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西良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信阳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复发性抑郁缓解期个体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 通过分析眼动指标来探讨复发性抑郁缓解期个体对情绪面孔图片的注意偏向.方法 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筛选正常个体24人和抑郁情绪个体21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筛选复发性抑郁缓解期个体24人,通过分析被试的眼动指标来探讨复发性抑郁缓解期个体的注意偏向机制.结果 复发性抑郁缓解组对高兴面孔首视点持续时间偏向分数[(52.60±0.06)%]显著小于抑郁情绪组[(59.26±0.09)%]和正常组[(53.27±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12.32,7.23,P<0.05).复发性抑郁缓解组对悲伤面孔的总注视时间偏向分数[(59.17±0.08)%]大于正常组[(49.67±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4.29,P<0.05).结论 复发性抑郁缓解组被试对悲伤面孔和高兴面孔都没有表现出最初的定向偏向;复发性抑郁缓解组对悲伤面孔表现出最初的注意逃避和总体的注意维持.
- 徐西良刘明矾
- 关键词:眼动
- 抑郁缓解者正性注意偏向的实验操纵:来自眼动的证据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了解正性注意偏向训练能否使复发性抑郁缓解个体对情绪图片的消极信息产生回避。方法:采用改版的点探测注意训练任务分别对正性词训练和中性词训练条件下的复发性抑郁缓解者各15例进行注意偏向的训练,训练前后通过眼动仪记录被试对情绪图片负性信息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结果:在积极词训练条件下,被试训练之后对图片消极部分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比训练前明显减少;中性词训练条件下对图片消极部分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在训练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积极信息关注的注意力训练能使复发性抑郁缓解者学会对负性信息的回避。
- 刘明矾黄任之徐西良刘桥生
- 复发性抑郁缓解期个体注意偏向的眼动及认知干预实验研究
- 目的:(1)探讨复发性抑郁缓解期个体对情绪面孔是否存在注意偏向及其注意偏向机制。(2)通过注意力训练实验,探讨该训练是否能引导复发性抑郁缓解期个体对消极刺激的注意有所减少。
方法:选用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
- 徐西良
- 关键词:眼动指标
- 正性注意训练缓解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实验研究
- 2015年
- 目的:通过正性注意偏向实验室训练增加抑郁情绪个体对积极信息的关注,探讨该训练缓解抑郁情绪的有效性。方法:采用Beck抑郁问卷对某大学8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筛选出符合量表评定标准(BDI≥14分)的抑郁情绪被试60人,将被试分入空白对照组、安慰剂训练组和注意偏向训练组,每组20人。采用改版的点探测注意训练任务对注意偏向训练组和安慰剂训练组各20例进行注意偏向的训练,随后进行后测及4次抑郁症状追踪评估。结果:前测评估中三组被试的BDI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P=0.77。但是在后测以及追踪评估中,训练组被试的BDI分数显著下降,而其他两组没有明显改变;在训练后,训练组与对照组、安慰剂组的BDI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信息关注的注意力训练对抑郁情绪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
- 徐西良
- 关键词:抑郁情绪
- 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综述被引量:3
- 2012年
- 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儿童的情绪能力进行了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研究,但大多集中于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儿童情绪能力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元认知以及情绪调节策略方面的研究却比较少。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可以揭示儿童在不同的情绪情境下,为应对和适应这一情境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良好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应对不良情绪情境,促进儿童健康心理的发展。对于家长和教师,了解儿童的情绪调节和管理策略,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儿童应用良好的、合适的应对策略。
- 徐西良
- 关键词:情绪调节
- 太极拳缓解焦虑情绪的研究综述
- 2016年
-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最具代表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古老健身方法,其健身功能已为世界所公认.焦虑情绪是当今人们面临的一种比较普遍的情绪问题.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对焦虑情绪起到积极的缓解作用.
- 徐西良崔小蕊刘四晨
- 关键词:太极拳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