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志勇

作品数:45 被引量:39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8篇病理
  • 7篇骨细胞
  • 7篇成骨
  • 7篇成骨细胞
  • 6篇药物
  • 6篇胰腺
  • 6篇综合征
  • 5篇胰腺癌
  • 5篇易激综合征
  • 5篇腺癌
  • 5篇健骨二仙丸
  • 5篇肠易激
  • 5篇肠易激综合征
  • 4篇胰腺癌组织
  • 4篇幽门螺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腺癌组织
  • 4篇分化
  • 4篇腹泻型

机构

  • 39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医学院附...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45篇曾志勇
  • 22篇钟英强
  • 10篇陈其奎
  • 9篇程志安
  • 7篇黄志清
  • 6篇吴燕峰
  • 5篇夏忠胜
  • 5篇黄开红
  • 5篇郭佳念
  • 5篇陈为宪
  • 5篇李楚强
  • 4篇沈慧勇
  • 4篇江山平
  • 4篇李惠君
  • 4篇沈溪明
  • 4篇刘尚礼
  • 4篇朱兆华
  • 4篇颜蓉
  • 4篇王连源
  • 4篇许哲

传媒

  • 3篇胃肠病学
  • 3篇临床消化病杂...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新医学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8篇2005
  • 13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2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易患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 8例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患者 (并发症组 )的有关临床资料 ,以同期 774例胃肠手术后无肺部并发症作为对照 (对照组 )。 结果 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有吸烟史和基础心肺疾病者所占的比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术中出血和输血量、术中气管插管时间、术后留置胃管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高龄、有吸烟史和基础心肺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术中出血量多、气管插管时间长、术后留置胃管及机械通气时间长的胃肠手术患者易发生肺部并发症。
江山平李志莹黄莉文曾志勇张蔚吕志强
关键词:胃肠手术肺部并发症术后心肺疾病留置胃管吸烟史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及其配体CD28定量测定的探讨——附37例报告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80(clusterofdifferentiation80,CD80)及其配体CD28,探讨其在乙肝病毒持续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素双标记抗体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37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实验组)和40名健康成人(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及其配体CD28的表达水平,并作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及其配体CD28的水平(CD3+CD80+分别为0.13±0.02与0.15±0.03,CD8+CD80+分别为0.09±0.01与0.13±0.02,CD3+CD28+分别为50.0±1.7与51.8±1.3,CD4+CD28+分别为25.6±1.9与24.7±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T细胞活化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及其配体CD28结合提供的协同刺激信号可能不是引起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持续感染的主要途径。
苏红黄开红袁世珍曾志勇黄志青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CD80CD28
反义MAT1重组腺病毒对人胰腺癌细胞BxPC-3的周期调控作用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MAT1基因在胰腺癌BxPC3细胞周期G1/S转换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含反义MAT1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细胞生长分析采用台盼蓝染色计数法;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MAT1、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cyclinE和pRb的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反义MAT1基因转染后BxPC3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编码反义MAT1的重组腺病毒Ad MAT1AS感染滴度为5×1010pfu/ml;BxPC3细胞感染Ad MAT1AS后,MAT1、cyclinE和pRb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同时出现了明显的细胞G1期阻滞,79%的细胞处于G0/G1期,而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组则为40%至44%的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MAT1基因在胰腺癌BxPC3细胞周期G1→S转换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世能徐凤琴黄志清曾志勇袁世珍
关键词:人胰腺癌细胞BXPC-3胰腺癌
腹水与血清的癌胚抗原比值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探讨腹水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及其比值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0例恶性、50例良性腹水患者的腹水和血清CEA水平,并分别计算其腹水与血清CEA比值。结果:恶性组腹水及血清CEA水平和其比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组。恶性组病人腹水CEA水平显著高于其血清CEA水平。分别以腹水CEA水平大于19.67 μg/L、血清CEA水平大于15.01 μg/I_、腹水与血清CEA之比大于2.01作为恶性腹水的诊断标准,在本研究100例中3种标准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腹水CEA:32%、92%、62%);血清CEA:28%、90%、59%;腹水与血清CEA之比:66%、94%、80%,其中腹水与血清CEA之比敏感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腹水CEA和血清CEA标准。结论:观察腹水和血清CEA之比更有助于恶性腹水的诊断。
曾志勇钟英强黄志清
关键词:腹水血清恶性腹水
以加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和费用分析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观察以加替沙星为基础的多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不良反应和药品费用,以探讨临床较佳的根除Hp的方案。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研究方法,并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各方案的费用效果(C/E)比。初次根除Hp共175例分为:A组为加替沙星200mg,bid,甲硝唑0.4g,bid,兰索拉唑30mg,bid;B组为加替沙星400mg,qd,甲硝唑0.4g,bid,兰索拉唑30mg,bid;C组为加替沙星400mg,qd,甲硝唑0.4g,bid,雷贝拉唑10mg,qd;D组为克拉霉素0.5g,bid,甲硝唑0.4g,bid,兰索拉唑30mg,bid。E组为再次根除Hp共17例,方案同A组。疗程为7d。结果:A,B,C,D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0%,91%,92%,84%,A,B,C和D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E组根除率为8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A+E组与C或D组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B组与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B,C,D,E组的C/E分别为3.44,3.40,2.76,4.41,3.77,应用加替沙星组总的C/E为3.34。结论:加替沙星能有效地根除Hp,不良反应少。根除Hp及费用以A,B两组方案较优,C组方案最优。
