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耀东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巨大儿
  • 2篇血红蛋白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样
  • 2篇妊娠
  • 2篇糖化
  • 2篇糖化血红蛋
  • 2篇糖化血红蛋白
  • 2篇红蛋白
  • 2篇发病
  • 1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碱性磷酸...
  • 1篇阳性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隐血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孕鼠
  • 1篇妊娠晚期

机构

  • 8篇解放军第40...
  • 3篇山东大学

作者

  • 9篇张耀东
  • 4篇梁继伟
  • 3篇梁冰
  • 2篇苑同业
  • 2篇王军
  • 1篇冯媛媛
  • 1篇辛磊
  • 1篇孙青菊
  • 1篇王志萍

传媒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小儿腹泻大便隐血试验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腹泻患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的发生率进行研究。方法对2010年1~11月来本院就诊的589例腹泻患者的大便标本进行隐血检测。分为儿童组(0~6岁)489例,按照年龄划分为0~1岁组206例、1~3岁组247例、3~6岁组36例;成人组(〉18岁)100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组与成人组腹泻患者比较,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发生率儿童组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儿童组年龄分段,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的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隐血试验阳性大便标本镜下红细胞检出率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时大便隐血检测易呈阳性,应及时与影像学、病原学检测结果相结合查找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张耀东冯媛媛
关键词:小儿腹泻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巨大儿预测和预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巨大儿的发生率不断升高,不仅分娩时会造成肩难产、孕妇产后出血及感染等一系列的症状,对胎儿而言,由于增加了手术助产的机会,使颅内出血、臂丛神经受损、锁骨骨折的几率大大增加,而且容易诱发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等危及情况。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巨大儿与后天形成的肥胖症、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对于巨大儿的预测和预防,是进行孕期保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对于提高人口优生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张耀东梁冰梁继伟
关键词:巨大儿
妊娠晚期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增高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2年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广泛分布于人体的肝脏、骨骼、肾脏、肠等多个器官中,根据器官来源不同发现了多种同工酶。胎盘型的碱性磷酸酶(P-ALP),一般仅在孕妇中出现,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分泌,在胎盘形成的早期即开始表达,16周时开始升高,妊娠晚期达到顶峰。
张耀东
关键词:妊娠晚期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工酶
孕鼠葡萄糖摄入量对胎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通过孕期中给予孕鼠不同的葡萄糖摄入量,研究其胎盘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表达情况,同时观察胎鼠结局。方法选取成功交配的雌性KM小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8只)、实验A组(20只)和实验B组(20只)。孕期中三组均给予正常喂养,A组每天另给予5%葡萄糖溶液1 ml灌胃,B组另给予10%葡萄糖溶液1 ml灌胃。所有孕鼠均在第19天时进行剖宫产,使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对胎盘组织的IGF-1、IGF-2及IGF-1R进行检测,同时对胎鼠数量和畸形、死胎、存活胎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存活胎胎鼠体重和血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1)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A组和实验B组孕鼠胎盘组织中IGF-1、IGF-2及IGF-1R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B组中的表达水平最高(P<0.05);(2)实验A组和实验B组的胎鼠体重和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B组水平最高(P<0.05);(3)三组中胎鼠发育均较正常,胎鼠数量和畸形、死胎情况未发现有明显增多(P>0.05)。结论孕鼠葡萄糖摄入量增多会诱导胎盘组织IGF-1、IGF-2及IGF-1R表达水平增加,促进胎鼠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及胎儿体重的增加。
张耀东梁继伟王军梁冰
关键词:生长调节素类胎盘葡萄糖孕鼠
2005至2011年青岛市某医院巨大儿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减少巨大儿的发生和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以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第401医院妇产科出生的单胎活产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5~2011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中,符合研究条件并取得完整资料的共计3691例,其中巨大儿429例,其发生率为11.62%。其中母亲年龄>30岁、孕次≥2次、孕前BMI≥25.0kg/m2、孕周>40周、孕期增重超过标准、妊娠期糖尿病和新生儿为男婴7个因素,是导致巨大儿发生率增高的影响因素。结论:合理调整妊娠年龄、孕次以及孕前BMI,合理搭配孕期膳食,并严格控制糖的摄入,对于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张耀东王志萍
关键词:巨大胎儿患病率妊娠LOGISTIC模型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巨大儿发病风险的关系
背景和目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巨大儿的发生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这不仅增加了孕妇在分娩时发生难产、产后出血及感染的几率,而且手术助产又增加胎儿颅内出血、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的风险;同时巨大儿发...
张耀东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糖化血红蛋白巨大儿风险分析
文献传递
糖缺失性转铁蛋白诊断酒精性肝病准确性的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对国内外发表的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DT)或其相对值(%CDT)诊断酒精性肝病(ALD)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为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维普、万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研究中相关的数据,采用MetaDiSc1.4软件对研究进行评价,对诊断的准确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共6篇,其中ALD组259例,非酒精性肝病组(NALD)组308例,健康人群组2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LD与NALD组鉴别诊断中,其合并敏感度(Se)、特异度(Sp)、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优势比(DOR)和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2%、82%、4.20、0.34、15.46、0.866 7;ALD与健康对照组鉴别中,其合并Se、Sp、+LR、-LR、DOR和SROC曲线下面分别为:73%、89%、5.62、0.35、27.76、0.908 5。结论临床应用CDT或%CDT对ALD进行排除诊断时准确性性较高,但运用在ALD的诊断中需要结合患者的饮酒史进行综合评价。上述研究结果还需要更多设计科学、严谨的临床试验验证。
张耀东梁继伟苑同业孙青菊王军梁冰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
糖化血红蛋白对巨大儿发病早期评价标准的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预测巨大儿发病中的评价标准,为临床对巨大儿的判别发现新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2年4月—2014年8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共有378例纳入研究队列,其中病例组(分娩巨大儿孕妇)126例,对照组(分娩正常体重胎儿孕妇)252例。使用含有EDTA-K2采血管,分别采集研究对象24~28 w静脉血和分娩前静脉血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病例组孕妇24~28 w静脉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5.63±0.33)%高于对照组(4.52±0.29)%(P〈0.05);病例组孕妇分娩前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5.79±0.39)%高于对照组(4.89±0.41)%(P〈0.05);24~28 w(OR=4.575,95%CI=1.391~15.051)和分娩前(OR=6.971,95%CI=2.196~22.130)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与巨大儿的发病风险相关;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研究对象24~28 w时的糖化血红蛋白对巨大儿发病的评价基准水平为5.59%,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90.9%。结论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巨大儿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妊娠24~28 w时糖化血红蛋白5.59%为基线水平可以对巨大儿发病早期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张耀东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巨大儿
青岛地区糖缺失性转铁蛋白参考区间的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初步建立青岛地区健康人血清中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arbohydrate deficient transferrin,CDT)及其相对值(%CDT)的参考区间,为酒精性肝病(ALD)的诊断及戒酒治疗的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6~12月青岛市南区、李沧区、崂山区和城阳市的体检健康人854例(男性423例、女性431例),年龄均≥18周岁,检测CDT、%CD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女性别间CD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参考区间为27.08~48.33 mg/L。男、女性别间,男性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CDT参考区间为1.20%~1.95%(18~44岁)、1.30%~2.29%(45~59岁)、1.28%~2.05%(≥60岁),女性≥18岁为1.16%~1.63%。结论建立了青岛地区健康成人的CDT及%CDT参考区间,为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及戒酒的疗效评估提供了参考标准。
张耀东苑同业辛磊梁继伟
关键词:转铁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