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 作品数:111 被引量:76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 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舌色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舌色分布特点及其与西医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尝试从舌色角度为糖尿病临床辨证论治与判断预后转归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4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Ⅱ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应用舌象仪统一采集患者舌象资料。由2位高年资中医内科专家分别从舌色的红、紫、暗3个维度评分,进行程度量化,将量化结果录入《中医舌诊专家判读数据库》。同时收集患者舌象采集前后2周内的实验室指标[单次空腹静脉血糖、空腹指尖血糖、早餐后2 h指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常规、肾功能、离子、血清白蛋白、血脂、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反映尿蛋白情况的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ACR)、24 h尿蛋白定量]。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舌色分布特点并分析以上实验室指标与舌色的相关性。结果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舌色均有偏红的特点,聚类类别方差分析显示糖尿病初期、中期、后期3类群体舌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程及舌紫、舌暗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病程进展,舌紫、舌暗的程度不断加深。舌红的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296,P<0.05);舌紫的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均呈正相关(r=0.395,0.391,P均<0.05);舌暗的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均呈正相关(r=0.328,0.336,P均<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不同病程中均有舌色偏红的特点;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舌紫、舌暗程度加深;舌色与糖化血红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相关,可作为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预测心脑肾大小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中医诊断学要素。
- 王辰光石晓琪蔡轶珩关静任传云史银春苏琪张华高梦蕉陈宗俊裴志行肖永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舌诊
- 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急性期半暗带转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急性期半暗带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除外假手术组,其余各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醒脑静组。醒脑静组按0.18 mL/100 g腹腔注射醒脑静注射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4 h,尼氏染色观察大鼠半暗带区神经元形态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超微结构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法检测(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观察大鼠缺血半暗带区细胞凋亡情况,磁共振分别于4.5 h和24 h观察大鼠不同时间段半暗带区缺血演变过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尼氏小体结构破坏崩裂,轮廓模糊或消失;透射电镜观察可见NVU超微结构病理形态明显损伤;模型组TUNEL染色可见大量的凋亡细胞(P<0.01);磁共振结果可见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存在大面积梗死。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组神经元和NVU超微结构病理形态明显改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半暗带丢失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够改善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状态,减少胶质细胞和微血管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部分半暗带,对脑缺血急性期半暗带区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孙逸坤吴丽君李媛媛刘浩琦安娜宋珂张华高永红
-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半暗带神经元核磁
- 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梗死病灶位置与脑梗死后抑郁的关系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脑梗死病灶位置与脑梗死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确诊的199例PS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脑梗死后是否发生PSD分为PSD组(n=69)和对照组(n=130)。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脑梗死病灶位置及一般资料,分析脑梗死患者发生PSD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的脑梗死部位构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梗死病灶大小、抑郁症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高、大梗死病灶、有抑郁症家族史、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均是脑梗死患者发生P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是脑梗死后发生PS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脑梗死部位与发生PSD的关系尚不明显。
- 任大为万继峰庄严张华杨保林
- 关键词:动脉狭窄脑梗死病灶位置抑郁
- 早期针刺阳明经穴治疗缺血性中风弛缓期瘫痪的临床疗效研究
- 依据'治痿独取阳明'理论,以缺血性中风急性期7天内弛缓期瘫痪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手段分为三组,一组为单纯现代康复治疗,一组为针灸治疗,另一组采用针灸加上采用现代康复技术治疗。通过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对弛缓期瘫痪患者...
