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宪国

作品数:143 被引量:1,035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53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天文地球
  • 37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7篇储层
  • 23篇沉积学
  • 21篇地震沉积学
  • 20篇凹陷
  • 19篇地层
  • 18篇砂岩
  • 16篇地质
  • 15篇低渗
  • 15篇油藏
  • 13篇西湖凹陷
  • 12篇勘探
  • 12篇测井
  • 11篇油气
  • 11篇油田
  • 11篇储层构型
  • 10篇地层切片
  • 10篇三角洲
  • 10篇剩余油
  • 10篇微相
  • 10篇孔隙

机构

  • 14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6篇山东科技大学
  • 11篇中海石油(中...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化
  • 4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化胜利...
  • 2篇中海石油(中...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江苏油田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美国德州大学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作者

  • 143篇张宪国
  • 116篇林承焰
  • 60篇董春梅
  • 39篇任丽华
  • 22篇张涛
  • 18篇林建力
  • 12篇王文广
  • 10篇朱兆群
  • 9篇黄鑫
  • 8篇赵仲祥
  • 6篇栗宝鹃
  • 6篇孙志峰
  • 5篇刘杰
  • 5篇张涛
  • 5篇张涛
  • 4篇王友净
  • 3篇王宏伟
  • 3篇唐智博
  • 3篇李红南
  • 3篇栾国强

