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山
-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学生工作处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和措施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针对大学生国防意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弱化或淡漠现象,对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培育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根本指导思想;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是树立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举措;强化第二课堂功能是强化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有效方法;发挥典型事例教育的震撼力是提升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手段。
- 乌兰孙成山
-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国防意识
- 浅谈法制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被引量:8
- 2005年
- 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是截然不同的社会教育手段,但它们又有内在的一致性。法制教育对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它既可以通过法的强制力量迫使人们从内心深处自觉自愿接受社会所倡导和认可的思想及道德观,使之转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同时又可以通过法制的强制力量抑恶扬善,从而确保人们用社会所提倡、所认可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 孙成山
- 关键词:法制教育道德建设
- 从新生思想状况调查入手抓好大一学生入学教育工作
- 2011年
- 为了及时、准确、客观地了解和掌握我院新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做好新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对我院2010级新生展开思想状况调查,在此基础上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成因并探讨解决对策.
- 孙成山刘海波
- 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举措——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之四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从和谐社会视阈的角度探索了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实践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认为创新诚信教育理念是和谐社会视阈下增强诚信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完善诚信制度是和谐社会视阈下提高诚信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营造诚信教育氛围是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养成诚信品质的基本保证.
- 郑国军孙成山
-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
-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被引量:1
- 2011年
-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本文力求在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 孙成山
-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网络
- 大学生学习心理状况分析及应对策略被引量:4
- 2010年
- 大学的学习阶段是从"求学期"进入"创造期"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其知识的专业化、学科内容的复杂性、知识容量的扩大与加深,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习方法和独立生活能力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有一部分同学还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本文通过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了解了目前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 孙成山
-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心理
- 浅谈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回归被引量:1
- 2009年
-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特征。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教师缺乏科学的教育意识及社会用人机制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得以体现,应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生主体性的真正回归。
- 孙成山
- 关键词:主体性学生主体性教学过程
-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的诚信底蕴
- 2008年
-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有着重要的涵义和作用,先哲们对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然而,现代社会却存在着严重的诚信危机,严重危害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诚信建设,通过思想教育树立诚信光荣的价值观;用法律法规强化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和诚信监督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度和党员干部的表率性。总之,在现代社会诚信危机的情况下,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孙成山
- 关键词:诚信社会道德和谐社会
- 论诚信理念与大学生的诚信价值操守——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之一
- 2010年
- 本文对我国传统道德诚信理念、西方契约诚信理念、现代诚信理念与价值、诚信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阐释,认为诚信是一切道德的价值基础和底线,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质和价值操守,把握诚信的内涵与价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者理性对待大学生诚信缺失,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 孙成山乌兰
- 关键词:诚信诚信理念大学生诚信价值
- 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价值旨归的一致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本质决定的,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是国防建设和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培养是国防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国防教育是民族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创新国防教育理念是增强民族精神培养实效性的关键;国防教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民族精神培养的重点;完善国防教育机制是增强民族精神培养实效性的根本保证。
- 郑国军孙成山
- 关键词:国防教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培养