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防空型电磁炮总体方案权衡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从命中和毁伤的角度,研究了防空型电磁炮的技术体制,并对防空型电磁炮的口径、有效射程、弹丸质量、破片数量、初速、炮口动能、发射率和精度等总体性能指标进行了权衡分析。
- 张世英裴桂艳张俊
- 关键词:电磁炮防空反导
- 球形叠氮硝胺发射药工艺安全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为研究球形叠氮硝胺发射药的工艺安全性,采用5s爆发点、落锤式撞击感度仪、摩擦感度仪研究了球形叠氮硝胺发射药的热感度、机械感度、静电感度和冲击波感度,并与球形制式双基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球形叠氮硝胺发射药(DAQ):5s爆发点为228.3℃、爆炸百分数为4%、撞击感度特性落高(H50)为14.8cm、50%发火电压为正极3.27kV/负极3.10kV、50%发火能量为正极1.18J/负极1.06J、冲击波试验隔板值37mm;对于球形制式双基球形药(SPQ):5s爆发点为220.4℃、爆炸百分数为20%、撞击感度特性落高(H50)为14.1cm、50%发火电压为正极2.30kV/负极2.00kV、50%发火能量为正极0.68J/负极0.64J、冲击波试验隔板值为43mm,表明DAQ与SPQ的工艺安全性基本相当。
- 冯昌林李小元杨建兴张俊贾永杰
- 关键词:物理化学热感度机械感度静电感度
- 美海军电磁轨道炮研发计划评析
- 剖析了美海军对电磁轨道炮的军事需求,分析了美海军电磁轨道炮的发展路线,对美海军电磁轨道炮的研制进展进行了综述,预测评价了影响美海军电磁轨道炮下一步研制计划的三个主要因素。
- 张世英裴桂艳张俊
- 关键词:电磁轨道炮美国海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舰炮武器系统选型综合评价模型被引量:5
- 2013年
- 针对舰炮武器系统选型配置决策中众多制约因素难以平衡兼顾的难题,基于层次分析法,综合了作战效能、全寿命周期费用、研制周期、适装性、技术可行性和发展潜力等多变量因素,提出并建立了一套综合优化舰炮武器系统选型配置方案的方法和模型,实现了舰炮武器系统选型配置问题的优化决策,最后以大口径主炮武器系统发展选型为例,给出了模型的应用实例。
- 孟庆德徐鲁威张俊
- 关键词:舰炮选型
- 基于ADC法的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被引量:14
- 2015年
- 针对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准确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DC法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根据舰炮武器系统的特点,给出了有效性向量和可信赖性矩阵的评估模型;在能力向量的评估模型中提出了舰炮对目标的射击效能应与舰炮毁伤目标的概率、传感器跟踪能力、火炮瞄准能力及火炮的射击区域有关,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模型,有效解决了能力矩阵的准确评估的难题。以某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计算为例,给出了模型的应用实例。该模型可操作性强,能准确评估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
- 孟庆德张俊魏军辉冯昌林
- 关键词:舰炮作战效能
- 电磁脉冲弹打击水面舰艇作战能力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介绍电磁脉冲弹的杀伤机理,建立垂直辐射和斜辐射条件下电磁脉冲弹对目标覆盖区域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波束角、爆炸高度和弹道倾角对目标覆盖区域的影响。最后,以水面舰艇为目标,分析海军对电磁脉冲弹的覆盖区域和小型化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海军电磁脉冲弹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张俊冯昌林张世英
- 关键词:电磁脉冲弹弹道倾角
- 电磁炮外弹道仿真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电磁炮初速高、射程远,其外弹道与常规火炮不同。为获得电磁炮的外弹道数据,采用龙格-库塔法解算弹道方程组,计算不同仿真条件下炮口动能32MJ和64MJ电磁炮的外弹道数据,分析最大射程角和最大射高,研究弹形系数、弹丸初速和主要误差对电磁炮外弹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炮弹丸初速提高,弹道系数减小,射程增加。仿真结果可为电磁炮的指标选择提供技术参考。
- 裴桂艳张世英张俊李俊杰
- 关键词:电磁炮外弹道仿真射程初速
- 基于预授权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动态统一模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前的访问控制模型无法对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做到合理的统一控制,尤其是对动态的、随机的访问请求控制不完善,使得攻击者总能找到脆弱点,也使得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无法避免用户误操作引起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授权的机密性和完整性访问控制模型,将BLP模型和Biba模型结合起来,通过引入预授权机制,对一些随机动态的访问活动进行合理控制。运用条件控制项,对主体执行任务的权限进行实时监控,动态地授予和取消主体执行任务的权限,实现系统机密性和完整性的统一,同时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可用性,有利于信息的双向流动。给出了模型的应用实例,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证明。
- 张俊徐鲁威孟庆德冯昌林
- 关键词:机密性完整性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