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雨
- 作品数:19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煤码头煤尘职业健康影响风险评估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评估煤码头煤尘职业健康风险,确定高风险岗位。方法以渤海地区2个5万~15万吨级煤码头接触煤尘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卫生调查了解煤码头的生产工艺、煤尘分布、煤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防尘措施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采用滤膜称重法测定各工作场所和主要接尘岗位的煤尘接触浓度,采用国际釆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评估主要接尘岗位的煤尘健康风险。结果煤码头转接塔、翻车机、装船机和煤堆场附近工作场所的煤尘浓度较高,浓度范围为总尘8.8~85.1 mg/m^3,呼尘2.3~32.3 mg/m^3。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评估结果:78.6%的岗位职业健康风险为"不可容忍"水平,各岗位风险值翻车机司机的总尘与呼尘(1500、5000)、舱口指挥工的呼尘(1500)和煤堆场清扫工的呼尘(900)风险值明显高于转接塔巡视工(600)、堆取料机司机(450)。风险指数法评估结果:翻车机司机的呼尘和总尘分别为重度和中度危害(危害指数分别为40.03和16.95),卸煤部清扫工和煤堆场清扫工的总尘均为轻度危害(危害指数分别为6.02和8.70),其余均为无危害。结论煤码头煤尘职业危害主要集中在煤炭装卸(重度和中度危害)、转运(轻度危害)和二次扬尘(轻度危害)过程。
- 汉锋张思雨吴宾康宁陈永青
- 关键词:煤码头煤尘风险评估
- 系统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在职业流行病学中应用
- 2022年
- 职业流行病学旨在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劳动者工作场所的职业接触复杂、多样,多种因素影响着劳动者健康;阐明职业性有害因素致病机制并尽早开展干预尤为重要。系统流行病学提出通过多水平的暴露与多组学信息的测量,对风险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网络分析,在多水平的数据驱动下研究暴露与健康结局之间的机制。通过系统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将职业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社会因素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评价劳动者的健康,可更好地评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结合多组学设计,在分子、细胞、组织等多水平上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导致疾病的机制与过程,可尽早发现劳动者的健康改变,从多角度探索干预方式,降低职业病或工作相关疾病的发生。
- 张思雨贾光胡伟江孙新
- 关键词:职业流行病学职业性有害因素健康
- 纯甲醇燃料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在甲醇燃料试点阶段明确纯甲醇燃料(M100)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方法以中国西南地区某甲醇汽车试点地区6个M100加注站和1个甲醇出租汽车公司的M100职业暴露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卫生调查与检测获取生产工艺、甲醇的暴露水平和职业病防护情况,采用新加坡化学毒物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法评估甲醇职业健康风险,采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进行甲醇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 M100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醇。M100加注站、甲醇汽车维修车间及甲醇汽车驾驶室等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醇浓度(最高为47.90 mg/m^3)及主要甲醇作业岗位的甲醇暴露水平(最高为10.25 mg/m^3)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甲醇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加注工(R=2.4)、卸料工(R=2)和维修工(R=2)均处于低风险,驾驶员(R=1.4)为可忽略风险,与甲醇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4个岗位均为相对无害作业)基本一致。结论在目前的生产工艺和防护水平下,M100使用过程中的职业健康风险可以控制在低风险,但还应进一步开展甲醇的慢性健康影响、职业接触限值等方面的研究。
- 汉锋康宁陈永青董一文张思雨
- 关键词:风险评估
-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在煤矿煤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1
- 2016年
- 对4座煤矿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检测,运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对主要煤尘作业岗位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采煤机和掘进机司机风险等级为重度危害,综采系统支架工和刮板机司机风险等级为中度危害。该方法评估得出的结果得到了现场调查和文献报道的验证。
- 吴宾汉锋张思雨康宁陈永青
- 关键词:煤矿煤尘
- 2020-2021年全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粉尘及噪声监测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掌握全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粉尘及噪声浓(强)度,为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改善工作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0和2021年全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中14818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煤尘、矽尘、水泥粉尘和噪声浓(强)度进行分析,使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等方法比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不同行业中类和企业规模粉尘、噪声的浓(强)度和超标率之间的差异。结果煤尘、矽尘、水泥粉尘和噪声超标率分别为3.90%、27.23%、15.94%和35.76%。煤尘、矽尘、水泥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中位数分别为0.53、0.42、0.61 mg/m^(3),噪声8小时等效A声级或40小时等效A声级中位数为83.1 dB(A)。不同行业各因素浓(强)度和超标率普遍存在差异,小微型企业除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50%)外,其他各因素浓(强)度和超标率普遍高于大中型企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粉尘和噪声浓(强)度超标率较高,特别是小微企业,应督促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降低劳动者粉尘和噪声接触水平,按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有效保护劳动者健康。
- 郑晋南张思雨余悦胡伟江
- 关键词:粉尘噪声
- 煤炭产业链煤尘接触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 掌握我国煤尘的职业危害现状,了解我国煤尘作业人员的煤尘职业健康风险,为有效地应对煤工尘肺发病现状提供信息.方法 2015年4月,以煤炭“开采-运输-使用”产业链共33家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其煤尘暴露水平、防尘措施和职业健康监护等资料,应用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ining and metals,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中的定量评估(简称ICMM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简称指数法),以煤工尘肺为健康结局,评估煤炭产业链的煤尘职业健康风险.结果 本次研究显示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部分煤种中超过10%,最高可达19.5%.煤炭开采环节的掘进系统(总尘22.1-46.5 mg/m^3,呼尘8.4-17.7 mg/m^3)、煤炭运输环节的翻车机(总尘25.2mg/m^3,呼尘6.9 mg/m^3)、转接塔(总尘35.4 mg/m^3)和煤炭使用环节的皮带犁煤器(总尘36.3 mg/m^3,呼尘14.0 mg/m^3)等工作场所空气中煤尘浓度远高于其他工作场所,且这些场所煤尘作业人员岗位呼尘浓度(2.6-9.3 mg/m^3)也远高于其他系统的岗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MM法评估结果显示,掘进系统风险值504-1 089,综采系统风险值347-2 040,远高于其他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指数法的风险评估结果(掘进系统风险值3.1-9.7,综采系统风险值3.7-9.3),基本一致(相关系数r=0.857,P<0.01).煤工尘肺新发病例均分布在综采和掘进系统的采煤工、掘进工和煤矿混合工3个工种.结论 煤尘危害广泛分布于在煤炭“开采-运输-使用”产业链中,煤矿井下作业职业危害严重.煤尘浓度和煤尘职业健康风险较高的环节均集中于煤炭开采的掘进系统和综采系统.建议加强煤尘健康职业危害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研究.
