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

作品数:92 被引量:66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水利工程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4篇地下水
  • 14篇盆地
  • 13篇地下水流
  • 11篇地质
  • 10篇地下水流系统
  • 10篇同位素
  • 9篇植被
  • 9篇水文地质
  • 9篇水资源
  • 9篇土壤
  • 9篇鄂尔多斯盆地
  • 8篇补给
  • 7篇沙地
  • 7篇毛乌素沙地
  • 7篇干旱
  • 6篇地下水位
  • 6篇鄂尔多斯高原
  • 5篇地下水补给
  • 5篇地下水资源
  • 5篇干旱区

机构

  • 73篇中国地质调查...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西安地质矿产...
  • 6篇长安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湖南省生态环...
  • 1篇力合科技(湖...

作者

  • 92篇张俊
  • 46篇尹立河
  • 35篇王晓勇
  • 29篇马洪云
  • 26篇董佳秋
  • 20篇黄金廷
  • 9篇孙芳强
  • 7篇郭莉
  • 7篇李成柱
  • 7篇顾小凡
  • 6篇殷坤龙
  • 6篇侯光才
  • 6篇赵振宏
  • 6篇王冬
  • 6篇贺帅军
  • 5篇黄发明
  • 4篇王旭升
  • 4篇杨炳超
  • 4篇常亮
  • 4篇张燕

传媒

  • 8篇中国地质
  • 7篇水文地质工程...
  • 6篇人民黄河
  • 4篇西北地质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干旱区研究
  • 3篇地下水
  • 3篇地质科技情报
  • 3篇地质通报
  • 3篇地质科技通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植物资源与环...
  • 2篇工程勘察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资源信息与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河南科技

