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耀新

作品数:12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渗氮
  • 4篇共渗
  • 3篇氮碳共渗
  • 3篇化合物层
  • 2篇氮化
  • 2篇疏松
  • 2篇碳钢
  • 2篇气体氮碳共渗
  • 2篇铸铁
  • 2篇磨损
  • 2篇内燃
  • 2篇内燃机车
  • 2篇机车
  • 2篇工作气体
  • 2篇合金
  • 2篇防锈
  • 2篇防锈处理
  • 2篇腐蚀抗力
  • 2篇钢表面
  • 2篇奥氏体

机构

  • 1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乌鲁木齐铁路...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2篇曾耀新
  • 7篇徐冰仲
  • 4篇熊卫东
  • 3篇张海涛
  • 2篇胡荣静
  • 1篇邓洋

传媒

  • 4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中国铁路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国外金属热处...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表面工程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8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1
  • 1篇198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缸套离子多元共渗的组织与抗穴蚀性能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揭示了内燃机车柴油机合金铸铁缸套采用离子氮碳、离子硫氮碳和离子氧氮碳共渗工艺所获得的化合物层形貌、厚度、相组成和共渗层硬度分布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其抗穴蚀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离子氧氮碳共渗处理获得的由Fe3O4+Fe2~3(N,C)组成,能包复表层石墨的高硬度致密复合化合物层,具有较高的穴蚀抗力。最后,对离子多元共渗缸套的穴蚀过程及提高其抗穴蚀性能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熊卫东曾耀新胡荣静徐冰仲
关键词:缸套内燃机车柴油机
气体氮碳共渗的动力学(二)被引量:1
1993年
“化合物层”是指渗氮或氮碳共渗工件完全转变的外表层。这并不意味化合物层是均匀的、与工艺条件无关的.化合物层主要含有r相、e相、渗碳体.各种合金碳化物和氮化物等.因此.化合物层中也常常出现扩展的疏松层.
J.SlyckeL.Sproge曾耀新
关键词:化合物层气体氮碳共渗合金碳化物渗碳体渗氮疏松
内燃机车柴油机锻钢曲轴离子氮化新工艺
1984年
曲轴是内燃机车柴油机重要的运动部件。北京二七机车工厂生产的12V 240(3000马力)柴油机锻钢曲轴长约3m、重达1t、形状和应力状态复杂,其成本是整个柴油机的八分之一。曲轴在高速、重载条件下工作,要求加工成型后必须进行表面强化处理,以获得高的疲劳强度和良好的磨损抗力,保证其使用寿命。 12V240柴油机曲轴原采用气体氮化工艺,表面化合物层疏松,氮化层脆性较高,氮化后精磨有时产生磨剥裂纹;氮化时变形量大,不易较正,氮化后精磨余量达0.3~0.4mm,
曾耀新徐冰仲
关键词:离子氮化渗氮氮化层内燃机车柴油机
一种防锈铁炊具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锈蚀,综合性能优异的铁炊具的生产方法,该法采用新型混合工作气体的氧化-气体多元共渗法结合降温工艺操作和脉动供给工作气流的技术,在同一炉内连续完成对铁炊具的氧化、软氮化防锈处理,通过该法可在铸铁或低碳钢表...
曾耀新徐冰仲张海涛熊卫东张克缘
文献传递
离子化学热处理及其发展被引量:29
2000年
通过介绍离子化学热处理的背景及其发展,着重阐述了离子渗氮、离子氮碳共渗、离子渗碳等工艺方法及其技术关键,描述了离子化学热处理工艺及设备的新进展。
曾耀新
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磨损和腐蚀抗力的氮化被引量:9
1996年
氮化在制造工业的各个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期改善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擦伤性能,可是,氮化虽提高其耐磨性,但耐蚀性却下降。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不锈钢的氮化有了重大进展。现在,可以获得同时改善耐磨和耐蚀的氮化层。本文重点介绍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并讨论气体和离子氮化层的组织和性能。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获得各种氮化层组织,低温氮化可获得硬度超过1400HV的单相氮化层,并显著改善其耐腐蚀性能。
T.BellY.Sun曾耀新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磨损腐蚀抗力氮化
活塞环的离子硫氮碳共渗被引量:1
1994年
利用含N、C、S等元素的混合气氛对内燃机车活塞环用Cr-Mo-Cu合金铸铁试样及活塞环工件进行了离子硫氮碳共渗处理;研究了气氛组成、温度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化合物层组织形貌、相组成及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上述工艺参数,能有效地控制化合物层的相组成、厚度及疏松层/白亮层比例,因而可稳定地获得以ε-Fe2-3(N·C)相为主、疏松层/白亮层比例适当的复合化合物层。活塞环经此工艺处理后,宏观和微观质量指标符合技术条件要求,装车运行安全可靠,磨合良好,无拉缸、剥落和断裂现象,耐磨性比铜衬环提高2倍以上。
熊卫东曾耀新邓洋徐冰仲胡荣静马吉人
关键词:硫氮碳共渗活塞环合金铸铁
气体氮碳共渗的动力学(一)
1993年
本文介绍了关于各种钢在不同气氛中,氮碳共渗后获得化合物层的相组成、疏松度和渗层总深度,尤其从实践和理论上讨论了在炉罐中发生的气体反应和氮、碳的传质反应。利用新铁—氮—碳三元相图,讨论了各种钢化合物层的相组成,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气氛中的碳、氧和氮的活度,就有可能控制化合物层的相组成、疏松度和生长速率,对每种钢通过选取炉气成分可获得最佳结果。本文从实际和理论二方面简要综述了目前商用的氮碳共渗方法。
J.SlyckeL.Sproge曾耀新
关键词:化合物层气体氮碳共渗相组成渗层疏松炉气
钢铁抗蚀工艺研究
1991年
铸铁、碳钢,经采用特种混合气的气体多元共渗工艺处理,表面可获得一层连续、致密的保护层,即由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氮化物组成的化合物层。化合物层生长速率高,钢和铸铁的化合物层厚度分别为28~38μm、18~28μm,硬度为650~900HV,它具有优异的抗蚀、耐磨性能。ε+Fe3O4为主的化合物层的抗蚀性最佳,氧化物层厚度存在一个最优范围,表层氧含量高,其应用性好。气体多元共渗技术是N-C共渗和氧化处理结合在一起的抗蚀工艺方法,具有广阔的前景。
曾耀新徐冰仲张海涛
关键词:化合物层多元共渗钢铁碳钢抗蚀性
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磨损和腐蚀抗力的渗氮被引量:6
1996年
渗氮在制造工业的各个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借以改善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抗擦伤性能。可是,渗氮虽提高其耐磨性,但耐蚀性却下降。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不锈钢的渗氮有了重大进展。现在,可以获得同时改善耐磨和耐蚀的渗氮层。本文重点介绍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并讨论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层的组织与性能。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获得各种渗氮层组织,低温渗氮可获得硬度超过1400HV的单相渗氮层,并显著改善其耐腐蚀性能。
曾耀新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渗氮磨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