- 汉锋陈永青吴宾康宁张思雨
- 关键词:煤炭产业链煤尘风险评估
- 长工时与DNA加合物εdA、εdC水平表达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工作时长对护士外周血中Etheno-DNA加合物(εdA、εdC)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22-2024年期间募集来自广东省清远市、湖南省长沙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以及重庆市等四个地区共12家医院的女性护士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身体健康,无基础疾病史;(2)在岗临床注册护士,且从事护理工作一年以上;(3)年龄不超过55岁;(4)研究对象无长期吸烟史与饮酒史;(5)月经周期正常;(6)研究对象同意参加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孕产妇;(2)有乳腺癌患病史,或有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乳腺癌家族史;(3)临床诊断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他类型肿瘤、肾脏疾病、慢性疼痛;(4)过去三个月内服用过含褪黑素的补剂、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降糖药物、降脂药物或类固醇药物、抗氧化补充剂;(5)ICU、放射科或急诊科;(6)长期病假者。通过问卷现场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工作时长、年龄、工龄、健康特征等基本情况。按照工作时间进行分组,包括标准工作时长组35~40 h/周25人,41~48小时/周36人、≥49小时/周30人的四个组,共纳入研究对象91人。采集每位研究对象的班前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Etheno-DNA加合物(εdA、εdC)水平。通过单因素分析探索年龄、工龄、健康特征对Etheno-DNA加合物(εdA、εdC)水平的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在平衡可能影响加合物水平的混杂因素后,护士工作时长与Etheno-DNA加合物(εdA、εdC)水平的关联性。结果与标准工作时长组(35~40 h/周)相比,≥49 h/周组研究对象血中εdA和εdC加合物水平显著升高(ZεdC=2.424,ZεdA=1.776;P<0.05);研究采取多元线性回归,在平衡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年龄、工龄、健康特征等)后,发
- 柳云龙王瑾李海斌崔师伟王馨蒙张思雨刘晓曼李霜孙新
- 关键词: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
- 煤矿煤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比较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通过大样本比较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定量评估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在煤矿煤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座煤矿6个生产系统的煤尘作业岗位作为评估对象,通过两种风险评估方法分别对196个岗位进行评估,分析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的差异与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呈较好的正相关性(r=0.611,P<0.05),最高风险级别的作业岗位主要聚集在煤炭开采企业的采煤、掘进生产系统。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相近岗位多为风险等级较低的岗位,在风险等级较高岗位的评估结果中存在较大分歧。结论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定量评估法可较好地反映工作环境中煤尘的暴露风险水平,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更能反映出劳动者在得到防护设施保护后实际接触的风险水平。
- 张思雨汉锋叶萌陈永青
- 关键词:煤矿煤尘
- 高水平煤焦油沥青接触人员早期症状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高水平接触煤焦油沥青(CTP)对职业人群的早期健康危害。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以2家炭素厂294名CTP作业工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个体采样法检测调查对象CTP接触水平,并对其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家炭素厂11个岗位的CTP作业工人接触CTP的周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中位数(第0~100百分位数)为33.7(13.2~41.6)mg/m3,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67~205倍。294名CTP作业工人中,呼吸系统不适症状、皮肤症状、眼部刺激症状和其他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1.6%、8.2%、6.1%和3.7%。女性CTP作业工人呼吸系统不适和皮肤症状检出率均高于男性(17.2%vs 7.6%,20.7%vs 5.1%,P<0.05),饮酒CTP作业工人眼部刺激症状检出率高于不饮酒者(13.2%vs 3.7%,P<0.05)。结论高水平CTP接触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的早期症状包括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的损害,性别和饮酒可能是其影响因素。
- 边洪英董一文王鑫张思雨胡伟江
- 关键词:煤焦油沥青早期症状皮肤眼睛刺激症状
- 特发性炎性肌病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血清表面活性蛋白A和D的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特发性炎性肌病(IIM)合并间质性肺病(ILD)患者的血清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D(SP-D)的研究,探讨其与IIM合并IL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P-A和SP-D,比较单纯IIM组、IIM-ILD组、对照组血清样本SP-A和SP-D水平的差异。分析IIM-ILD组SP-A和SP-D与年龄、肌力、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肌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IIM-ILD组患者血清SP-A和SP-D水平高于单纯IIM组以及对照组(P<0.05)。单纯IIM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清SP-A和SP-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P-A、SP-D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2IIM-ILD患者血清SP-A、SP-D水平与年龄、肌力、ESR、C反应蛋白及肌酶无相关性。结论 SP-A和SP-D与IIM合并ILD具有相关性,可作为IIM合并ILD的血清学标志,在早期诊断IIM合并ILD方面有一定价值。
- 吕倩罗静高惠英李小峰温鸿雁张婷婷张思雨
- 关键词:特发性炎性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