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喜玲

作品数:18 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7篇地震
  • 7篇地震波
  • 7篇震波
  • 7篇强震
  • 6篇波速
  • 6篇波速比
  • 5篇地震前
  • 5篇震前
  • 4篇地震前兆
  • 4篇地震序列
  • 4篇地震学
  • 4篇地震预报
  • 4篇前兆
  • 3篇振幅
  • 3篇振幅比
  • 3篇前震
  • 2篇动力学
  • 2篇动态演化特征
  • 2篇震级
  • 2篇时空演化特征

机构

  • 18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18篇张喜玲
  • 14篇蔡静观
  • 8篇雷素华
  • 7篇王兴辉
  • 5篇李永莉
  • 2篇龙晓帆
  • 2篇陈立德
  • 1篇罗淑进
  • 1篇梅世蓉
  • 1篇许昭永
  • 1篇张立
  • 1篇张爱玲
  • 1篇刘翔
  • 1篇陈燕
  • 1篇王绍晋

传媒

  • 5篇地震研究
  • 4篇地震
  • 2篇中国地震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内陆地震
  • 1篇高原地震

年份

  • 4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6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地区地震序列分类的定量讨论被引量:3
1996年
本文通过对云南地区1965提以来116次大小地震序列的清理和归纳,引入了地震序列分类的时空强定量尺度,提出;表明震源区进人失稳状态的前震序列主要发生在主震前10天,前震序列的最大震级5.5级;震群型地震序列在时间、地点上的确定应与震级有关,在时间上以同在地震孕期内为宜,7、6、5级分别不超过1年、半年、3个月,在地点上以同在地震孕震区内为2,7、6、5级分别不超过100、50、30公里,震级上以小子等于0.5级为宜;主余震地震序列和孤立型地震序列的最大震级差分别是2.9级和3.
蔡静观王兴辉雷素华张喜玲
关键词:前震序列
云南地区近期强震孕育过程中波速比突变的时空演化特征被引量:12
1997年
1995年7月12日至1996年2月3日短短7个月,云南地区连续发生了孟连西中缅边境7.3级、武定6.5级和丽江7.0级3次强震.本文研究了近期强震前5个地震台单台波速比和多台波速比的时空演化特征.发现:在7级大震前5~8年,大震震中120km范围内出现了波速比高(低)值突变的中长期源兆,当波速比的突变幅度骤升(降)或突变地震次数骤增时,中长期源兆进入中短期阶段;6级强震在震前3~6年,40和150km范围内出现了波速比高值突变的中长期源兆和中长期近场场兆,但向中短期阶段过渡的识别指标不明显.强震震中150km范围出现的波速比突变异常高达3.0左右,而远在强震震中250km以外的地区最大值为2.36,显示出离强震震中近的地区突变幅度比离强震震中远的地区大的特征,即源兆和近场场兆异常幅度比远场场兆大20%~60%.并对波速比突变数据的可靠性和物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蔡静观张喜玲李永莉雷素华王兴辉
关键词:波速比
云南地区近期强震重复发生时地震学的动态演化特征被引量:4
1997年
通过对强震重复发生的滇西北、滇东北、滇西南澜沧江以西3个地震区多项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波参数的动态追踪,发现在同一地震区重复发生的强震,震前的异常形态可以具有相似性,也可以出现反向变化的特征。如滇东北地震区中小地震在1985年禄劝强震前的活跃和1995年武定强震前的平静;澜沧地震台单台波速比月均值在1988年澜沧—耿马大震前的低值异常和1995年孟连西中缅边境大震前的高值异常。本文同时以b值和波速比为例,讨论了强震成组发生时强震所在的地震区和未发生强震的地震区各自不同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发生了强震的地震区,在强震前2—8年,b值均出现高达1.80的突变异常,而未发生强震的滇西地震区b值最大值为1.50,从而提出了中长期源兆的问题;同样,单台波速比在强震震中附近的台站,其高值突变的幅度要比远离强震震中的台站大20—60%。
蔡静观张喜玲李永莉王兴辉雷素华
关键词:地震复发地震活动性地震波地震学
澜沧-耿马大震前单台波速比突变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5
1996年
用整体的观点、综合的方法研究了1988年澜沧-耿马7.6、7.2级大震前8年中澜沧、腾冲、洱源3个地震台单台波速比(简称波速比)的动态变化过程,发现自1983年始,远在250km以外地区发生的中强震、强震可引起澜沧地区波速比突变,其突变幅度随大震的临近和距离的逼近而增大。对波速比突变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并对波速比突变异常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及其物理成因进行了探讨。
