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卓洪

作品数:13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微表层
  • 3篇营养盐
  • 3篇珠江河口
  • 2篇珠江口
  • 2篇金属
  • 2篇次表层
  • 1篇大亚湾核电
  • 1篇大亚湾核电站
  • 1篇单细胞
  • 1篇单细胞藻
  • 1篇单细胞藻类
  • 1篇电站
  • 1篇毒性
  • 1篇毒性效应
  • 1篇需氧量
  • 1篇盐度
  • 1篇氧量
  • 1篇养殖
  • 1篇养殖区
  • 1篇叶绿素A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青岛海洋大学

作者

  • 13篇朱卓洪
  • 7篇陈金斯
  • 6篇李飞永
  • 6篇彭云辉
  • 6篇王肇鼎
  • 5篇潘明祥
  • 5篇韦桂峰
  • 3篇黄洪辉
  • 3篇高红莲
  • 3篇张正斌
  • 2篇陈浩如
  • 1篇李丽
  • 1篇吴后波
  • 1篇李庆欣
  • 1篇胡建兴
  • 1篇郭文清
  • 1篇张穗
  • 1篇孙丽华
  • 1篇练健生
  • 1篇郭澄联

传媒

  • 4篇热带海洋
  • 2篇海洋通报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带典型海湾生态系统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王肇鼎练健生张正斌彭云辉胡建兴陈浩如吴后波郭澄联张穗卢继武高红莲李勇朱卓洪崔海平黄洪辉潘明祥韦桂峰李庆欣潘建平
该研究以大亚湾的大鹏澳水域为研究对象,旨在开展亚热带半封闭型海湾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形成与调控机制,以及上行、下行效应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提出该生态系统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型及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模式,为我国亚...
关键词: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
大亚湾生态系秋季叶绿素a和营养盐分布的分区研究初探被引量:10
1999年
根据1998年10月和11月对大亚湾进行的海洋生物—化学要索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大亚湾秋季叶绿素a和营养盐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影响大亚湾秋季叶绿素a和营养盐分布的主要因素.初步得出了大亚湾秋季叶绿素a和营养盐分布有分区特征.将大亚湾划分为五个各具特点亚区的结论.
黄洪辉王肇鼎潘明祥高红莲彭云辉韦桂峰朱卓洪张正斌李丽
关键词:叶绿素A营养盐
大亚湾微表层和次表层海水营养盐的研究被引量:18
2002年
根据 1 998年秋季 (1 0、1 1月 )、1 999年春、秋季 (4、5、1 0月 ) 5个航次对大亚湾海区微、次表层的调查结果 ,分析了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的富集概况 ,讨论了营养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均有富集作用 ,因海况及季节不同 ,富集因数 (EF)与其他海区的有所差别 ;无论夏季或秋季 ,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中无机氮都以NH4 N为主要存在形态 ;其余水层则以NO3 N为主要存在形态 .结果还表明 ,微表层、次表层海水中NH4 N与BOD5 、COD测值都呈高度显著正相关 ,与PO4 P和SiO3 Si含量均无相关 ,说明大亚湾海区水中含氮有机物较含磷有机物丰富 .
彭云辉王肇鼎孙丽华韦桂峰朱卓洪
关键词:微表层次表层营养盐
不同环境条件下重金属对江篱的毒性效应被引量:10
1991年
本文研究了大型经济海藻——江篱在不同基质条件下的生长和对Cu的富集,探讨营养盐、Fe^(3+)、EDTA络合剂等对Cu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0μg/L以下)的Cu能促进江篱的生长,较高浓度(200μg/L以上)的Cu对江篱有毒害;不同部位的江篱藻体其生长速度和对Cu的富集有明显的差异,Si、Fe^(3+)
郭文清陈浩如李飞永陈金斯朱卓洪
关键词:江篱毒性海洋环境保护
大亚湾西南部全年磷、硅酸盐含量分布特征被引量:2
1995年
根据1991年在大亚湾西南部水域进行全年性环境调查的结果,综合讨论该水域磷、硅酸盐含量分布特征.调查结果表明,磷、硅酸盐春季较低,冬季最高,跟叶绿素a密切相关,其中磷、硅表、底层含量差值与水温、溶解氧表、底层差值呈负相关.该水域P:∑N:Si比值为1:5:58.
朱卓洪徐梅春陈金斯
关键词:磷酸盐硅酸盐
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次表层BOD和COD的研究被引量:12
2000年
研究表明,大亚湾海区海──气界面微表层对BOD和COD均产生了富集,但富集概率有所差别,BOD为87.5%,COD为100%,平均富集因数,BOD为3.00,COD为3.28。BOD和COD与相应的营养盐和Chl·a的回归分析表明,其相关显著性水平,微、次表层优于表、底层。
彭云辉王肇鼎潘明祥朱卓洪韦桂峰
关键词:微表层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次表层
珠江河口微量金属的相态变化与生物效应被引量:2
1996年
通过实验,研究了珠江河口海区悬浮颗粒物质对微量金属Cu,Zn和Cd化学相态和生物毒性的影响,以及腐植酸对微量金属Cu,Zn和Cd络合作用和生物毒性的影响,从而回答一些目前仍有争议的问题。
李飞永陈金斯朱卓洪
关键词:珠江河口微量金属生物效应相态变化
珠江河口铜、铅、锌、铬和镉对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1992年
通过现场采水样和实验室模拟,研究珠江河口环境在一连串变化过程中,当各种浓度的Cu,zn,Pb,Cr和Cd单独存在或共存时,对单细胞藻类——硅藻和扁藻的毒性影响。
朱卓洪李飞永陈金斯
关键词:生物毒性硅藻扁藻
珠江口水域微表层中的痕量金属被引量:6
1994年
采用自制滚筒式自动采样器采样,研究了珠江口水域微表层中Fe,Mn,Cu,Pb,Zn,Cd的含量、分布变化及富集状况。并通过颗粒痕量金属/颗粒Fe比值计算,探讨了痕量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Cu,Pb,Zn,Cd在微表层的平均富集系数分别为2.3,1.4,3.0和1.9。颗粒态Fe,Mn的平均富集系数为1.1和0.9。各种金属有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变化,有各种不同的来源。
陈金斯李飞永朱卓洪
关键词:珠江口痕量金属
珠江河口微表层营养盐和有机物的含量分布特征被引量:3
1993年
采集微表层水,使用自行研制滚轮式取样器,能有效地采集微表层水50-100μm厚度。调查研究表明,在珠江河口微表层水中的营养盐(PO4-P、SiO3-Si、NO3-N、NO2-N、NH4-N)和有机物(POC、PON、DOC)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其富集系数在1~3左右。测定有机物中DOC占重要组成部分,其中DOC占TOC的70%左右,C:N的比值从微表层到次表层略有提高。
朱卓洪李飞永陈金斯
关键词:珠江河口微表层营养盐有机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