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启元

作品数:53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理学
  • 18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电子转移
  • 7篇电子转移反应
  • 6篇荧光
  • 6篇植物
  • 6篇量子化学
  • 6篇光合作用
  • 6篇光谱
  • 6篇分子
  • 5篇量子化学研究
  • 5篇化学研究
  • 5篇ESR研究
  • 4篇电子能
  • 4篇电子能带
  • 4篇电子能带结构
  • 4篇配合物
  • 4篇光合反应中心
  • 4篇光诱导
  • 4篇光诱导电子转...
  • 4篇复合物
  • 4篇C_(60)

机构

  • 53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53篇张启元
  • 22篇张兴康
  • 13篇刘扬
  • 10篇艾希成
  • 10篇孙健
  • 9篇匡廷云
  • 9篇孙照勇
  • 8篇马淑华
  • 8篇冯娟
  • 8篇严继民
  • 7篇张小东
  • 7篇徐红
  • 6篇陈德文
  • 6篇张汝波
  • 6篇徐四川
  • 5篇屈正旺
  • 4篇王彦妮
  • 4篇陈建新
  • 4篇李良璧
  • 4篇刘科

传媒

  • 11篇化学学报
  • 7篇科学通报
  • 7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Acta B...
  • 3篇波谱学杂志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中国化学第八...
  • 2篇中国化学会2...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发光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第七届全国化...
  • 1篇第五届全国自...
  • 1篇第七届全国量...

