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来爽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我国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我国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规模标准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一个动态指标构成的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规模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并通过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和国家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进一步确立了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规模的参考指标,为未来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 邹本旭王熙默曹连众李军岩孙来爽陈祥岩
- 关键词:体育场馆指标体系
- 城市化背景下开展户外运动的健康促进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提出了城市人口对健康的需求,论述了户外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中户外运动的开展具备了时间、空间和经济条件,城市人口通过户外运动可以促进其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改善人际交往关系,以及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存能力。
- 邹本旭高圆媛孙来爽
- 关键词:城市化户外运动
- 沈阳体育学院开展攀冰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沈阳体育学院开展攀冰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社会发展需要和课程发展建设的角度考虑,沈阳体育学院有必要开设攀冰运动课程;从教学场地资源及器材投入、师资队伍、攀冰运动动作技能对学习者要求及户外运动课程容量等情况进行分析,沈阳体育学院开设攀冰运动课程是可行的。
- 孙来爽姜兆银
- 关键词:攀冰课程教学可行性
- 我国户外指导员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研究
-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户外运动中来,将其视为一种重要的体育休闲方式,并于21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与普及。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将山地户外运动纳入我国正式开展的...
- 方海明孙来爽
- 我国高校户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高校户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我国高校户外专业人才培养正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主要特征:以体育学科和本科培养层次为主,招生规模较小;社会需求规格与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在户外人才结构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知识要素和素质要素两方面差异明显;目标、内容、方法三个要素构成了户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系统,这三个层面为高校户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动态的过程等。准确定位、优化内容、选择方法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户外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 王翔宇宋学岷孙来爽
- 关键词:体育教育
- 国外高校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被引量:11
- 2015年
-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国外五所高校户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出国外高校户外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主要结论:德国高校把职业资质认证制度与自身的教学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二元制"户外人才培养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北美地区推行的CBE户外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企业参与户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澳大利亚、新西兰为代表的亚太地区推行以TAFE职业教育为中心的户外人才培养模式。借鉴以上各国户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对我国高校户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王翔宇孙来爽
- 关键词:国外高校户外运动
- 我国户外指导员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研究
-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户外运动中来,将其视为一种重要的体育休闲方式,并于21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与普及。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将山地户外运动纳入我国正式开展的...
- 方海明孙来爽
- 关键词:专业实践能力
- 文献传递
- 我国户外指导员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与层次分析法等,在厘清户外指导员专业实践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我国户外指导员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结论:指标体系包括活动策划与准备、活动组织、风险控制与应对、职业意识与品质等4项一级指标和10项二级指标,以及29项指标内涵,其中4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071、0.6624、0.1538、0.0767,该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建议:在户外指导员职业资格鉴定中增加实践能力评价内容,并以此为导向完善培训与鉴定体系。
- 方海明王华倬孙来爽
- 关键词:群众体育户外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
- 数字技术驱动我国户外运动市场服务供需适配研究
- 2024年
- 随着数字经济持续嵌入户外运动产业,数字技术正推动我国户外运动市场服务供需精准适配。立足数字技术驱动我国户外运动市场服务供需适配的理论内涵,深入分析数字技术驱动户外运动智慧制造、场地、平台、零售、赛事、教育供需适配的价值意蕴。研究认为,我国户外运动市场服务供需适配面临顶层设计欠缺,主体协同乏力;户外运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数字技术应用认知滞后;户外运动复合型人才匮乏,创新成果难以转化;信息茧房效应加剧,数据保护机制缺位;青年群体户外运动消费观念异化,市场秩序易被扰乱;老年群体技术鸿沟凸显,需求潜力亟待释放等现实阻滞。基于此,提出纾解策略:强化顶层设计,加快体制机制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应用,提高户外运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数字人才培养,推进户外运动产学研一体化;构建数字治理体系,提升户外运动用户信任度;规范户外运动市场服务秩序,缩小消费文化差异;扩大数字包容,释放老年群体潜在需求。
- 黄玉阳孙来爽邹本旭
- 关键词:数字技术户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