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胶质瘤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2篇药物
  • 2篇白蛋白
  • 2篇P-STAT...
  • 2篇SURVIV...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尿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清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1篇张华
  • 7篇王新华
  • 7篇李龙平
  • 3篇邱令云
  • 2篇周勇军
  • 2篇易凯
  • 2篇胡麦英
  • 2篇谭亮南
  • 1篇王小万
  • 1篇苗杰
  • 1篇徐凡
  • 1篇陈佳
  • 1篇周越辉
  • 1篇罗毅
  • 1篇杨炼球
  • 1篇汤建华
  • 1篇刘利辉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检验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α-羟丁酸脱氢酶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法分别测定60例ICP孕妇(ICP组)和6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比值、DBII、GGT及TBA),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ICP组的α-HBDH、DBII、GGT及TB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LT/AST比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CP组患者的α-HBDH水平与DBII、GGT呈正相关(P〈0.01),但与ALT/AST比值和TBA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α-HBDH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ICP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可用于ICP患者的病情评估。
李龙平王新华谭亮南汤建华张华
关键词:胆汁淤积肝内羟丁酸脱氢酶妊娠
利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被引量:8
2004年
张华王小万
关键词:药物利用
缺血修饰白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因心肌缺血被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氨基酸末端。作为一项新的早期检测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具有敏感性高,阴性预测值高、出现时间早等优点。临床可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甄别急性冠脉综合症及危险分层等。
易凯李龙平张华王新华谭亮南
关键词: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疾病
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与糖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与糖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两组,以160例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HU组)为对照,对140例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HU/HT组)进行临床分析。分别测量两组的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肌酐(CR)、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进行比较。结果HU/HT组UA、TG、TC、FPG均高于HU组(P〈0.05),提示高血压可以使血尿酸水平升高,高尿酸合并高血压时进一步加重糖脂代谢紊乱。结论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时与糖脂代谢紊乱等代谢综合征(MS)成分关系更为密切。
胡麦英张华徐凡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
Survivin和p-STAT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与相互关系的研究
王新华邱令云李龙平张华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X线、cT平扫及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病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常规x线检查,其中39例行CT平扫,17例行CT三维重建。根据影像学所见进行诊断、分型,计算并比较各种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检出率,在术中验证得出分型符合率后进行对比。结果x线平片骨折检出率为90.2%,CT平扫为97.4%,CT三维重建为100%;其分型符合率分别为76%,100%,100%。结论传统的x线片为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较经济实用的首选方法,CT平扫及三维重建可提高诊断率,对准确分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起关键作用。
罗毅苗杰张华陈佳
Survivin和p-STAT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与相互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Survivin和p-STAT3表达与相互关系及其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即用型二步法检测62例脑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Survivin和p-STAT3的表达情况。结...
王新华邱令云李龙平张华
血清AFP和GP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周勇军王新华张华
住院患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分析某院住院患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采用天地人微生物自动检测与分析系统对3848份住院患儿血标本进行培养及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共分离病原菌262株(6.81%),其中革兰阳性(G^+)菌占73.28%,革兰阴性(G^-)菌占23.66%,假丝酵母菌属占3.05%;G^+菌前3位依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肠球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G菌前3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G^+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青霉素86.41%耐药,对红霉素77.17%耐药;主要G^-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已普遍耐药,仅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92%、15.59%、23.53%。G^-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较常见,其中大肠埃希菌产酶株检出率为77.78%,肺炎克雷伯菌为88.89%。
王新华张华李龙平易凯
关键词:血流感染病原菌抗菌药物
生存素和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与相互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生存素和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与相互关系及其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即用型二步法检测62例脑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生存素和p-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生存素和p-STAT3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在脑胶质瘤中,生存素和p-STAT3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45%、61.29%,Kemohan分级Ⅲ+Ⅳ级与Ⅰ+Ⅱ级生存素和p-STAT3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5例生存素阳性表达病例中,p-STAT3表达阳性25例(71.43%),生存素蛋白与p-STAT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0.38,P=0.003)。结论生存素基因可能是通过p-STAT3蛋白的激活在脑胶质瘤组织中发挥抗凋亡作用,促进脑胶质瘤发生及发展。
王新华杨炼球邱令云周勇军李龙平张华
关键词:脑胶质瘤生存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