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克梅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1篇敌敌畏
  • 1篇毒素类
  • 1篇症状
  • 1篇职业卫生
  • 1篇色差
  • 1篇试剂
  • 1篇数码
  • 1篇数码图像
  • 1篇体细胞
  • 1篇图像
  • 1篇农药
  • 1篇农药厂
  • 1篇铅笔
  • 1篇染色
  • 1篇卫生状况
  • 1篇卫生状况指标
  • 1篇细胞分裂
  • 1篇小鼠卵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蚌埠市职业病...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张克梅
  • 2篇毕晔
  • 1篇沙家豪
  • 1篇周作民
  • 1篇吴凤鸣
  • 1篇王黎熔
  • 1篇孙青原
  • 1篇霍然
  • 1篇李荣

传媒

  • 3篇淮海医药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职业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鼠spindlin1蛋白在稳定MII期卵母细胞纺锤体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目的探讨小鼠spindlin1蛋白在MII期卵母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对spindlin1蛋白在小鼠卵母细胞中的定位进行研究。采用抗体显微注射实验对其在MII期卵母细胞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MII期,spindlin1蛋白定位于中期纺锤体,当卵母细胞进入分裂后期,spindlin1蛋白从纺锤体上消失。抗体注射实验显示在MII期卵母细胞中干扰spindlin1蛋白后,纺锤体形态明显异常且染色体排列发生紊乱。结论小鼠spin-dlin1蛋白在MII期卵母细胞中发挥作用,参与维持中期纺锤体的稳定,保障了染色体的正确分离。
王黎熔张克梅毕晔马慜悦霍然周作民孙青原沙家豪
Spindlin1蛋白在小鼠卵细胞中的功能研究
纺锤体组装检测点(SAC)在哺乳动物体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非常重要的调控机制。它在体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可以防止出现染色体的不分离以及细胞的死亡。任何一条染色体未能正确附着在双极纺锤体上都将激活该检测点,使细胞分裂停...
张克梅
关键词:体细胞细胞分裂卵细胞
文献传递
敌敌畏、久效磷农药厂职工全血ChE活性水平及与临床症状关系调查
1997年
敌敌畏、久效磷农药厂职工全血ChE活性水平及与临床症状关系调查安徽省蚌埠市职业病防治所(朝阳路,233000)朱业仙张克梅本文调查了本市某生产敌敌畏、久效磷农药厂职工的全血胆碱酯酶(ChE)活性水平,并初步探讨了ChE抑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对象与...
朱业仙张克梅
关键词:敌敌畏久效磷农药厂临床症状
测砷试剂DDC-Ag的合成
2000年
张克梅
蚌埠铅笔厂成品车间苯系毒物危害综合治理效果的评价
2001年
李荣张克梅朱业仙
关键词:毒素类卫生状况指标职业卫生
活细胞工作站技术在小鼠卵母细胞实时观察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将活细胞工作站(LCS)应用于实时观察小鼠卵母细胞后期成熟和极体排放过程。方法运用LCS技术平台,利用hoechst 33342标记DNA,同时结合明场观察,实时记录小鼠卵母细胞后期成熟和第二极体排放过程。结果在建立最适工作条件后,成功将LCS技术平台应用于小鼠卵母细胞观察,获得了第二极体排放的实时影像。结论 LCS技术可成功地应用于小鼠卵母细胞观察,为进一步扩展LCS应用范围,获得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生长发育过程的实时影像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晔张克梅
关键词:卵母细胞
改良萘尔蓝染色法检查赫恩滋小体
1998年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可引起红细胞珠蛋白变性,形成赫恩滋小体,国家诊断标准中其检查方法采用萘尔蓝直接推片法。我们在某厂硝基氯苯作业工人连续多年健康监护工作中,对该法进行了改良,获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试剂:萘尔蓝0.6g,柠檬酸钠0.4g,氯化钠0.85g研磨,溶于100ml蒸馏水中(可略在热水浴中加温助溶),过滤后置棕色瓶贮干冰箱,临用时再过滤。(2)无脂玻片、盖玻片,小试管,毛细吸管,显微镜。(3)操作步骤:取染液约0.5ml置小试管中,加血液2滴,
张克梅
关键词:染色
一种数码图像比色法准确性的实验性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一种数码图像比色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建立一种数码比色方法:自行设计一封闭的拍摄环境,从拍摄参数、光源、图像的校正、色度数据的转换计量等方面加以控制,以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为研究对象,在恒定拍摄条件下分别对比色片摄片,数码图像经调整后读取比色片中1/3色度值。在Excel中进行色差计算并筛选获得比色结果,与目测法和色度计法相比较。应用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数码图像比色法准确率(53.45%)高于目测法(41.61%)和色度计法(3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数码图像比色法的准确性高于目测法和色度计法。
张克梅吴凤鸣
关键词:数码图像比色比色板色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