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正洪

作品数:9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缺血
  • 2篇梗死
  • 1篇胆碱
  • 1篇胆碱能
  • 1篇胆碱能纤维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夹层动脉...
  • 1篇循环内皮祖细...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氧化性应激
  • 1篇应激
  • 1篇再灌注

机构

  • 9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湖北省黄冈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东风汽车公司

作者

  • 9篇张正洪
  • 3篇刘建光
  • 1篇潘龙瑞
  • 1篇陈武
  • 1篇王峥
  • 1篇段发兰
  • 1篇罗超
  • 1篇何宏生
  • 1篇周青珍
  • 1篇李国玲
  • 1篇阎平建
  • 1篇周玉涛
  • 1篇胡博
  • 1篇陈琴华
  • 1篇龚应霞
  • 1篇姚柏春
  • 1篇赵万红
  • 1篇沙鹏
  • 1篇李毅
  • 1篇关卓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早期康复治疗对小量脑出血病人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小量脑出血病人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并住院的180例病人,将其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非早期康复组和早期康复组,所有病人均采取常规内科药物治疗方案,早期康复组的病人给予早期康复治疗,非早期康复组在住院后第14天给予康复治疗,比较在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的Barthel指数以及Fugl-Meyer评分,并检测3组病人在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治疗组和非早期康复组比较,早期康复组病人治疗后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评分均提高(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早期康复组病人血清中VEGF和循环EPCs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小量脑出血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清中VEGF和循环EPCs水平的升高有关。
关卓张正洪
关键词:早期康复脑出血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循环内皮祖细胞
消旋丁苯酞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生化机制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观察消旋丁苯酞(dl—NBP)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的改善作用,并研究其生化机制。方法永久性结扎老龄大鼠(15月龄)双侧颈总动脉3个月,制备脑缺血模型。将大鼠分为四组:假手术组、模型组、NBP30和120mg/kg。前两组灌胃给予植物油,后两组给予NBP,45d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认知能力。同时,取皮层和海马,用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0D)、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和真性胆碱酯酶(TChE)活力以及丙二醛含量。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5天训练中,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变化很小,NBP小剂量组从(57.7±3.8)S缩短至(30.5±17.1)s,大剂量组从(58.4±1.8)S缩短至(28.9±11.3)S,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空间探索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NBP小剂量和大剂量组目标象限活动时间百分比明显增加,分别为(26.0±6.9)%和(27.3±5.3)%(P〈0.05)。模型组皮层SOD升至(134.5±13.9)U/mg,NBP大剂量组降低为(112.3±7.5)U/mg(P〈O.01)。与模型组比较,NBP小、大剂量皮层丙二醛减少,分别为(2.39±0.31)nmol/mg和(1.56±0.19)nmol/mg(P〈0.01)。与模型组比较,NBP小、大剂量组海马丙二醛也减少,分别为(0.71±0.10)nmol/mg和(0.83±0.05)nmol/mg(P〈0.01)。与模型组比较,NBP大剂量组皮层ChAT水平升高,为(1615±100)U/g(P〈0.05)。与模型组比较,NBP小、大剂量海马ChAT水平也升高,分别为(1745±204)和(1697±117)U/g(P〈0.05)。结论NBP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及增强胆碱能神经元的活性机理发挥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空间认知缺陷的作用。
赵万红罗超龚应霞张正洪潘龙瑞姚柏春
关键词:氧化性应激胆碱能纤维脑缺血
肝癌合并主动脉夹层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3年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血管疾病,发病率约为每年3/100000[1]。其起病急骤、进展快,且病情凶险,如不及时进行诊治,病死率极高[2]。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主要病理机制为主动脉中膜的退行病变或坏死引起动脉内膜撕裂。
张正洪刘建光周玉涛王峥阎平建何宏生
关键词:肝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因学
