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素琴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大型称重式蒸渗计的研制被引量:24
- 1994年
- 介绍了安装在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定西综合试验站的大型称重式蒸渗计,它的有效蒸散面积约4.0m ̄2,原状土柱深约2.6m,测试精度0.1mm,是我国气象部门研制的第一台大型称重式蒸渗计.
- 柯晓新林日暖徐国昌彭素琴杨兴国张旭东
- 关键词:蒸发蒸散
- 《甘肃干旱减灾系统工程研究》课题顺利通过阶段考评验收
- 1993年
- 甘肃省科委组成有关学科专家考评组,于、6月11日在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定西综合试验站对省列“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甘肃干旱减灾系统工程研究》课题进行了检查和阶段评估。项目主持人徐国昌研究员和各课题组就项目执行情况和研究工作进展向考评组作了汇报和专题报告。考评组在听取汇报、查看现场、翻阅资料、观看工作录像和数据的微机处理演示后认为,该项目主攻方向明确。
- 彭素琴
- 关键词:考评验收微机处理
- 中国西部降水资源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2
- 1992年
- 选用中国西部(110°E 以西)132个测站、1958—1989年历年各月总降水量资料,通过有关统计量的计算,分析了月总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及稳定性特征。分析表明,月降水量在东南多、西北少(新疆北多南少),降水量多的地区和季节,降水稳定,干旱区及干季降水少而不稳。
- 李栋梁彭素琴
- 关键词:降水资源总降水量月降水量距平年际变化
- 甘肃中部集水观测试验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根据甘肃省中部的3年集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径流系数与集水面材料、坡度、雨强的关系,并结合甘肃河东地区19个气象站的自记降水资料,估算了平均径流系数及其均方差等,为集水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柯晓新杨兴国张旭东彭素琴
- 关键词:径流系数
- 甘肃河东地区降雨强度分析被引量:4
- 1994年
- 对甘肃河东地区降雨强度的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6-9月雨量是年降水量的主要来源。降雨强度以≤2mm/h为主,>10mm/h雨强对雨季雨量有不可忽视的贡献。河东地区东南部6-9月各级雨强的雨量为正距平,河东地区北部6-9月各级雨强的雨量为负距平。各级雨强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与雨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
- 杨兴国彭素琴柯晓新
- 关键词:降雨强度
- 甘肃河东地区降雨特征分析研究被引量:16
- 1996年
- 用甘肃河东地区19个气象站近15年雨量自记资料,分析了该区6月~9月各降雨持续时间和降雨强度下的雨量及其出现次数的分布特征,并初步分析了持续时间和雨强对雨量的综合作用。
- 彭素琴杨兴国柯晓新张旭东
- 关键词:降雨降雨量黄河
-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的气候特征被引量:43
- 1995年
- 本文对我国西北五省(区)135个测站、1960-1990(代表站1951—1990)年冬季(12-2月)平均气温资料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就西北区冬季气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在空间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也存在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冷空气入侵路径等的不同而引起气温变化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分析认为,30-40年来西北地区冬季气温总趋势是在波动中逐渐变暖的。60年代最低,70年代较60年代升高0.4℃,80年代较70年代升高0.6℃,较60年代升高1.0℃,冬暖趋势明显。青藏高原及个别高山站冬季气温变化趋势与上述情况有所不同,特别是80年代气温下降明显,表现为冬冷。西北区冬季气温年际变化具有8年周期。
- 李栋梁彭素琴姚辉
- 关键词:气温变化冬暖气候特征
- 兰州温度变化的气候特征被引量:22
- 1993年
- 本文采用兰州1951—1990年历年各月平均气温资料,通过有关统计量的计算,分析了兰州月平均温度的演变特征。总的特点是:年均温五十年代前期较高,此后至六十年代缓慢下降,六十年代后期起在波动中上升,尤其是1985—1990年连续6年为正距平。40年来经历了暖—冷—暖的演变过程。冬季升温最为明显,夏季变化幅度较小。与五十年代相比,八十年代年均温上升0.5℃,冬、秋分别升高2.4℃和0.7℃,夏、春分别下降0.3℃和0.2℃。兰州气温变化有较好的持续性和周期性。其主要受大尺度环流、太阳黑子、城市发展及热岛效应等的影响。
- 李栋梁彭素琴
- 关键词:气温气候特征城市热岛效应
- 旱作春小麦农田蒸散与能量平衡被引量:26
- 1996年
- 利用蒸渗计等仪器设备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旱作春小麦农田的蒸散耗水状况。得在降水基本正常的年份,农田水分收支基本平衡,农田休闲期蒸发耗水约占期间降水的70%。旱作小麦的实际蒸散耗水峰值期与小麦生理需水峰值期并不一定吻合。与有灌溉条件的春小麦相比,平均日蒸散量偏小。各生育期的平均叶面积系数与平均日蒸散强度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地表能量平衡分析表明:潜热耗能占主导地位,乳熟-黄熟生育时段以感热、潜热耗能为主的出现几率各为50%。由于旱作春小麦株冠不能完全覆盖棵间裸地,地表向下的热量传输耗能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 柯晓新张旭东彭素琴杨兴国
- 关键词:蒸散旱作农田能量平衡小麦
- 中国西部降水资源的不稳定性被引量:3
- 1992年
- 一、前言 气候作为资源,它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中国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大部分地方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西有青藏高原,东有黄土高原,北部及西北部为欧亚大陆最大的沙漠盆地和走廊,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差异甚大。旱作农业和高寒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技术被作为启动和振兴西北经济的科技开发与进步的第一层次的重点,鉴于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重大影响。
- 李栋梁彭素琴
- 关键词:降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