传媒

  • 8篇石油地球物理...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沉积学报
  • 4篇中国地质教育
  • 4篇岩性油气藏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石油化工高等...
  • 2篇地学前缘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0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17篇2020
  • 9篇2019
  • 18篇2018
  • 21篇2017
  • 13篇2016
  • 11篇2015
  • 3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关地震沉积学若干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06
2006年
地震沉积学认为地震同相轴具有穿时性。有关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实用技术还比较少,目前所用的主要技术包括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和分频解释等。本文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初步应用研究后认为:地震相位旋转的角度要根据与目的层位高频层序界面相对应的地震相位来决定,所以相位转换不一定都是90°转换,而且90°相位转换也不能真正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地层切片比时间切片和水平切片更接近于等时,但地层切片技术没有考虑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地层切片的纵向密度以及它所反映的真实信息受到地震分辨率的制约,因此对地层切片所反映的地质信息要进行综合分析;在利用频率信息进行层序解释时,应将分频解释与时频分析技术相结合,这是因为前者侧重于考虑不同频段反映地质信息的差别,而后者则对纵向上的频率变化所反映的地层旋回性给予更多的考虑。
董春梅张宪国林承焰
关键词:地震沉积学穿时性地层切片分频解释
基于孔隙分形特征的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评价被引量:55
2013年
储层孔隙结构对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能力和油气产能有重要影响,是低渗透储层研究的热点。目前,急需一种在储层宏观尺度上反映强非均质性储层孔隙结构优劣的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评价方法。以塔南凹陷白垩系低渗透储层为例,在薄片观察、孔渗测试和毛管压力测试的基础上,将分形算法应用于储层孔隙结构评价,建立了利用压汞测试求取孔隙分形维数,进而定量评价储层孔隙结构的方法。研究认为,该区发育粗态型、偏粗态型、偏细态型和细态型4种类型孔隙结构。利用毛管压力对数与润湿相饱和度对数的线性关系可求取孔隙分形维数,且分形维数越小,孔隙结构越好。结合薄片和试油资料建立了该区孔隙结构分类的分形维数标准,同时发现该区储层非均质性强,部分样品整体分形特征不明显,储层中的大孔隙和小孔隙均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但是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特点,表现为毛管压力与润湿相饱和度关系的分段性。
张宪国张涛林承焰
关键词:低渗透孔隙结构毛管压力分形维数
一种水平井区辫状河三角洲储层地震沉积学定量表征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水平井区辫状河三角洲储层地震沉积学定量表征方法,涉及油气开发地质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叠后地震数据体加载;2)地震资料品质分析;3)90°相位转换;4)平均砂厚统计;5)确定与平均砂厚h匹配的地震资料主频f...
刘书亭张宪国任丽华林芳林承焰董春梅杜凯吴啸啸
文献传递
砂岩压实作用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1
2020年
砂岩压实作用研究主要包括压实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和响应特征三方面内容,重点阐述了砂岩压实作用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压实作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融合研究两方面的新进展,结果表明:1)压实作用模型包括机械压实作用和化学压实作用模型,机械压实作用模型重点介绍了石英砂岩的粒间体积—深度曲线;而化学压实作用模型是与压溶作用相关的溶解作用和胶结作用,着重介绍了压溶成因的石英胶结作用。2)压实作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的融合研究,主要是在压实作用机理认识基础上,通过压实模拟实验,建立基于实验数据的压实作用模型,进而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最后指出压实作用研究趋势将朝着砂岩组分更加复杂的压实作用模型、压实作用与流体流动耦合、垂向—侧向多动力学机制、砂岩—泥岩协同机制、构造—沉积—成岩“三相”耦合的压实作用数值模拟等方面发展。
林承焰王文广董春梅董春梅任丽华张宪国
关键词:压实作用
一种沉积微相约束下粒径岩性测井评价方法
一种沉积微相约束下粒径岩性测井评价方法,属于储层测井评价研究技术领域。通过录井数据‑测井曲线劈分的泥岩和岩石物理模型‑沉积微相测井评价单元内测井识别的粗砂岩、砂质砾岩、中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5种粒径岩性揭示厚层、低渗透‑...
王文广林承焰董春梅张宪国任丽华林建力
基于频率-尺度匹配的地震沉积学解释方法
本发明是基于频率-尺度匹配的地震沉积学解释方法,属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叠后地震资料加载;2)进行相位转换,得到90°相位地震数据体;3)根据井点分析确定主要勘探目标砂体的平均厚度;4)确定目标砂体调谐频...
张宪国林承焰张涛董春梅
文献传递
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层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被引量:13
2017年
为查明油田开发中后期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层曲流河储层为对象,在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上,采用岩心观察、测井曲线识别和动态资料分析等方法,刻画微相内部的储层建筑结构。在储层中划分不同级次构型界面,识别构型单元类型,并结合露头和现代沉积成果、经验公式、对子井资料分析,研究不同级次构型单元的发育规模。利用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以侧积层为代表的构型界面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Ng52+3层发育点坝、废弃河道、泛滥平原3种微相类型,沉积单元内部划分出1~5级构型界面;识别出单一曲流带、点坝砂体、单一侧积体等不同级次构型单元,并确定单一曲流带宽度、点坝长度和厚度、单一侧积体厚度和水平宽度,以及侧积层平面间距和倾角等参数的取值范围。该研究为孤东油田储层精细表征及剩余油预测与开发提供指导。
李宗奇林承焰张宪国孙志峰
关键词:储层构型剩余油孤东油田
大港滩海张东开发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与储层预测被引量:7
2007年
通过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等资料,确定了大港滩海张东开发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和储层特征重构的基础上,选择随机模拟地震反演方法进行储层预测;结合储层砂体展布和试油试采资料,进行了油藏特征分析。综合研究认为,在张东开发区古近系可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其中沙三段相当于层序Ⅰ,沙二段相当于层序Ⅱ的低水位体系域,沙一段下亚段相当于层序Ⅱ的湖侵体系域。沙河街组油藏具有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的复式油藏特征,其主力储层为沙三段的底部和沙二段。
王友净林承焰董春梅王贺林张宪国
关键词:滩海层序地层油藏特征
珠江口盆地文昌13-1油田ZJ2-1U砂组沉积微相地震刻画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珠江口盆地文昌13-1油田井网稀疏,不同微相砂体厚度及组合特征差异等制约井间砂岩分布及沉积微相刻画的难题,从井点出发通过岩心资料确定了井点沉积微相类型;利用地震属性和地震相分析方法对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刻画。通过构建"地震基准弧长对数"属性,并利用该属性进行砂岩厚度定量预测,从而建立了研究区砂坪主体和砂坪侧缘的地震相模式;利用砂岩厚度分布和地震相落实了沉积微相边界。研究结果揭示,该区ZJ2-1U砂组沉积期经历了"泥坪—混合坪—砂坪"的沉积演化,砂坪主体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砂坪侧缘面积大,呈互层状在全区分布。上述认识为油藏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张宪国张涛林承焰袁辉晁彩霞张守秀
关键词:沉积微相地震属性地震相
一种表征成岩相特征的定量参数分析方法
一种表征成岩相特征的定量参数分析方法,属于储层地质学和地震沉积学技术领域。收集整理研究区目标层位砂岩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薄片图像资料,建立成岩演化序列,以成岩作用和成岩矿物为划分依据建立成岩相分类方案;根据成岩...
王文广林承焰董春梅张宪国任丽华林建力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