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晓彬

作品数:33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唐山市眼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青光
  • 15篇青光眼
  • 9篇植入
  • 8篇小梁
  • 7篇手术
  • 7篇巩膜
  • 7篇超声
  • 6篇植入术
  • 6篇切除
  • 6篇切除术
  • 5篇视网膜
  • 5篇内障
  • 5篇网膜
  • 5篇显微镜
  • 5篇睫状
  • 5篇睫状体
  • 5篇白内障
  • 4篇小梁切除
  • 4篇小梁切除术
  • 4篇小梁手术

机构

  • 31篇唐山市眼科医...
  • 5篇唐山工人医院
  • 4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作者

  • 33篇景晓彬
  • 20篇赵春梅
  • 8篇岳向东
  • 8篇孙立倩
  • 7篇赵志惠
  • 6篇刘彦才
  • 5篇李玉涛
  • 4篇高捷
  • 4篇赵志慧
  • 3篇李琳
  • 3篇刘庆华
  • 3篇姜皓
  • 2篇崔建忠
  • 2篇石国强
  • 2篇刘彰
  • 2篇刘淑伟
  • 2篇刘长颖
  • 2篇马志中
  • 2篇王常观
  • 2篇王彩云

传媒

  • 10篇中国实用眼科...
  • 5篇临床眼科杂志
  • 4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免平坦部灌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2017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免平坦部灌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河北省唐山市眼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66例(69只眼),行免睫状体平坦部灌注辅助下的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其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3个月后矫正视力:〈0.05者3只眼,0.05-0.25者33只眼,0.3-0.5者25只眼,0.5-0.8者8只眼。瞳孔渗出膜形成3只眼,角膜后弹力层明显皱褶8只眼,角膜严重浑浊水肿3只眼,术中均保持后囊膜完好,无视网膜脱离及脉络膜爆发性出血发生。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免平坦部灌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使患者的视力改善,并有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检查和治疗。
刘彦才刘庆华景晓彬王淑彦刘长颖石颂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HRT-Ⅱ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刘彰姜皓段春艳岳向东赵春梅赵霞房学军景晓彬王杰
任务来源:“HRT-Ⅱ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研究”课题是2008年唐山市科技攻关指导项目,课题编号08130201b。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于眼科临床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标准化静态阈值视野检查一直以来被认...
关键词:
关键词: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视盘参数
经烧烙自体巩膜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中应用的研究
2005年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rforating trabecular surggery,NPTS)联合经烧烙自体巩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9例(48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NPTS+经烧烙自体巩膜植入,对照组单纯NPTS。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等,并做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结果经12个月随访成功率实验组为91.7%,对照组为66.7%。术后1~12个月实验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12个月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及减压室存留情况均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实验组睫状体脉络膜上腔低回声暗区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经烧烙自体巩膜植入术,能有效降低眼压,经济安全术后视力稳定,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赵春梅高捷赵志惠景晓彬
关键词: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眼压脉络膜
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MMC)结膜下注射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过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4例(122只眼)青光眼患者术后1~8周内滤过功能不良的滤过泡行丝裂霉素C(MMC)结膜下注射,每天结膜下注射一次,共3~7次,MMC浓度为0.004%,配合每天眼部按摩2~3次,观察滤过泡弥散隆起的情况,前房深浅的变化,随访3~6个月。结果122只眼丝裂霉素C(MMC)结膜下注射前:低平限局肥厚充血型92只眼、包囊型囊样30只眼。MMC结膜下注射后滤过泡外观形态:轻度膨隆弥散型84只眼,多腔或薄壁型24只眼,限局肥厚型或无滤过泡14只眼。结膜下注射前患眼的眼压为(28.6±2.1)mmHg,结膜下注射后患眼的眼压为(15.1±2.3)mmHg。结论对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过泡采用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MMC)联合眼部按摩是安全、有效及简便的处理方法。
景晓彬孙立倩刘利岳向东赵春梅
关键词:结膜下注射小梁切除术功能不良滤过泡
小梁切除术联合明胶海绵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明胶海绵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24眼)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明胶海绵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等,并做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结果:
赵春梅岳向东赵志惠景晓彬
文献传递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病变形态与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的关系
2013年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VMT)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手术后视功能恢复不佳,这可能与黄斑区的病变形态有关。但目前国内VMT的黄斑病变形态与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研究较为少见。为此,我们结合VMT临床资料及黄斑区OCT像,观察一组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VMT患者的视力、黄斑形态变化,以探讨黄斑病变形态与手术后视力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景晓彬窦宏亮马志中王常观许艺民冯学峰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玻璃体切除术
非同轴光照明显微镜下巩膜扣带术
张怀强李玉涛景晓彬王怡兰刘淑伟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T-Flux植入术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赵春梅李琳景晓彬
关键词: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植入术巩膜NPTS常见并发症学者
小梁切除术联合明胶海绵植入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明胶海绵植入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24只眼)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明胶海绵植入。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等,并做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结果经6~18个月的随访,22只眼术后视力(91.7%)维持不变或提高。眼压由术前平均(41.15±10.24)mmHg降至末次随访平均(14.12±4.89)mmHg,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末次随访眼压≤21 mmHg者22只眼(91.7%),均为功能性滤过泡,术后前房变浅4只眼,术后3~7 dUBM检查睫状体脱离2只眼。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明胶海绵植入能有效降低眼压,经济安全,术后视力稳定,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赵春梅岳向东赵志惠景晓彬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明胶海绵青光眼
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赵志慧赵春梅景晓彬李玉涛石忠鑫谢久冰等
该课题研究依托最新技术-眼内窥镜在眼内直视下对单个睫状突精确光凝,从根本上解决了难治性青光眼传统治疗方法的盲视问题,定位定量准确,安全有效,创伤小,无明显副作用;该课题研究临床治疗难治青光眼62眼(62例),并设立对照组...
关键词:
关键词:眼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难治性青光眼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