经鼻胃管早期规范化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经鼻胃管早期规范化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12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各60例,在手术治疗基础上,肠外营养组在入院12 h内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肠内营养组在入院12 h内给予全肠内营养治疗,观察患者近远期预后情况。结果两组营养支持第3天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营养支持第1天(P<0.05);同时肠内营养组营养支持第7天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营养支持第3天,也都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两组营养支持第3天的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营养支持第1天,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营养支持第1天(P<0.05);同时肠内营养组营养支持第7天的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与营养支持第3天和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营养支持7 d内腹泻、消化道出血、吸入性肺炎、反流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分别为10.0%和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电话随访6个月,经过调查,肠内营养组伤后3个月与6个月的病死率分别为1.7%和5.0%,而肠外营养组分别为10.0%和16.7%,肠内营养组的远期病死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经鼻胃管早期规范化肠内营养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能能改善机体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其总体远期死亡。
黄明火张正洪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颅脑损伤炎症因子
局部热疗联合手术治疗对脑胶质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局部热疗联合手术治疗对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胶质瘤患者78例根据入院编号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根治治疗结合术后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中加用局部热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于术后28 d内的发热、局部疼痛、水肿、恶心呕吐、肌力减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4.4%,对照组为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1.76±4.11)个月,半年生存率为82.1%;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56±4.09)个月,半年生存率为56.4%,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与半年生存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热疗联合手术根治治疗能有效改善脑胶质瘤的近期预后,治疗安全性好,可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
黄明火张正洪
关键词:脑胶质瘤局部热疗手术切除治疗并发症
低温联合褪黑素降低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调查物理性低温(physical hypothemia,PH)联合褪黑素(melotonin,MLT)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2O2作用C57BL/6小鼠原代皮层神经元(primary cortical neuron,PCN)制备体外氧化应激模型;同时以线栓阻断法制作小鼠中脑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细胞动物实验均设PH(34℃)组、MLT组、PH(34℃)+MLT组。对PCN的保护作用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评价;MCAO再灌注动物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神经行为学评价。结果:H2O2、PH(34℃)、MLT、PH(34℃)+MLT作用于PCN的相对LDH活性分别为:172.8%±12.1%、150.3%±4.4%、141.6%±9.3%、117.2%±8.2%,各组间有显著差异(F=33.10,P=0.000);与对照组相比,PH(34℃)组、MLT组脑相对梗死体积分别减少了14.7%(t=4.02,P=0.008)、26.8%(t=7.89,P=0.000),而联合处理组减少了56.9%(t=18.46,P=0.000);三组神经行为学评分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低温、褪黑素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而联合使用效果更明显。
陈武李毅段发兰李国玲陈琴华张正洪
关键词:褪黑素缺血再灌注小鼠
左右不同病灶脑梗死患者的认知障碍对比被引量:2
2016年
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的情况,进而脑部功能发生障碍,主要特点为失语、偏瘫、偏身感觉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多发于老年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梗死的病死率逐渐减少,但是患者脑梗死后生活质量得到了广泛关注,不仅关注运动功能康复,更重视非躯体功能的损害。脑梗死患者的认知障碍是指由脑梗死引起的或与之伴随的认知功能损害,也是脑梗死后最常见的非躯体,
沙鹏张正洪
关键词:老年人病灶部位脑梗死基质金属蛋白酶-9
皮肤交感反应测定在神经传导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皮肤交感反应(SSR)在对小纤维感觉神经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04—2012-04到我院检查的40例神经传导速度(NCV)正常的患者,但其小纤维损害症状比较显著,同时选择5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刺激强度为20mA,脉宽为0.2ms,对右侧正中神经进行刺激,对其产生的波形进行记录,同时记录波幅、潜伏期以及曲线下面积,对SSR值进行测定。对SSR波形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评价受试者的交感节后C类小纤维功能,研究NCV和肌电图均表现正常但有典型小纤维损害症状的患者是否能确定存在小纤维损害。结果 2组患者比较,手部的SSR未见明显差异,足部潜伏期及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NCV正常组患者的足部SSR表现为长度依赖性损害,这就说明可能早期患有交感节后C类小纤维损害。
刘劲松陈郧张正洪刘建光
关键词:皮肤交感反应神经传导
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脑梗死1例
2014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因“腹痛、胸闷1d,加重伴头晕7h”入住我院急诊科。高血压病史1年余,血压最高达180/120mmHg(1mmHg=0.133kPa),5年前曾患“脑梗死”未留后遗症。人院查体:体温36.2℃,
张正洪阎平建刘建光胡博佟德华周青珍王峥何宏生
关键词:急性腹痛脑梗死内脏边缘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