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树花
-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泰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诊治体会
- 2003年
- 目的:探讨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治疗。方法:对5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为一种遗传基因缺陷病,有家庭发病倾向。手足抽搐,癫痫样发作,低钙高磷血症,脑内多发钙化及AHO躯体畸形是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主要特点。结论:对反复手足抽搐,AHO躯体畸形者应查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脑CT。用钙剂、维生素D或AT-10能控制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症状,且需长期应用。
- 张延美刘秀萍朱树花
- 关键词: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骨疾病
- 高尿酸血症与中青年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中青年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中青年患者300例,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颅脑MRI或CT结果,分为无症状脑梗死组、有症状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测定三组患者的血清尿酸、血脂、血糖水平。将高尿酸脑梗死患者分为口服苯溴马隆控制血尿酸组(控制组)和非控制尿酸组(非控制组)。控制组口服药物苯溴马隆片治疗,非控制组不接受药物治疗,两组每3个月进行随访。对高尿酸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无症状脑梗死组、有症状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高尿酸患者分别为41例、57例和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性脑梗死组41例尿酸升高,进展为有症状脑梗死17例,59例尿酸正常,进展为有症状脑梗死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高尿酸脑梗死患者中,控制组50例进展为有症状性脑梗死或复发有7例,非控制组48例进展为有症状性脑梗死或复发有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及进展有相关性(OR=1.31,95%CI=1.003~1.918,P<0.01)。结论高尿酸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呈正相关,控制高尿酸可有效预防和降低中青年无症状脑梗死进展为急性脑梗死。
- 朱树花
- 关键词:中青年无症状性脑梗死高尿酸血症苯溴马隆
- 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测定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脑梗死组及正常人组进行血清尿酸(UA)、血脂、血糖等测定。结果脑梗死组血清尿酸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血清尿酸升高有关。
- 朱树花王翠兰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高尿酸血症中青年
- 老年人癫痫36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朱树花高恩慧
- 关键词:癫痫老年人
- 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事件预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120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与11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法进行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脂等测定,并对所有入选者...
- 朱树花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
- 文献传递
- TCD在偏头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3年
- 偏头痛是由于神经-血管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为:视觉障碍、剧痛、眼胀或刺痛、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畏光等.以往对本病的诊断缺少客观依据,经颅多普勒(TC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吴敏朱树花
- 关键词:普通型偏头痛TCD经颅多普勒
- 脑梗死患者偏头痛病史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偏头痛与脑梗死是神经科两种常见病,二者可以单独发病,也可同时发生。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有争议且复杂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偏头痛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分析了150例脑梗死患者及182例健康查体者的偏头痛病史,旨在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 朱树花
- 关键词:偏头痛脑梗死
- 结核性脑膜炎128例误诊分析
- 2007年
- 史新兰朱树花
- 关键词:脑膜炎结核性误诊
- 结核性脑膜炎128例误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朱树花王翠兰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误诊
- 超早期康复介入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治疗对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康复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康复组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同时超早期康复介入,对照组患者只做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综合神经功能评定情况康复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好转,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超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 朱树花
- 关键词: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