蔡静观雷素华张喜玲
关键词:地震波速比地震前兆
丽江7.0级地震预报判据及地震学主要异常被引量:2
1997年
介绍了丽江7.0级地震烈度、地震地质及中、短、临预报简况。中、短期预报准确,短临预报向云南省政府打了招呼。重点讨论中短期预报中使用的主要地震学判推。指出丽江7.0级地震前,中甸一下关地震带6级地震时间间隔已达19a,超过历史极限。该带北段1983~1993年10a内无M≥5地震;震中周围形成一长约150km空段,199O~1995年6a内震源区(△≤60km范围)M≥3.5地震出现平静异常。总之,震源周围地区小震及中强震平静是丽江7.0级地震主要特征。1995年12月至1996年1月的短临阶段,震源区外围的永胜、洱源等震中距77~12okm的地震窗口,出现小震频度增高或前兆震群。根据震源区内定点前兆数量少、异常幅度小等特征,作者提出中短期阶段,震源区介质刚度比源外区大,因此应变小、外围地区则相反的看法。
陈立德龙晓帆张喜玲刘翔张立
关键词:地震预报地震学地震烈度
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在宁蒗─盐源地区地震序列早期判断中的应用
1996年
通过对宁蒗─盐源地区各类地震序列在3天和7天内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前震序列的地震在垂直分量上P波初动一致,且P、S波最大振幅比值稳定,呈过原点的直线,其振幅比值较低,而早期前震序列振幅比值较高。双震型地震序列出现两组初动,第一主震的余震振幅比不稳定,但第二主震的前震振幅比仍保持呈过原点的直线,利用地震特特征可望区分第一主震的余震和第二主震的前震。主余震地震序列的地震振幅比不稳定。应用地震波动力学特征作为地震序列的早期判断方法,可在3天和7天内对宁蒗─盐源地区的前震、双震型地震序列作出判断,在3天内对主余震序列作出判断。
蔡静观张喜玲
关键词:宁蒗地震地震波地震序列动力学
从高波速比试论云南丽江7级地震的孕震模式被引量:15
1999年
利用震中周围多台地震波资料计算平均波速比, 并对计算误差作了统计和分析, 提出了在介质存在横向不均匀的情况下数据处理方法。在资料有相当可信度的基础上, 动态追踪了1996 年2 月3 日云南丽江7 级地震前滇西北地区波速比的十余年时空演化图象。显示出: 丽江地震孕震区的高波速比异常图象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大到小并再次扩大的过程;而低波速比的异常图象则由大到小、由小到大并再次缩小的过程; 地震发生在低波速比异常区包围的高波速比异常区的交汇部位。其时间进程的演化显示丽江地震的孕震区在1988年耿马—澜沧76 、72 级地震后进入非线性阶段, 1995 年孟连西中缅边境73 级地震前进入失稳阶段。结合滇西北地区地震垂直分布图象和对照含硬包体试样在破裂孕育过程中波速场的演化图象,
蔡静观梅世蓉张喜玲许昭永
关键词:孕震模式丽江地震震级地震
云南地区近期强震重复发生时地震学的动态演化特征
<正>1995年7月12日至1996年2月3日,云南地区连续发生了孟连西中缅边境(简称孟连西)7.3级、武定6.5级、丽江7.0级3次强震,在孟连西和丽江大震90km 范围曾发生过1988年11月6日7.6、7.2 级和...
蔡静观张喜玲李永莉王兴辉雷素华
文献传递
云南地区双震型地震序列中第二主震的前震识别被引量:6
1995年
本文通过对双震型地震序列的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的研究,提出了识别双震中第二主震前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双震第一主震发生后,序列地震的P波垂直分量初动一致时,可依据波形来识别第二主震的前震;而初动不一致时有三种情况:1、两组初动中有一组P、S波振幅比仍保持为过原点的直线而另一组离散,2、两组初动的振幅比分别为过原点的直线;3、两组初动的振幅比共同组成过原点的直线,对前两种情况可识别第二主震的前震,最后一种情况难以识别。总体达60-70%的可识别率。
蔡静观雷素华王兴辉张喜玲
关键词:地震序列前震振幅比地震波
云南地区波速比预报效能的动态分析被引量:3
1999年
通过对云南地区10多年来地震波速比资料进行研究和应用,对波速比异常的预报效能作了动态分析,异常对应地震的时间、距离、幅度均随强震的孕育和强震活跃期的盛衰过程而演变。短临虚报异常可能提供强震孕育的中长期信息和中强震的中长期源兆。研究结果表明,其漏报的地震是发生在250 km 范围内的后续(3个月内)中强地震;对发生在100 km 范围内的中强震(强震前5个月)有对应,而300 km 外的中强震漏报。
蔡静观张喜玲
关键词:波速比强震孕育地震预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