钟英强许哲夏忠胜陈其奎曾志勇黄志清
关键词:费用效益分析加替沙星药物不良反应
联用文拉法辛与匹维溴胺治疗伴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和匹维溴胺合并治疗伴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6例IB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文拉法辛和匹维溴胺治疗)和对照组(匹维溴胺治疗)。各症状采用分级记分进行描述,抑郁状态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疗效评价参照症状积分的变化,并进行符合方案人群(PP)分析和意向性人群(ITT)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腹痛程度、腹痛积分、腹泻积分、各症状总积分、SD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第1、2、4、8周末症状积分与总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SDS评分在第1周末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2周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第1、2、4、8周末积分和SDS评分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腹痛、腹泻和总疗效的PP(ITT)分析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vs38.10%(73.91%vs34.78%)、90.00%vs76.19%(78.27%vs69.57%)和95.00%vs57.15%(82.61%vs52.17%),两组间各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73%和9.52%(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匹维溴胺联合治疗伴抑郁的腹泻型IBS,具有快速起效、缓解率与总有效率高和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
钟英强许哲张世能郭佳念曾志勇
关键词:文拉法辛匹维溴胺肠易激综合征疗效
雷公藤甲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型支气管哮喘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对糖皮质激素抵抗型 (SR)支气管哮喘 (哮喘 )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哮喘症状和肺功能的影响 ,探讨雷公藤甲素对SR哮喘有无治疗作用。方法 SR哮喘患者 16例 ,随机分组为A、B 2组 ,每组各8例。 2组患者均予口服丙卡特罗 5 0~ 10 0 μg/d和茶碱 4 0 0mg/d ,并急性发作时吸入沙丁胺醇 2 0 0~ 80 0 μg/d。A组患者同时联合应用雷公藤甲素 33μg/次 ,口服 ,每日 3次。疗程 4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分别行血清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IL) 4、IL 5水平测定 ,哮喘临床积分和肺功能检查。结果 治疗后 ,A组患者血清IFN γ和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 (FVC % )、第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 )、最大呼气流量 (PEF % )、5 0 %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 V50 % )、2 5 %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 ( V2 5% )均显著增高 ,哮喘临床积分和血清IL 4、IL 5显著降低 (与A组治疗前比较P <0 .0 1;与B组治疗后比较P <0 .0 5 )。B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 (P >0 .0 5 )。结论 雷公藤甲素是治疗SR哮喘的有效选择。
江山平曾志勇李依群喻永鸿黄启辉李建国
关键词:哮喘糖皮质激素细胞因子雷公藤甲素呼吸功能试验
合并吞咽困难皮肌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皮肌炎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肌肉损害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皮肌炎中61例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与辅助检查资料,与不伴有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3.3%的皮肌炎患者合并吞咽困难,皮肌炎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肢体肌无力的发生率为95.1%,肌肉活检的阳性率为96.6%,明显高于无吞咽困难者(分别为77.0%和76.4%);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血清肌酸激酶(498.5U/L±302.1U/L)及其MB同工酶(46.3U/L±18.2U/L),血浆游离肌红蛋白水平(168.4μg/L±78.5μg/L)明显高于无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分别为332.4U/L±301.2U/L,31.5U/L±9.8U/L和125.4μg/L±80.4μg/L);补体C4水平则明显降低(两组分别为298.4mg/L±111.3mg/L和360.6mg/L±201.3mg/L)。【结论】吞咽困难是皮肌炎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合并吞咽困难提示皮肌炎病情较严重。
陈其奎黄志清曾志勇熊小强陈为宪
关键词:吞咽困难皮肌炎肌无力补体C4同工酶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胆舒胶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源性腹痛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背景:胆源性腹痛(BTP)是造成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胆舒胶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BTP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2例BTP患者随机分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胆舒胶囊治疗组(A组,36例)和胆舒胶囊治疗组(B组,36例),选取20例无症状胆囊切除术后患者(C组)和40例正常体检者(D组)分别作为疾病对照和正常对照.以B超测量胆总管(CBD)直径,腹痛评分评估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BTP组和C组的平均CBD直径明显大于D组,BTP组又明显大于C组,BTP组中CBD直径〉10 mm者的比例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A、B组平均CBD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A组的平均CBD直径明显缩小(P〈0.01),B组较治疗前略有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腹痛缓解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88.9%对58.4%,P〈0.01),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对13.9%,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胆舒胶囊治疗BTP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胆舒胶囊,术后扩张的CBD明显缩小,且不良反应较轻微.
钟英强黄花荣昝慧曾志勇
关键词:曲美布汀胆舒胶囊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腹泻犁肠易激综合征(IBS-D)重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的前瞻性研究,129例患者随机分配到 A 组(曲美布汀和地农芽孢杆菌胶囊治疗)、B 组(曲美...
钟英强朱军郭佳念颜蓉李惠君林燕华曾志勇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