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君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六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压计零点位置对血压值的影响
- 倪芹王红梅张丽陈运梅岳文云张朝君张荣薛清徐文修石妮妮
- 该项目将两个四通将三个血压计和三个听诊器连接起来,血压计零点分别平行于心脏、高于和低于心脏30cm放置,进行对比研究,同时获得三个血压值,其中平心脏水平的血压值为正常血压值,不会影响患者血压的观察,不会增加测量血压次数,...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
-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2例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临床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心电图特点及临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2例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均有不同的诱因,10例有低钾血症,2例低钾血症同时使用胺碘酮治疗,4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均有QTc间期延长,并有特征性改变;11例患者使用电复律治疗,所有患者均使用硫酸镁及氯化钾治疗,6例患者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1例患者使用起搏器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掌握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点,早期诊断,去除诱因,综合治疗(包括电复律、补钾及镁、提高心室率等),12例患者均获临床治愈。
- 张朝君汪芳松陈根
- 关键词: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猝死
- 扩张型心肌病54例心电图分析被引量:10
- 2006年
- 张朝君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
- 急性右室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对34例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Ⅰ组)和2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Ⅱ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右室梗死严重并发症,对右室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诊断及抢救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右室梗死较单纯下壁梗死并发症增多,其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休克等尤为明显;右室梗死较单纯下壁梗死心电图在不同导联ST变化是早期诊断方法;有7例右室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均由于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5例合并多支血管病变;6例右室梗死合并休克患者经补液扩容、多巴胺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2例行急诊介入(PCI)治疗,1例行择期PCI术,5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心源性休克是右室梗死严重并发症之一,心电图是右室梗死早期诊断方法,右室梗死合并休克及时再灌注治疗,积极补液扩容,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及时抗心律失常治疗,能提高抢救治疗成功率。
- 张朝君
- 关键词:心肌梗死右室梗死休克再灌注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AVB患者36例和不合并高度AVB患者116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特点(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CK峰值以及主要不良事件(包括右室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胸前导联ST段压低出现率及住院死亡率)的差异性。结果相比较于不合并AVB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AVB组患者年龄、CK峰值显著增加(P<0.05),胸前导联ST段压低、右室梗死、心力衰竭及低血压休克发生率明显升高,住院死亡率亦明显增加,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AVB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能够显著增加近期住院死亡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 张朝君代中礼汪芳松钱福东李辉
- 关键词: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预后
- 154例心房颤动抗栓的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目前心房颤动栓塞发生情况,抗栓治疗的现状,为房颤抗栓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房颤动154例患者栓塞发生率、有血栓危险因素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情况,分析抗栓治疗现状。结果心房颤动栓塞发生率为25·53%(39/154),在有血栓危险因素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栓塞发生率为30·4%(28/92),抗栓治疗阿斯匹林使用比率高为94·81%(146/154),华发林应用率低为1·94%(3/154),在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非瓣膜性房颤92例患者中没有使用华发林治疗。结论心房颤动所引起栓塞发生率高,在心房颤动抗栓治疗不积极,应行规范化的抗栓治疗。
- 张朝君高长根
- 关键词: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