年份

  • 7篇2024
  • 10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0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湘西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分析及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4
2024年
为探究湘西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环境质量综合情况,选择凤凰县相关区域作为研究区,于2022年6~8月在研究区采集440件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的As、Cd、Cr、Cu、Hg、Ni、Pb和Zn这8种重金属元素以及测定土壤pH值.采用PMF模型进行溯源分析,并结合GIS技术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以弱酸性为主,重金属ω(Zn)、ω(Cr)、ω(Pb)、ω(Ni)、ω(Cu)、ω(As)、ω(Cd)和ω(Hg)平均值依次为:81.02、64.67、31.63、29.27、25.52、9.93、0.28和0.13 mg·kg^(-1),Cd和Hg元素相对全国土壤背景值较高,且呈高度变异,林地中的Hg和Cd元素含量高于其他土地利用.PMF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贡献率依次为矿区开采源(37.4%)、大气沉降源(7.7%)、自然源(41.1%)和农业活动源(13.8%),并根据4类污染源空间分布提供了污染管控措施建议,通过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综合评价将研究区分为3类地块,分别为无风险地区(94.27 km^(2)),占比为76.38%;风险可控区(27.45 km^(2)),占比为22.24%;风险较高区(1.7 km^(2)),占比为1.38%.为该研究区土地污染的防治措施和防治范围划区等提供数据支撑.
肖凯琦徐宏根甘杰戴亮亮李毅李凯许青阳张俊邓世民李颖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盐池县地下水水质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对333组地下水质资料分析,查清了盐池县境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以SO42-型为主,水质以高氟化物、高TDS为主要特征,第三系岩层中石膏的广泛分布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低氟淡水主要赋存于骆驼井第四系风积砂分布区。结合其他资料,圈定骆驼井、高沙窝、大水坑三处水质较好的富水地段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
王冬马洪云张俊赵振宏姜军郭莉
关键词:地下水水质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系统多层结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深井钻探、PACKER试井、水化学与同位素分析、水流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和手段,以主干水文地质剖面为研究对象,对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巨厚的白垩系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系统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部白垩系各含水岩组构成统一含水体,含水层中地下水流连续,在地形控制下形成了多个规模不等、循环深度不一的多层结构地下水流系统,具有穿层型多层结构水流模式;南部白垩系各含水岩组相互独立,各含水岩组之间地下水流不连续,地下水顺层运动,具有顺层型多层结构水流模式。
赵振宏张俊
关键词:地下水流系统多层结构白垩系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高原潜水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方式仍没有统一的认识。通过对比鄂尔多斯高原不同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发现鄂尔多斯高原潜水的δD、δ^(18)O平均值(-71.75‰,-9.64‰)相对于当地降水均值(-65.00‰,-8.79‰)偏负。通过综合分析区内气候特点、地下水补给方式、潜水位动态等方面因素,认为潜水δD、δ^(18)O偏负现象与干旱地区降水的雨量效应和季节性冻土冻融作用下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有关。δD、δ^(18)O值偏负的大降水补给地下水的能力较强,可能使潜水δD、δ^(18)O值偏负;冻土冻融条件下δD、δ^(18)O值偏负的冬季降水有效入渗补给能力较强,是潜水δD、δ^(18)O值偏负的另一可能原因。研究表明,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方式,需要考虑不同降水条件及冻土冻融作用下地下水补给能力的差异及其对地下水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张俊尹立河马洪云黄金廷王晓勇
关键词:地下水氢氧同位素鄂尔多斯高原
鄂尔多斯浩勒报吉水源地开采地下水的环境影响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干旱半干旱区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容易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浩勒报吉水源地属于半干旱区的地下水水源地。2009—2014年间,该水源地为满足工业供水需求开采地下水6.0×104~7.3×104m3/d,产生了负面的生态环境后果。为核查环境变化与地下水开采的确切关系,调查分析了2004—2016年气象条件、地下水开采历程、地下水位、湖泊面积和植被指数的变化特征,建立定量指标进行了地下水开采的环境影响判别。结果表明,在2008—2014年期间,距开采区中心10 km范围的地下水位普遍下降1 m以上,奎生淖和敖各窖淖2个湖泊的面积萎缩约30%,水源地的植被指数对气候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增强。该水源地以往论证得到的可开采量偏大,应考虑生态环境约束将开采规模控制在3×104m3/d以下。
王旭升尹立河方坤张俊王晓勇
关键词:地下水开采植被指数生态需水量
毛乌素沙地4种植物叶水势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对毛乌素沙地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 C.Wang et Chang Y.Yang)和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 Spreng.)4种植物叶水势的月变化和日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冠层叶水势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4种植物叶水势与气候因子及树干液流速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5月份至8月份,旱柳、小叶杨和北沙柳清晨(5:00)的叶水势波动不明显;但3种植物正午(13:00)的叶水势有一定差异,其中旱柳和小叶杨正午的叶水势差异不明显,而北沙柳7月份和8月份的叶水势则明显小于其5月份和6月份;总体上看,各月份3种植物正午的叶水势均明显小于清晨叶水势。供试4种植物的叶水势日变化曲线均以"单峰型"为主,最高值出现在5:00至6:00,最低值出现在12:00至16:00;日间北沙柳的平均叶水势最低,而其他3种植物的平均叶水势差异不明显,5月份和8月份,北沙柳的平均叶水势分别为-11.9和-17.1 MPa,而旱柳、小叶杨和沙蒿的平均叶水势分别为-6.2和-7.1、-7.7和-7.3、-6.8和-8.4 MPa;但夜间4种植物的平均叶水势无明显变化。4种植物日间均表现出树冠下层叶水势高、上层叶水势低的趋势,而夜间则树冠上层和下层的叶水势几乎一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叶水势与气温、净辐射量以及树干液流速度负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正相关,其中,不同月份4种植物的叶水势与净辐射量和树干液流速度均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结果显示:毛乌素沙地不同植物叶水势的变化因种类、季节、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异,但总体上看净辐射量是影响4种植物叶水势变化的最主要气象因子。
尹立河黄金廷王晓勇马洪云张俊董佳秋
关键词:旱柳小叶杨沙蒿气象因子
西藏昂仁县那曲一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2020年
本文在分析研究区域地质条件和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以在研究区内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为基础,根据采集样品化验结果,详细阐述了研究区的地球化学景观特征以及元素的丰度、组合、综合异常、空间分布等5方面的特征,为在该地区研究的地球化学以及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方景文戴亮亮李新黄锦彦贺灿张俊
关键词: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
一种针管式地下水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管式地下水取样器,涉及一种取样器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包括抽提器和取样针管,抽提器通过连接管和取样针管相连通,抽提器包括推拉杆、活塞和空筒,推拉杆与活塞相连接,空筒的顶端通过上盖密闭,空筒的底端通过下盖...
张俊尹立河马洪云王晓勇黄金廷李成柱董佳秋
文献传递
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系统划分被引量:6
2008年
地下水系统的划分对于深入分析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揭示地下水的循环演化规律,进行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和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论述地下水系统的有关概念及划分方法的基础上,以西北典型内流盆地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为例,对地形地貌、区域地质背景及系统内含水层和水流场进行分析,从中提取依据,确定系统边界,划分地下水系统,划分出4级系统,包括2个地下水亚系统(二级系统)、4个子系统(三级系统)。
张俊孙自永余绍文
关键词:地下水系统额济纳盆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十大问题与展望:基于60年来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成果
2024年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近60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的调查研究成果,从地下水补给排泄、地下水水质与地下水循环等三方面总结主要的成果与认识,指出目前调查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解决的十大问题,展望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与重点任务。【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收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相关的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结合国内外其他沙漠区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地下水水量、水质及地下水循环等方面梳理调查研究进展。【研究结果】沙漠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绿洲区地下水侧向补给、降水入渗与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是蒸散发,还有少量的人工开采;地下水贮存量巨大,约有80多万亿m^(3);但目前补给量与排泄量的估算均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沙漠地下水的水质较差,除个别地区小于5 g/L外,大部分地区在5~10 g/L;在垂向上地下水水质具有上咸下淡的特点。地下水的区域运动规律是先从南向北流动,至塔里木河冲积平原后折向东流,地下水平均流速为55.94 m/a。【结论】下一步建议针对本文提出的十大问题,采用定量化的手段,从更长的时间尺度对地下水的补给量、排泄量进行估算;通过分层试验以及监测等技术获取更多的地下水循环信息,系统研究地下水的循环规律,提出沙漠区地下水循环的模式,定量总结各个循环系统的特点;进一步加大对沙漠区淡水寻找和高矿化地下水开发利用技术研发。
尹立河张俊张鹏伟顾小凡李小等
关键词:地下水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循环塔克拉玛干沙漠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