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瑜
- 作品数:14 被引量:262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烯效唑对黑麦草抗旱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9年
- 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烯效唑对黑麦草抗旱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干旱胁迫前,叶面喷施烯效唑,能够在黑麦草受到干旱胁迫时不同程度的提高黑麦草的抗旱性。当土壤含水量降至14%时,未喷施烯效唑的黑麦草叶片严重萎蔫,而喷施一定质量浓度烯效唑的叶片叶色正常,且其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叶片含水量提高、水势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根冠比提高,其中以质量浓度为40 mg/L的效果最好。当烯效唑质量浓度增至80 mg/L时,过度抑制了地下部分的生长,减少了根吸收水分的范围和深度,反而降低黑麦草的抗旱性。因此,在黑麦草生长时期叶片喷施40 mg/L的烯效唑,可以提高黑麦草在干旱条件下的抗旱性,对草坪节水灌溉有重要意义。
- 马艳华宋瑜张洪荣
- 关键词:黑麦草烯效唑抗旱性
- 植物对重金属镉的响应及其耐受机理被引量:36
- 2008年
- 重金属Cd作为非必需微量元素,经根系吸收并累积时对植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因而开展植物对Cd的响应途径及其调控机理研究,对改良植物对Cd的耐受性以及开发超累积植物均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硫代谢、抗氧化系统和Cd2+跨膜运输是植物对重金属镉响应的主要途径,本研究综述了以上3种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Cd2+诱导植物硫转运蛋白、硫还原相关酶类以及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和植物螯合肽合成及其基因表达调控,Cd2+诱发的植物抗氧化反应及其基因表达,质膜和液泡转运蛋白促进Cd2+运输和隔离的基因调控。
- 宋瑜金樑曹宗英王晓娟
- 关键词:镉耐受性植物修复
-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与灰色预测模型的西藏可持续性评价被引量:18
- 2019年
- 为清晰地了解青藏高原的生态现状及其未来的可持续性,本文改进了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定量研究了西藏2005-2014年的可持续性,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西藏及其各地级市2015-2024年的可持续状态。结果表明:2005-2014年,西藏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从38.30hm^2减少到33.81hm^2,人均生态足迹从6.83hm^2增加到11.59hm^2,生态盈余空间缩小,但生态足迹指数一直高于65%,当前的可持续性较强;万元GDP生态足迹、发展能力指数和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表明西藏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是产业结构单一;在未来10年,西藏及其各地级市(除拉萨外)的可持续性持续降低,但整体仍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拉萨在2020年将变为严重不可持续。本研究定量地评价了西藏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未来的可持续性,以期对高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 李文龙魏巍宋瑜刘陈立苏文亮许静朱高峰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 臭椿种子萌发最适条件研究被引量:39
- 2007年
- 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臭椿种子,在不同温度及不同光照条件下,研究了GA3、温度及光照对臭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0 mg.L-1的GA3质量浓度、30℃温度以及自然光暗交替处理为臭椿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臭椿属于喜高温型种子。
- 郑健郭守华宋瑜郑勇奇杨晓燕苑林
- 关键词:臭椿萌发赤霉素温度
- 植物对重金属镉的吸收及其转运途径
- 王晓娟宋瑜金樑
- 关键词:镉转运
- 白腊种子萌发最适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为了解白腊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设置低温层积、0~160mg/L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15~45℃不同温度处理及全光、全暗、光暗交替不同光照处理(其中后3项处理顺次进行,以便将前项处理的结果运用于后项处理之中),调查计算不同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启动速度等萌发指标。结果表明,低温层积有助于白腊种子解除休眠,提高发芽率;80mg/L浓度的赤霉素为白腊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30~35℃为其萌发的最适温度;全暗处理最适于种子萌发,表明白腊种子的萌发特性属于中性偏喜暗类型。综合试验结果并考虑可行性因素,认为低温层积与赤霉素处理各有利弊,兴利除弊的方法是在赤霉素处理前对种子进行适度机械破损。
- 马艳华宋瑜郑健郭守华
- 关键词:赤霉素温度
- 重金属镉(Cd)在植物体内的转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被引量:116
- 2015年