- 张宇张华任毅马大勇杨保林
- 关键词:中风针灸
- 文献传递
- 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常用中药复方与证候要素的关系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常用中药复方与证候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方证相应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数据库中提取359例服用的6个常用中药复方(温胆汤、星蒌承气汤、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补阳还五汤)同时进行了证候要素评分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信息,通过比较与各复方对应的证候要素评分均值,应用多元回归分析获得各复方与证候要素之间的优势比,探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常用中药复方与证候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从证候分布看,温胆汤、星蒌承气汤、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应的证候要素均以风证、火热证、痰证为主,补阳还五汤对应的证候要素以风证、痰证、血瘀证为主。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星蒌承气汤的使用与痰证、火热证关系密切,呈正相关;温胆汤与痰证关系密切,呈正相关;镇肝熄风汤与痰证、气虚证的关系密切,呈负相关;天麻钩藤饮与阴虚阳亢证关系密切,呈正相关;补阳还五汤与气虚证、血瘀证关系密切,呈正相关;半夏白术天麻汤与风证、痰证关系密切,呈正相关。结论:方剂与证候要素相呼应,选方以证候要素为依据,针对核心证候要素选方用药,是达到准确辨证论治的关键。
- 辛喜艳张华高颖
- 关键词:中风病证候要素方剂
- 整体观视角下代谢紊乱相关慢性病防治
- 2024年
- 代谢紊乱相关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文章基于整体观,从人体“整体-局部”联动以及时间、空间的动态发展角度,重新思考代谢紊乱相关慢性病发生发展过程,提出“单组分代谢异常-代谢综合征-代谢紊乱相关慢性病”的疾病顺序发展链条。并针对代谢紊乱早期筛查缺失等临床问题,探讨代谢紊乱相关慢性病的早期防治策略。提出如将红外热成像等新型检测技术与智慧医学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代谢紊乱早期筛查新工具,为我国的慢性病防治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启发。
- 杨依萌薛惠中张华张文征蔡秉洋郑晓艳蔡阳平姜碧瑶陈宇肖永华
- 关键词:中医学整体观代谢紊乱慢性病
- 结合脑功能网络评价中医药治疗克-雅病1例
- 2023年
- 克-雅病是一种罕见的由朊病毒蛋白诱导的神经退行性脑病,此病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病死率高,预后极差。本报告回顾性分析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克-雅病患者1例,该患者表现为快速进展的痴呆、视觉障碍、明显的锥体外系受损,并迅速进展至昏迷,最终死于重症肺炎,总病程1年4个月。西医缺乏针对该病有效的治疗手段,基于个体的同源脑功能网络分析显示,中医辨治可对延缓疾病进展起到一定作用。本文分析1例克-雅病患者的中医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回顾,以期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探索中医药治疗优势。
- 侯晓莹钟利群张倩陈程张华马大勇赵子珺卫景沛
- 关键词:克-雅病朊病毒中医药
- 益肾逐瘀法治疗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益肾逐瘀法对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门诊的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患者9例,均为右利手,将9例患者设为PD组。正常对照组为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的志愿者,均为右利手。PD组给予培元解痉汤加减治疗,正常对照组不作药物干预,比较不同观察时点PD相关量表分值。采集正常对照组及PD组治疗前后的f MRI数据,分析各组间不同脑区之间的FC。结果:PD组入组28 d时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表评分较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表、NMSS、PDQ-39评分及入组28 d时UPDRSⅢ评分较疗前均有改善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比形成的脑网络中杏仁核是一个重要节点,PD组治疗前右侧杏仁核与右侧壳核的FC大于对照组,而治疗后这两个区域的FC较治疗前减弱。结论:益肾逐瘀法对强直少动型PD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能通过调整紊乱的脑功能连接而发挥治疗作用。
- 于艳敏张华赵颖张天琪谭中建刘岑
- 关键词:功能核磁共振
- 基于fMRI观察益肾逐瘀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脑网络连接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纹状体与大脑皮层功能连接的特征,并探讨益肾逐瘀法对纹状体-皮层功能网络的影响。方法使用益肾逐瘀法治疗PD患者,疗程4周,对PD患者和健康对照各9例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在每个半球中以基于皮层的功能分区与4个纹状体亚区的偏相关系数为脑网络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套索算法(LASSO)挑选出最优特征,将PD患者和对照组,以及PD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进行分类,并对PD患者病程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检查(UPDRSⅢ)进行线性回归。结果 PD患者的纹状体与运动感觉网络和中央执行网络的连接度减弱,病程和UPDRSⅢ均与壳核后部-默认网络的连接呈正相关,UPDRSⅢ与尾状核-视觉网络、伏隔核-中央执行网络的连接呈负相关。经治疗后,PD患者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主要体现在非运动症状的改善,尤以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夜尿频,刺痛、痛有定处最为显著。伏隔核-中央执行网络连接度较治疗前有所增强。结论 PD患者运动、感觉及认知网络与纹状体的连接较健康对照均有改变,并与病程延长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益肾逐瘀法对PD有一定治疗作用,以改善非运动症状为主,对重建PD患者伏隔核(奖赏环路中的关键区域)与中央执行网络的连接有着积极的作用。
- 张华薛琴于艳敏袁永娥张西刘岑陈志刚
- 关键词:帕金森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 那如-3巴布剂中新乌头碱含量的测定
- 目的:建立那如-3巴布剂中新乌头碱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D)方法。
结果:在0.1295μg-2.07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 张华牛欣杨学智
- 关键词:那如-3巴布剂新乌头碱高效液相色谱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