗后全身症状、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脐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疗效优于匹维溴铵片,可以改善患者情志因素,且复发率较低。
李浩周颖李镇朱莉熊嘉玮李玉堂张建斌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情志因素
鞣花酸纳米颗粒在制备具无创深层皮肤药物递送功能的外用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鞣花酸纳米颗粒,无需添加大量辅料与复杂制备工艺,即能解决其溶解度、透皮吸收性能、皮肤深层递送性能极低的问题。将其用于制备具美白、祛斑、抗氧化、抗衰老、清除自由基、祛皱、防晒、增强皮肤的弹性、减少色素沉积、保...
顾薇周子云宋柏辉王孟之朱莉阮思宇周梵
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其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的影响被引量:66
2014年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29例予针刺太冲、足三里及三阴交等穴,每日1次,每周5次;药物组28例予口服匹维溴铵(每次50mg,每日3次)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均4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针刺组与药物组均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P<0.01,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治疗1周后、4周后以及治疗后3个月,对症状积分的改善均优于药物组(P<0.01,P<0.05),其总有效率为89.66%(26/29),亦优于药物组的67.85%(19/28,P<0.05)。结论: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针刺治疗可降低患者内脏敏感性,改善肠动力紊乱状况,调节脑-肠互动作用失衡状态。
占道伟孙建华罗开涛徐陆周周俊灵裴丽霞陈璐吴晓亮张佶玮张伟焦黛妍朱莉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针刺疗法5-羟色胺
鞣花酸纳米颗粒在制备具预防或治疗脱发功效的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日化用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鞣花酸纳米颗粒,无需添加大量辅料和复杂制备工艺,即能解决鞣花酸溶解度、透皮吸收性能、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的问题。将其用于制备具预防或治疗脱发功效的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日化用品中,可使脱发模型小鼠的毛...
顾薇周子云郭顺朱莉阮思宇周梵王孟之
肠易激综合征脑-肠轴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属中医学“泄泻”、“便秘”、“腹痛”范畴,患者症状可间歇或持续发作。据2006年公布的“IBS罗马III诊断标准”该病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
朱莉孙建华
关键词:肠应激综合征脑-肠互动发病机制
肠癌患者术后代谢性酸中毒的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价值评价
2025年
目的构建肠癌患者术后代谢性酸中毒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收治的271例结直肠癌患者(构建组),按照其术后代谢性酸中毒发生情况,将患者分别纳入发生组、未发生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归纳影响肠癌患者术后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相关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Nomogram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15例患者(评价组)的术后代谢性酸中毒预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应用效能。结果构建组271例患者中,130例(47.97%)术后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评价组115例患者中,52例(45.22%)术后发生代谢性酸中毒。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合并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风险、手术时间≥180 min、术前尿素氮≥7 mmol/L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代谢性酸中毒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18.5 kg/m^(2)、补液速度≥11 mL·kg^(-1)·h^(-1)为保护性因素(P<0.05)。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代谢性酸中毒的Nomogram列线图模型C指数为0.862(95%CI 0.811~0.925),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代谢性酸中毒的一致性曲线与45°对角线贴合度较高。以总分≥185分为截断值,列线图模型预测评价组115例患者术后代谢性酸中毒的AUC为0.851,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8.49%、90.48%、89.57%。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较高,且与营养状态、补液速度、手术时间和肾小球滤过功能相关,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能够为患者术后代谢性酸中毒预测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
任船葛荣忠邱正才朱莉
关键词:结直肠癌代谢性酸中毒
熄风填髓方脐灸配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熄风填髓方脐灸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同时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神阙穴隔药灸,共治疗4周,进行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分别评估精神(UPDRS-Ⅰ)、生活能力(UPDRS-Ⅱ)、运动功能(UPDRS-Ⅲ)、并发症(UPDRS-Ⅳ),以及生活质量量表(PDQ),从而得出熄风填髓方脐灸的临床特点。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效(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总体症状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t=-2.075,P﹤0.05);疗效优势主要集中在运动功能改善(t=-2.171,P﹤0.05)和精神症状改善(t=-2.075,P=0.042﹤0.05)。结论:运用熄风填髓方脐灸可以提高帕金森药物治疗效果,并且无不良作用。
朱莉李浩周颖夏星还涵张兰坤张建斌熊嘉玮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针刺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5-HT、NPY和CGRP的影响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血浆中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从脑-肠轴的角度阐述针刺治疗IBS-C的效应机制。方法 60例IBS-C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针刺组30例,予针刺治疗,取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太冲、三阴交、印堂、百会,每日1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西药组30例,予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15mL每次,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采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3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的5-HT、CGRP和NPY的水平,探讨针刺对IBS-C患者血浆5-HT、NPY和CGRP的影响。结果 1针刺及西药均能显著改善IBS-C患者的临床症状(P<0.01),针刺组疗效均优于西药组(P<0.01)。22组IBS-C患者血浆5-HT、NPY和CG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IBS-C患者血浆5-HT、NPY和CGRP水平均下降,针刺组患者血浆5-HT、NPY和CGRP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西药组患者血浆5-HT、NPY水平较治疗前也有显著差异(P<0.01),CG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血浆5-HT、NPY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CGRP有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组下降趋势优于西药组。结论 1针刺可显著改善IBS-C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均优于西药组。2IBS-C患者血浆5-HT、NPY和CGRP水平均升高,说明脑肠肽水平异常与IBS-C症状密切相关。3针刺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浆5-HT、NPY和CGRP水平,缓解腹痛与腹部不适程度,表明针刺对IBS-C患者血浆脑肠肽水平的良性调控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本病的效应机制之一。
裴丽霞朱莉陈璐吴晓亮周俊灵耿昊孙建华
关键词:针刺5-HTNPYCGRP
放射性标记FAPIs在肿瘤靶向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是肿瘤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在CAFs中过度表达,与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免疫抑制及预后密切相关,是肿瘤靶向诊断和治疗的重要靶点。近年来,多种新型喹啉类FAP抑制剂(FAPIs)经放射性核素标记后被用于肿瘤的靶向诊疗研究。已有多项研究证实放射性标记FAPIs在肿瘤诊断、分期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总结了放射性标记FAPIs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其在肿瘤精准诊疗中的发展潜力。
向一立阮中宝张俊朱莉
关键词:喹啉类同位素标记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