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海嘉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战时
  • 5篇抗战
  • 5篇抗战时期
  • 5篇国民党
  • 2篇职业团体
  • 2篇团体
  • 2篇民众
  • 1篇党部
  • 1篇党员
  • 1篇党治
  • 1篇地方主义
  • 1篇督导
  • 1篇新经济组织
  • 1篇新社会
  • 1篇新社会阶层
  • 1篇政统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变迁
  • 1篇人口内迁

机构

  • 6篇重庆师范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作者

  • 9篇朱海嘉
  • 1篇常云平

传媒

  • 2篇求索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试论抗战时期重庆市人口变迁对社会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抗战时期大规模的人口内迁对重庆的工业发展、商业贸易、教育文化、思想意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对战时的重庆经济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人们的文化观、意识观和行为观也有了近代化的意义。战时重庆的人口变迁对重庆全方位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朱海嘉
关键词:抗战时期人口变迁
抗战时期国民党职业团体政策研究
中国国民党在1920年代中后期建立党治体制后,一直努力于以党治国、一党专政的制度构建、强化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渗透与扩张;当局力图建立较为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并对民众团体予以监督、控制,将其纳入国家体系,并上升为法律意志,服务...
朱海嘉
关键词:国民党职业团体督导
文献传递
地方主义的式微与国民党党治权威的塑造——以训政前期国民党川政统一为例
2010年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直致力于中央集权国家的构建,以蒋介石为核心的国民党势力在四川的党化进程中试图采取军事策略、组织控制、民族主义的诉求、分化瓦解等方式到达控川的目的。文章拟从国民党党治实践与政制体系的整合与构建的视角去解读民国四川中央化的进程与困境。
唐平朱海嘉
关键词:地方主义国民党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民众团体的组织活动研究——以重庆市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抗战时期,国民党中央机构西迁大后方,重庆成为战时首都。为巩固战时政权,稳固党基,民运工作成为当局的重点。国民党采取吸纳党员、开展组训工作、组织团体社会参与等方式加强对民众组织的党化教育与管控,体现了"以党治国"在民众组织领域的实践性,反映出抗战时期党务工作在大后方推行力度的深入。尽管国民党不断强化民运工作,但党治力度仍较薄弱,其效果不太理想。
朱海嘉
关键词:国民党民众团体党员
抗战时期国民党职业团体政策研究--以重庆市党部为例
中国国民党在1920年代中后期建立党治体制后,一直努力于以党治国、一党专政的制度构建、强化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渗透与扩张;当局力图建立较为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并对民众团体予以监督、控制,将其纳入国家体系,并上升为法律意志,服务...
朱海嘉
关键词:抗战时期国民党职业团体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两新组织的探索
2012年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两新组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相结合,坚持群众利益与党的建设相结合,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朱海嘉
关键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阶层
论国民党党治体制形成的几个问题
2011年
在近代中国政治体系剧变与转型的语境下,中国国民党历经议会政治尝试失败后,转而诉诸于革命话语。其先后通过整合政治体系﹑发动民众革命、维护政治秩序与推行社会政策等方式建构党国体制,建立具有"整合性"的党治政权。但受其政治属性的限制,国民党党治体制对政治社会的整合尚未充分,也难以真正做到充分。深入探讨国民党党治体制形成的内在理路及其演变趋势,对于认识其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朱海嘉
关键词:国民党党治民众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创新基层组织工作被引量:2
2010年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管理研究生党支部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形成规范的工作制度是解决研究生支部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朱海嘉
抗战时期人口内迁对重庆的负面效应被引量:5
2012年
抗战时期,大量人口内迁到后方对陪都重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的负面效应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人口过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口过多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过多的劳动力与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人口密集也引发疾病传播与流行。其负面效应是国民政府在后方统治逐渐恶化的具体体现。
朱海嘉常云平
关键词:抗战时期人口内迁负面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