- 重金属镉(Cd)的毒害效应与其由土壤向植物地上部分运输有关,揭示Cd^(2+)转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可为提高植物抗镉性以及镉污染的植物修复提供依据。对Cd^(2+)在植物体内的转运途径,特别是限制Cd^(2+)移动的细胞结构和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Cd^(2+)通过共质体和质外体途径穿过根部皮层进入木质部的过程中,大部分在皮层细胞间沉积,少部分抵达中柱后转移到地上部分。为了免受Cd^(2+)的危害,植物体产生了多种限制Cd^(2+)吸收和转移的生理生化机制:1)环绕在内皮层径向壁和横向壁上的凯氏带阻止Cd^(2+)以质外体途径进入木质部;2)螯合剂与进入根的Cd^(2+)螯合形成稳定化合物并区隔在液泡中;3)通过H+/Cd^(2+)离子通道等将Cd^(2+)逆向转运出根部。植物共质体和质外体途径转运重金属镉的能力以及两条途径的串扰尚待进一步明晰和阐明。
- 王晓娟王文斌杨龙金樑宋瑜姜少俊秦兰兰
- 关键词:重金属镉
- 木质素与生物燃料生产:降低含量或解除束缚?被引量:13
- 2015年
- 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性替代能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可为解决当前全球变暖、化石能源成本飞涨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木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可转化为生物酒精等液体生物燃料。木质纤维素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者之间由酯键、醚键和糖苷键等化学键连接,形成的木质素-糖类复合体是一种共价键聚合物,这些细胞壁成分的组成及其互作会影响多糖的水解作用,进而影响木质纤维素的转化利用效率,其中,木质素被认为是阻碍纤维素酶分解的主要物理障碍。当前,提高能源作物生物质的田间种植、生产效率及其工厂化降解、转化效率是生物质能源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木质素是木质纤维素生物量中除多糖之外含量最高的成分之一,提高木质素利用效率成为影响整个木质纤维素生物冶炼产能的关键。为此,文中从降低木质素含量和解除木质素束缚的角度出发,系统回顾了木质素在植物细胞壁中的发育沉积特征及其遗传改造研究进展,探究从植物细胞壁结构组成角度优化木质纤维素性状提高生物燃料产率的可能性,重点论述了降低能源植物木质素含量的遗传选育和基因改良策略,以及木质纤维素生物冶炼的预处理和分离技术。一方面,通过常规育种程序培育低木质素含量的生物能源作物品种,或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下调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对于提高木质纤维素利用效率和降低生物燃料生产成本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以解除木质素束缚为目的的生物冶炼预处理技术是提高木质纤维素生物燃料工厂化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酸预处理法、碱预处理法和有机溶剂预处理法,高效的预处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纤维素酶水解效率,增加生物酒精产量。文中最后对�
- 王晓娟杨阳张晓强姜少俊宋瑜周海辰金樑
-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生物燃料木质纤维素木质素
- 紫花苜蓿线粒体和叶绿体DNA高效提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
- 2015年
-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分离其不育系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是深入探究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和野生对照植株WT为研究材料,选取新鲜叶片经冷冻匀浆、差速离心分离叶绿体和线粒体、DNase I降解核DNA、蛋白酶K裂解线粒体和叶绿体、酚—氯仿—异戊醇去除蛋白质和用乙醇沉淀叶绿体DNA(cpDNA)和线粒体DNA(mtDNA),结果如下:(1)叶绿体提取液中叶绿体数量的平均值为1 500个/m L,而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发现提取液中线粒体结构完整、含量较多;(2)叶片取材量为4 g时,CMS1(WT)的cpDNA平均产率为0.41(0.47)μg/g,而mtDNA的平均产率为1.15(0.83)μg/g;改进叶片取材量为10 g时,两种苜蓿材料的cpDNA和mtDNA的平均产率升高至2.17μg/g和2.22μg/g,并且纯度好(cpDNA和mtDNA的OD260/OD280均保持在2.0左右);延长蛋白酶K消化处理时间(2 h,4 h和6 h)可以提高紫花苜蓿cpDNA和mtDNA的产率,其中消化4 h的mtDNA质量浓度最高(59.9 ng/μL),而cpDNA浓度则在孵育6 h后达到最高值24.3 ng/μL;(3)紫花苜蓿CMS1和WT的mtDNA和cp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发现,细胞质基因组条带清晰,无拖尾现象,进一步表明采用以上方法提取的紫花苜蓿mtDNA和cpDNA符合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标准和要求。
- 姜少俊周海辰金樑宋瑜杨阳张晓强王晓娟
- 关键词:紫花苜蓿线粒体DNA叶绿体DNA
- 草本植物木质素含量的测量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本植物木质素含量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植物样本烘干、粉碎、过筛,得植物样本粉末;⑵植物样本粉末中加醋酸,得到充分软化的植物样本粉末;⑶离心得沉淀物A;用醋酸清洗沉淀物A;⑷乙醇-乙醚溶液浸洗沉...
- 杨阳王晓娟张晓强姜少俊杨龙宋瑜周海辰金樑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