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玉忠
- 作品数:19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CT骨结构临床研究
- 吴静炯万凯明高令军庄玉忠顾军王小平姜海莹
- 该课题对20例髋部骨折患者行CT扫描,观察股骨头、股骨颈、股骨大粗隆的骨皮质和骨小梁结构及分布区域,同时观察骨折组X线摄片结果,判断是否有骨质疏松,同时对27例非骨折患者的X线摄片判断骨质疏松情况。研究显示图像清晰,符合...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
- 脊椎旁粒细胞肉瘤二例被引量:4
- 2006年
- 例1 男.20岁。腰腿痛1个月余。体检:L3~S1棘突压痛.叩击有放射痛,腰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30°。X线平片检查:骶骨形态、密度及边缘结构均未见异常。CT检查:骶骨结构完整.密度均匀,未见骨质结构破坏及增生:骶骨前可见弧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为5.6cm×2.2cm,密度均匀。直肠被推挤到前方.MR检查:S3~5前方见团块状软组织信号,呈扁平状,大小为6cm×2cm×7cm;于T1WI肿块呈与肌肉相似的等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肿块与骶椎界线存在,部分与骶孔相连;T11、12椎体内及椎弓见类圆形长T2高信号影,骶推及职髂骨骨髓内见不规则斑片状长T2高信号影,考虑为转移瘤或神经源性肿瘤。骨髓穿刺细胞学诊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骶前软组织肿块穿刺诊断:粒细胞肉瘤。
- 孟令平鹿彤韩敏庄玉忠
- 关键词:粒细胞肉瘤穿刺细胞学诊断组织密度直腿抬高试验X线平片检查
- 肝硬化结节癌变不同阶段磁共振成像研究
- 孟令平张杰洪玉萍程志俭鹿彤吴强吴美花庄玉忠万凯明孙仁艳
- 本研究采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系统采用综合序列,包括快速SE序列,GRE序列,三期动态增强MRI及特异性肝对比剂等,对有肝炎病史肝硬化患者做MRI检查;行肝横轴位、冠状位扫描及三维重建,鉴别肝内良恶性结节,并做相关影像病理对...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硬化结节肝细胞癌磁共振成像
- 肝硬化再生结节MRI评价
- 目的:评价高场强MRI对肝硬化再生结节(RN)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45例肝硬化RN的MR 影像学表现,用1.5T超导MR仪,常规快速屏气GRE T1WI序列和抑脂FSE T2WI序列及Gd—DTPA动态...
- 孟令平鹿彤吴强俞忠辉葛箐芳庄玉忠
- 文献传递
- 颈部16层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颈部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72例中,男48例,女24例,年龄45 岁~83岁,平均年龄5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颈部不适。5例做了DSA检查,2例进行支架治疗。 2.螺旋...
- 庄玉忠
- 文献传递
- 胰腺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征象的探讨
- 2004年
- 目的 :对胰腺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征象进行探讨。方法 :病理证实胰腺癌 37例 ,胰头癌 2 8例 ,胰体癌 5例 ,胰尾癌 4例。其中男 30例 ,女 7例。给予高分辨率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胰腺癌主要征象 :胰腺肿块 ,在动脉期 (胰腺期 )表现为明显的低密度灶 ,胰腺肿块低密度灶与正常胰腺组织密度差有显著差异。其他征象 :胰管和胆管扩张 ;胰周脂肪间隙模糊 ;胰周血管变形和周围淋巴结肿大等。结论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检出胰腺癌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 王洪林方佩君葛青芳庄玉忠俞忠辉
- 关键词:胰腺癌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胰管胆管扩张胰体癌
- 肺硬化性血管瘤一例
- 2000年
- 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SLH)是一种较少见的肺良性肿瘤。我院遇到一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62岁。常规体检胸片发现左下肺肿块入院,无不适主诉。X线正侧位胸片示左肺下叶心影后约3.5×4cm大小类圆形阴影,密度中等、均匀,边缘光滑锐利,无分叶和毛刺。
- 庄玉忠方佩君
- 关键词:肺肿瘤肺硬化性血管瘤CT
- 全文增补中
- CT增强扫描过敏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 2005年
- 对比观察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在CT增强扫描中的副反应,研讨其机理及过敏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 杨爱玲葛菁芳庄玉忠方佩君
- 关键词:CT增强扫描过敏反应护理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优维显
- 脑梗塞患者颅外颈动脉MSCTA和超声对照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MSCTA和超声在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定性及狭窄程度判定的价值及两种检查方法间的一致性。方法:对41例脑梗塞病例行MSCTA及超声检查,其中4例同时行DSA检查。分别观察斑块有无、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并采用一致性检验,观察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68.85%(28/41)、82.93%(34/41)的患者发现有颅外颈动脉、颈动脉斑块。MSC-TA、超声分别发现了共76处、69处颅外颈动脉斑块;两种检查方法共同判断的60处斑块的性质判定的一致性为75%(45/60),Kappa值为0.5915。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外颈动脉狭窄率判断一致性为78.26%。Kappa值为0.6882。对DSA证实的3处颅外颈动脉闭塞,MSCTA均做出了正确的诊断,超声正确判断1例,另两例分别误判为中、重度狭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塞的关系密切。MSCTA、超声在斑块的性质及狭窄程度的判定上体现了良好的一致性,MSCTA可能检出更多的颈动脉斑块。对颈动脉血管闭塞的判断上,MSCTA较超声更为准确。
- 张盛箭尹化斌庄玉忠蒋培
- 关键词:脑梗塞颈动脉
- 成人不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1例被引量:2
- 2009年
- 林丽萍耿道颖孟令平尹化斌庄玉忠韩敏
- 关键词:脑肿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