年份

  • 1篇2005
  • 7篇2002
  • 10篇2001
  • 11篇2000
  • 8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5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植物叶绿体中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超快过程被引量:1
2001年
采用相同的分离技术,从三七、水葫芦和菠菜植物叶子中提取叶绿体.利用吸收光谱和低温荧光光谱及皮秒荧光单光子计数技术对这3种叶绿体的光谱性质和光系统Ⅱ荧光寿命进行了研究.这3种叶绿体吸收光谱相似,暗示着不同的植物都能高效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子.采用三指数动力学模型对测定的光系统Ⅱ荧光衰减曲线拟合,水葫芦植物叶绿体光系统Ⅱ荧光衰减寿命分别是: 138, 521和 1494 ps;菠菜体系叶绿体荧光寿命分别是: 197, 465和 1459 ps ;三七叶绿体体系荧光寿命分别是: 30, 274和 805 Ps ;并且归属了荧光组分,慢速度荧光衰减由叶绿素堆积造成,中等速度荧光衰减源于PSⅡ反应中心重新结合电荷组分,快速度荧光衰减归属于 PS Ⅱ反应中心组分.定义并且基于 20 ps模型计算了三七、水葫芦和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反应中心激发能转能效率,分别是60%,87%和91%.实验结果支持20 ps时间常数模型.三七叶绿体光系统Ⅱ反应中心低转能效率,2个光系统之间激发能分配平衡状态差的结果,以及它的光系统Ⅰ激发能红移的现象都与该植物生长速度慢的现象相吻合,显示植物生长速度特性可体现在光合作用原初过程中。
徐四川孙照勇艾希成冯娟张启元张兴康郁飞唐崇钦李良璧匡廷云
关键词:水葫芦叶绿体荧光寿命菠菜
蛋白环境对紫色细菌Rb.spheroides光合反应中心原初电子转移的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
得到一些新的结果,主要如下:(1)在色素分子与蛋白质链上相应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的轴向配位及或氢键复合物的超分子中,这些残基对超分子的前线轨道组成基本没有贡献.用ODA-ENFC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首次得到Rb-sphero...
徐红张汝波屈正旺张兴康张启元
关键词:电子转移光化学反应量子化学
文献传递
端粒DNA碱基重复序列光谱
2001年
端粒是真核细胞内线状染色体末端的蛋白质-DNA结构复合物, 它具有保护染色体完整性和维持细胞复制的能力. 从单细胞的有机体到高等的动植物端粒的结构和功能都很保守, 人和脊椎动物细胞中端粒DNA序列都是(TTAGGG)n. 采用合成的寡聚核苷酸模拟端粒DNA体系, 测定其吸收和荧光光谱, 从相对荧光量子产率角度上预测端粒DNA的性质; 并且推测细胞分裂缩短的端粒DNA碱基序列形式. 寡聚核苷酸5′-TTAGGGTTAGGG相对荧光量子产率较低, 激发能内转化效率较高, 与端粒DNA碱基重复序列(TTAGGG)n相吻合, 其结果表明端粒DNA具有较强的非辐射和内转化能力.
徐四川艾希成孙照勇张启元张兴康
关键词:端粒DNA寡聚核苷酸荧光量子产率荧光光谱
细菌Rps.viridis光合反应中心与醌分子QB相关质子转移机理的QM/MM研究
<正>本文应用GAMESS及EFP(Effective Fragment Potential有效片段势)模型与Tinker程序包中的分子力场相结合而发展的QM/MM方法,对紫色细菌Rps.viridis光合反应中心内电子...
孙扬张启元艾希成张建平B.L.GrigorenkoA.V.Nemukhin
文献传递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蛋白复合物的纳秒时间分辨光谱研究
1997年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揭示光合作用的奥秘,对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粮食、环境保护等问题十分重要.高等植物光系统Ⅱ可分解水,因此对其机理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对光系统Ⅱ反应中心机理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原初机理.为此,近些年来人们采用各种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对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蛋白复合物的电荷分离及复合过程进行了广泛细致的研究.但因此体系衰变组分较多,光谱重叠严重,所以对各成分的归属意见不一.为此,本文采用纳秒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及光谱解叠方法对D1/D2/cyt b559的电荷复合过程进行了研究.
陈建新张红灏叶彤张启元侯建敏杨昆云于振宝匡廷云汤佩松
关键词:光系统II蛋白复合物
固态二乙炔拓扑聚合反应动力学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利用协同反应模型和EHGO-ASED量子化学方法,对固态二乙炔的拓扑聚合反应:MDA(Molecular Diacetylenes)→PBT(Polybutatrienes)→PDA(Polydiacetylenes)的势能曲线进行了计算,并对其轨道对称性以及能隙随反应坐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很好地解决了文献中用Woodward-Hoffmann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对此反应进行分析时所遇到的问题,指出了此反应是热允许的原因。
颜顺启张启元严继民
关键词:二乙炔反应动力学
关于N-苯基-β-萘胺的光化学反应研究
<正>迄今为止,有关N-苯基-β-萘胺的光化学反应研究尚未见报导.本文用ESR方法研究了此化合物在苯中于紫外辐照下的光解和光氧化、光化夺氢氧化和在半导体CdS粒子界面光氧化的过程,确定氧化中间体和过程机理。
孙健陈德文张启元
文献传递
Rps.Viridis细菌光合反应中心MQ-UQ间电子转移伴随质子转移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本文认真考虑了有关质子转移的可能路径,用量子化学DFT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RpS,V细菌光合反应的△G°进行了计算.
马淑华张汝波屈正旺张兴康张启元
关键词:电子转移质子转移MQUQ量子化学
文献传递
乙烷内旋转势垒的从头计算以其能量分解
1991年
用ab initio方法以6-31G为基组对乙烷分子内旋转势垒进行了计算;用exp-6-1方法对势垒进行了分解。所得势垒与文献报导相符得很好。势垒由总排斥能及色散吸引能两大部分组成,后者的贡献不重要,其绝对值仅约占3%(图2.4),这与绝大多数文献报导一致。在总排斥能中,重叠交换、电荷转移、及静电三种相互作用的贡献依次各约占12%、36%及52%(图24)。可见静电排斥在内旋转势垒的形成中占主导作用,这结论与唐敖庆的分析一致,而与R.M.Pitzer及Morokuma-Umeyama等的结论不完全一致。结果还表明,不仅总的势能函数,而且与组成势垒的各成分相应的势能函数都与Kemp及K.S.Pitzer给出的势函数表达式相符得很好(图3)。
张启元严继民
关键词:乙烷
铕(Ⅲ)荧光增敏体系在微乳液中的发光性质和荧光衰减动力学研究
2001年
利用稳态和瞬态光谱方法研究了不同铕离子发光体系中各种因素对铕离子发光性质的影响 .通过吸收和激发光谱的变化分析了稀土离子 Gd3 +对 Eu3 +增敏机理 ,并从荧光衰减动力学角度证明了主配体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 TTA)、协配体邻啡咯啉 ( Phen)、稀土离子 Gd3 +和表面活性剂 TX-1 0 0对铕离子发光的增敏作用 .4种发光体系 Eu3 +/Gd3 +/TTA/Phen/TX-1 0 0 ,Eu3 +/TTA/Phen/TX-1 0 0 ,Eu3 +/Gd3 +/TTA/Phen和Eu3 +/Gd3 +/TTA/TX-1 0 0中铕离子 5D0 态的发光寿命依次为 980 >6 70 >4 0 0 >2 6 0 μs,而且存在铕离子 5D1到 5D0 的传能过程 .在发光越强的体系中 ,5D1 的衰减越慢 ,相应地 5D0 的上升时间也就越长 .研究结果表明 ,在最佳发光体系中既存在分子内的能量转移 。
孙照勇艾希成冯娟张启元张兴康
关键词:荧光增敏发光性质微乳液稀土有机配合物荧光衰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