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
- 作品数:17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 视觉非接触测头的标定方法
- 本发明视觉非接触测头的标定方法步骤为:A)选定标定器具;B)扫描该标准球;C)设定测头内、外参数的一组初始值;D)坐标转换:利用公式(3):P<Sub>3d</Sub>=Qf(P<Sub>r</Sub>)+M,可。转换得...
- 解则晓张志伟金明
- 文献传递
- 基于网络环境的击剑训练及负荷分析计算机系统
- 魏振钢张志伟王健姚文琳徐冰高明唐瑞春王燚汪桂兰刘艳艳谢琳陆蕊王海滨茅袆勋张乐姚莉
- 该课题研究开发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以击剑训练、管理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中心内涉及击剑训练、管理各个环节的主干网络,将管理人员、领队、教练员、运动员和队医及科研人员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
- 关键词:
- 关键词:运动员计算机系统网络环境
- 涡分辨率海洋模式亚中尺度垂向浮力通量的参数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分辨率海洋模式亚中尺度垂向浮力通量的参数化方法,属于海洋与大气数值模拟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于亚中尺度过程现场观测和理论研究,提出“锋生调控下的混合‑过渡层不稳定”生成机制;步骤2、推导并建...
- 张志伟张金超冯哲
- 南海东北部地转运动与近惯性运动间动能交换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地转平衡运动与近惯性运动是海洋里普遍存在且含能较高的两种运动形态,二者间的相互作用与能量传递在大洋能量串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受到现场观测和数值模式时空分辨率不足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对于二者间动能交换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在二者动能收支中所扮演的角色尚不清晰。本文利用1/48(°) MITgcm数值模式资料,对南海东北部地转与近惯性运动的动能交换率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刻画,并定量评估了动能交换率在二者动能收支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转动能较强的吕宋海峡区域,二者间的动能交换率显著高于地转动能较弱的南海东北部内区。在吕宋海峡,地转运动向近惯性运动正向传递动能,年平均总动能交换率为3.61×10^(-7)m^(3)·s^(-3),但季节变化不显著;在南海东北部内区,近惯性运动向地转运动逆向传递动能,且受黑潮入侵影响,表现为冬强(-11.37×10^(-8)m^(3)·s^(-3))、夏弱(-5.26×10^(-8)m^(3)·s^(-3))。与风场做功对比发现,二者的动能交换率在地转动能收支中可忽略不计,但在近惯性动能收支中扮演重要角色。
- 冯哲缪明芳孙忠斌张志伟
- 关键词:南海东北部
- 南海亚中尺度过程的时空特征与垂向热量输运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基于2001—2003年1/30°水平分辨率OFES模式资料,本文探究了南海亚中尺度过程的时空特征及其导致的垂向热量输运。研究发现,在空间分布上,南海亚中尺度过程整体呈现出陆架区和岛屿周边较为活跃、内区较弱的特点,其中,台湾西南海域、吕宋海峡以及越南以东海域是亚中尺度过程的活跃区。在时间变化上,除吕宋海峡全年均较强外,南海亚中尺度过程大体呈现出冬春强、夏秋弱的季节分布特征,尤其是台湾西南海域、越南以东海域。基于其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研究了亚中尺度过程导致的垂向热量输运,发现在其活跃的冬春季节,亚中尺度过程能产生向上的净热量输运。冬末春初,台湾西南、吕宋海峡的亚中尺度垂向热通量分别可以达到海表面净热通量的26%和40%。该结果说明南海亚中尺度过程对上层海洋热量收支和层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 张雨辰张新城张金超孙忠斌孙忠斌
- 关键词:混合层深度
- 基于卫星高度计资料的黑潮入侵南海流径的时间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黑潮入侵南海对南海的温盐平衡、环流、涡旋和局地气候等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吕宋海峡处黑潮不同流径的识别方法,对1993~2021年的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识别,获取黑潮不同流径的发生时间,探究黑潮入侵南海流径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黑潮主要以流套(Looping)和分支(Leaking)两种流径入侵南海,Leaking流径发生的时长(710周)和概率(46.9%)要远高于Looping流径(时长218周,概率14.4%)。(2)Looping流径和Leaking流径均可将高温高盐的西北太平洋水带入南海,Looping流径下的平均吕宋海峡上层通量(6.3×10^(6)m^(3)/s)略大于Leaking流径(5.6×10^(6)m^(3)/s)Looping和Leaking流径在4×10^(6)m^(3)/s~6×10^(6)m^(3)/s区间发生时间最长。(3)季节变化上,Looping流径主要发生在冬季,Leaking流径在冬半年均较强,夏季二者发生概率均较低。(4)Looping流径和Leaking流径均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Looping流径在1996年发生时间最长,多达26周,在2001年几乎没有发生;Leaking流径在2005年发生时间最长,多达40周,在2013年发生时间最短。(5)Looping流径发生时长呈现0.15周/年上升的长期变化趋势,而Leaking流径则呈现-0.17周/年下降的长期变化趋势,对于整个黑潮入侵时长则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6)Looping流径在季节和年际变化上均受到局地风场的调控,与台湾西南的风应力旋度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而Leaking流径与北赤道流位置在季节和年际尺度上均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 刘玉民张志伟张新城孙忠斌商巩赵玮
- 关键词:吕宋海峡年际变化
- 多视角激光测头及其标定方法
- 本发明是多视角激光测头及其标定方法。该测头包括:三个CCD摄像机和三个激光器,六部件间隔交叉布置,并围绕同一轴线OO′间隔60°均匀分布;三个摄像机的光轴方向与三个激光器的投射方向相交于一点O′;该三个激光器1、2、3投...
- 解则晓王建国朱威同张志伟金明
- 文献传递
- 南海东北部中尺度涡对海表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 2023年
- 基于南海东北部1998~2019年的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风场再分析数据,较系统地分析了南海东北部涡旋内部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特征,通过量化统计和涡心坐标系参数合成等方法探究了中尺度涡对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影响规律及潜在机制。结果表明:(1)南海东北部约有60%的中尺度涡旋内部存在叶绿素a浓度增加和减少的现象。(2)南海东北部中尺度涡内部叶绿素a扰动受到涡旋抽吸和涡致Ekman抽吸机制的共同调控,其中约有38%(39%)的暖(冷)涡内涡旋抽吸的贡献更大, 21%(24%)的暖(冷)涡内涡致Ekman抽吸的贡献更大。(3)南海东北部中尺度涡生命周期内的海表叶绿素a浓度变化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在冷暖涡的生成期,涡旋抽吸的作用更为显著,而在冷暖涡的顶峰和消亡期,涡致Ekman抽吸的作用更为明显。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南海东北部初级生产力对中尺度涡的响应过程与机理,对认识海洋物理-生物耦合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 蒋泽鸣商巩张志伟赵玮
- 关键词:中尺度涡南海东北部
- 视觉非接触测头的标定方法
- 本发明视觉非接触测头的标定方法步骤为:A)选定标定器具;B)扫描该标准球;C)设定测头内、外参数的一组初始值;D)坐标转换:利用公式(3):P<Sub>3d</Sub>=Qf(P<Sub>r</Sub>)+M,可转换得到...
- 解则晓张志伟金明
- 文献传递
- 多视角激光测头及其标定方法
- 本发明是多视角激光测头及其标定方法。该测头包括:三个CCD摄像机和二个激光器,六部件间隔交叉布置,并围绕同一轴线OO′间隔60°均匀分布;三个摄像机的光轴方向与三个激光器的投射方向相交于一点O′;该三个激光器1、2、3投...
- 解则晓王建国朱威同张志伟金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